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通设施的逐渐完善,在生活质量和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在空闲之余到各地去旅行,从而去舒缓自己的身心,增长自己的见识。而每个游客喜欢的景点和方式都不尽相同,有部分游客就很喜欢利用有限的假期到寺庙中去为家人和自己祈福,留个好的念想。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很多地方都留存有从早前流传下来的寺庙,吸引了不少的游客和朝圣者前往祈福。而在这个充满利欲的社会里,很多寺庙都逐渐变得更加商业化和功利化了,收取门票和香油钱几乎成了很多寺庙常见的现象。 ![]() 在相比之下,在辽宁的一个寺庙就显得尤为特殊了。因为在这个寺庙里,是看不到有功德箱的存在的。在这个寺里修行的僧人还被要求不能私自储备钱财,不能接受金钱的供养,也不能接受游客的礼物,不化缘也不求人。这个寺里的是僧人们都遵循佛陀遗嘱,依照佛制的戒律而制定修行的方式和日常规则。而这个寺庙级就叫做大悲寺,位于海城。 ![]() 在中国众多的寺庙中,同名的寺庙也不在少数,这其中就包括了很多名为“大悲寺”的寺庙。但位于海城的这座大悲寺相对比较而言特殊。它在当地享有盛名,但是它的装潢却没有像名声一样高调,而是偏向于简单平淡的。在这座寺庙中,不存在一些富丽堂皇的金殿佛像,也不存在着面貌庄严的主持,取而代之的只是一些简单的装潢和普通的僧人。因为有着与其他寺庙不同的制度,所以这里的僧人看起来都比较具有佛性的。去那参观的游客只需要出普通的价钱,就能买到香,并不存在被宰的情况。 ![]() 在大悲寺里,对僧人还有一个特别的规定,就是日中一食,即僧众们每天只吃一顿饭,在过了中午之后这一天就不再进行饮食了。这其中还包括了饮料,水果,茶水等,但是药品是被除外的。在寺中出家或护持的居士也要同样遵守着这个规定,任何人过斋都食用同样的食品。而僧人每天只吃一顿,不化缘不求人,真相令人非常惊讶,并不是因为是否设置功德箱的缘故,而是出于一种严格遵照佛制戒律的表现。 ![]() 这座寺庙里的僧人们都坚持着最初的佛教教义,怀着无比虔诚的心,去感悟佛教文化。可能对于这里的僧人来说,和尚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难得的信仰吧。正是这种不被利欲熏心的执念,才使得这座寺庙在众多寺庙中具有一定的名气吧。 ![]() 而在这个充满着交易与利益的时代里,仍有很多打着出家的名义,却收取大额的香油钱的和尚,甚至有很多和尚已经能开着豪车,月薪上万了。对他们来说,信仰佛教似乎成了赚钱的一种工具。对于这种现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对于海城大悲寺,这个不设功德箱的寺庙,你有什么看法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