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脊柱结核:CT和MR成像

 昵称42715024 2019-04-05

学习目标:

以病例说明CT和MR成像特征,在椎体结核(TB)诊断检查中的价值。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结核病在发展中国家开始复苏,主要是来自流行国家的移民,和免疫缺陷水平的患者(艾滋病毒,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肝硬化,白血病,酒精和药物滥用)。结核病涉及肺部以及肺部之外的其他组织,椎骨是最常见的肺外部位之一。

骨骼结核的流行病学:

  • 患有结核病的患者,将发生1-5%的骨骼受累。 

  • 在所有骨骼TB病例中约50%影响脊柱脊柱。

发病:

  • 小灶性的血源性扩散是最常见的原因。

  • 从邻近受影响的区域(例如胸膜或肾脏)直接延伸。

  • 来自邻近受影响区域的淋巴扩散。 


临床表现:通常非特异性,因此诊断往往延迟。

  • 局部压痛 

  • 运动限制 

  • 严重的脊柱畸形 

    • 驼背 

    • 后凸角度 

  • 神经症状: 

    • 根性疼痛 

    • 马尾综合症 

    • 脊柱压迫 

  • 全身症状: 

    • 发热 

    • 昏睡 

    • 全身乏力

    • 盗汗 

    • 厌食症 

    • 体重减轻

位置:

最常见于胸椎和腰椎

颈椎和骶骨很少见

发病机制导致的一般影像学特征:

由于血行性扩散,感染通常始于椎间关节附近的上,下椎体前角

进一步传播:

次级延伸。

椎间盘的参与软骨下板的渗透。 由于椎间盘受累发生在疾病过程相对较晚,因此一些作者优选术语“脊椎炎spondylitis”而不是“椎间盘炎spondylodiskitis”。

由于结核杆菌缺乏蛋白水解酶,骨质破坏只发生在病程后期。

  • 疾病进一步进展:

    • 导致:

    • 椎体塌陷 

    • 脊柱后凸和驼背

    • 椎体不稳定 

    • 椎体的外侧和前侧皮质可能会被破坏:

  • 椎旁和/或硬膜外软组织侵犯:

    • 髂腰肌(Pott的脓肿)

    • 腹股沟和臀部

    • 大腿

    • 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下方的韧带下脓肿形成

    • 沿着筋膜平面形成窦道形成和脓肿:

    • 咽后脓肿形成为颈椎TB的并发症

平片: 

图:平片显示椎体变窄,椎间隙的相对保留。可以看到椎旁软组织肿块。

  • 早期迹象: 

    • 终板 模糊

  • 后期迹象:

    • 软组织钙化

    • 死骨 

    • 不对称或膨胀的腰肌影 

    • 椎旁肿块 

    • 骨侵蚀

    • 椎体高度丢失

    • 椎间隙变窄 

  • 灵敏度:低

    • 直到骨小梁至少损失50%才检测到椎体受累。

    • 椎间隙变窄可能非常轻微。

    • 难以评估解剖复杂区域,例如由于其他结构的叠加导致的胸椎和后弓无法清楚显示。

  • 特异性:低

    • 难以鉴别诊断化脓性感染

CT检查:

图:36岁女性的CT图像,有长期滥用药物和证实的结核性脊柱炎。 椎体碎片和椎旁软组织肿块。

  • 通常在评估椎骨TB方面不如MRI准确

  • 缺点:

    • 在骨质破坏(侵蚀)发生之前的早期感染将被遗漏。

    • X线射束硬化(Beam hardening )可能会削弱细微硬膜外受累的可视化。

  • 优势:

    • 容易检测到骨片和死骨形成

    • 对于培养和组织学的CT引导活组织检查非常有用

    • 发现钙化


磁共振成像:

图:Sagittal T1-WI,T2-WI和STIR图像显示两个连续椎骨受累,其间有受影响的椎间盘。 椎体在T1-WI上呈低信号,在T2-WI和STIR图像上呈高信号。 注意前部韧带脓肿,以及硬膜外受累,在所涉及的椎骨中形成中央骨脓肿。 硬膜外肿块有脊髓移位。

图:冠状对比增强T1-WI显示,该结核性脊柱炎的患者椎旁脓肿的典型外周增强,和椎体L1和L2的骨髓增强。

图:矢状面STIR MR图像显示T8-T10的广泛性脊柱椎间盘炎(典型的多层受累),其特征在于椎体和椎间隙的破坏。 注意到大的椎旁和硬膜外脓肿,其具有高信号强度。 还要注意棘突中的高信号强度。 后部附件的参与是罕见的,但是TB性脊椎炎的特征。

