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会宽容、遇事不责怪他人是高贵的修养

 读书与思考2 2019-04-05
晴子心语 2019-04-04 09:14

作家卢思浩说:"不到别人生活中指手画脚,是难得的修为。"

用一根手指指着别人的时候,三根手指正指着自己。

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学会用一颗理解的心看待对方的不足,才真正标志着人格的成熟。

学会宽容、遇事不责怪他人是高贵的修养

遇事不指责,是深到骨子里的教养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善意的沟通。

每个人都有面对不幸的时候,与其将矛头直指对方,不如共同面对,冷静思考。

想想生活中有没有听过这样的话?

孩子生病了,心里焦急万分,却听到:"你怎么做家长的,孩子都不会照顾";

意外发生后,极力想挽回损失,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被骂:"这一点小小的事情都做不好,你有什么用";

拥挤的公交上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不停地道歉,对方却不依不饶:"走路不长眼睛吗!

很多时候,由于认知不一,每个人的思维都有所差异,沟通方式也各有不同,很多时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学会宽容、遇事不责怪他人是高贵的修养

然而,"沟通"和"指责"是不一样的。

指责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带着敌意和负面情绪去埋怨对方;

而沟通则是考虑到双方的立场,出于关心,给予对方善意的提醒。

成熟的人有情绪而能操控情绪,不在情绪的影响下意气用事。

高品质的沟通不是情绪的转移,而是从心开始,相互理解。

动辄用指责的语气苛待别人,有时非但没有起到提醒的作用,更容易引起反效果。

不依不饶,最易雪上加霜;

学会宽容、遇事不责怪他人是高贵的修养

保持客观冷静,才有大格局。

宽容体谅,是真正成熟的标志

在嘴上吵赢别人,是最无意义的胜利。

有一句话说,"与人沟通时,70%是情绪,30%是内容",当没有正确地表达内容时,误解就会因为情绪的激化而进一步加深。

很多时候,矛盾的产生不是两人之间真的有什么深仇大恨,而是将小事过于放大,哪怕不了解真相,也一定要争个输赢。

前段时间,经常看到关于"让座"的新闻。

一天,因为下雨,路面堵塞。好不容易等到一辆公交,大家纷纷挤了上去。

这时,一位老大爷看到座位上有个年轻人睡着了,于是走上去把他拍醒,说:"喂,给我让个座。"

公交上给老人家让座是一种修养,但年轻人为了加班两天熬夜通宵,实在太过疲惫,于是说:"抱歉,我身体不大舒服。"

老大爷却指责道:"现在的年轻人,真不懂得敬老!"

周围的人议论纷纷,用谴责的目光看着年轻人,他叹了口气,站起来把座位让给老大爷。

没想到,