  • 由于以下原因评估和随访脊柱椎间盘炎的影像学选择模式:

    • (多平面能力) 

    • 卓越的组织对比度 

  • 早期表现:

    • 早期炎症性骨髓在终板附近发生变化,其具有非特异性信号强度:(T1-WI:低SI;T2-WI:异常增加的SI)

    • 病情进展后椎间盘开始参与:

  • T1-WI:SI降低

  • T2-WI:增加SI 

    后期表现:

    • 纵韧带下方的韧带下扩散

    • 多组织的参与

    • 跳过区域可能

    • 骨内脓肿形成

    • 椎旁脓肿形成

    • 硬膜外和髓内扩散伴有脊髓压迫

    • 远处传播 

    慢性期:

    • SI是可变的

    • T1-WI图像可以显示减少或增加的SI

    • 在慢性感染情况下T1-WI上的高信号强度可能对结核病具有特异性,并且随着治疗显示正常化

    • MRI的优点: 

      • 精确评估疾病扩展 

      • 钆造影可能对评估局部和远处扩散非常有用,例如骨内,椎旁和远处的脓肿将显示出特征性的外围边缘增强模式

    • MRI的缺点:

      • 皮质骨受累 

      • 椎旁脓肿内钙化 

      • 难以证明 

    对于结核性椎间盘炎,在至少75%的病例中,椎间盘可能表现出类似于化脓性盘状炎的信号特征(T2-WI上的明亮信号,T1-WI上的信号减少和造影剂施用后的增强)。然而,也可以看到椎间隙正常,椎间盘的正常信号强度和缺乏增强,并且似乎更具有TB感染的特征(与化脓性感染相比,磁盘的后期参与)。

    图:颈部轴向对比增强CT图像(左侧)、轴向对比度增强T1-WI图像、矢状T2-WI图像(右侧)显示,由于脊柱炎的脓肿导致的咽后受侵;还要注意T2-WI上的窝点的高信号强度,以及相关的逆行肿块导致颅颈交界处的颈髓质受压。 

    鉴别诊断:

    许多过程可能具有与脊椎椎间盘炎相似的影像学表现:

    低级化脓性感染:

    布鲁氏菌病,特征:

           椎间盘内的气体

           最小的相关椎旁肿块

           没有脊柱后凸

           偏爱下腰椎

    其他细菌和真菌感染

    肉芽肿病(结节病)

    创伤性和骨质疏松性骨折

    椎间盘椎间隙变窄,在肿瘤中很少见

    有利于结核病的诊断,如果:

    存在大的钙化、及椎旁肿块

    不存在硬化或新骨形成

    有利于化脓性脊柱炎

      • 椎间盘高度迅速变窄,伴有广泛的边缘硬化

      • 没有驼背畸形

      • 没有大的椎旁肿块和钙化 

    • CT引导穿刺活检可能是必要的,可以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

    图:脊柱椎间盘炎的CT引导活检,伴有骨质破坏和椎旁脓肿形成(伴有钙化)。

    总结:

    脊椎结核比较少见。

     未经治疗的椎骨结核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椎体塌陷和脊髓压迫。

     MR成像是诊断、疾病范围评估和脊柱TB随访的首选成像模式。

     CT用于评估骨组织、椎旁钙化,用于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CT引导活组织检查。

     最终诊断基于微生物学和/或组织学检查。


    参考文献:

    1. Paradisi F, Corti G. (1999) Skeletal tuberculosis and other granulomatous infections. Baillieres Best Pract Res Clin Rheumatol 13:163-77

    2. Moore SL, Rafii M. (2001) Imaging of musculoskeletal and spinal tuberculosis. Radiol Clin North Am 39:329-42

    3. De Vuyst D, Vanhoenacker F, Gielen J, Bernaerts A, De Schepper AM (2003) Imaging features of musculoskeletal tuberculosis. Eur Radiol 13:1809-19

    4. Yao DC, Sartoris DJ (1995) Musculoskeletal tuberculosis. Radiol Clin North Am 33:679-89 

    5. Van de Kelft E, Van Vye M, Parizel PM, Selosse P, De Schepper A (1992) MR imaging of tuberculous spondylitis. JBR-BTR 75:202-204

    6. Resnick D. Diagnosis of Bone and Joint Disorders, fourth edition, W.B. Saunders Company, Philadelpia, 2002, pp.2527-253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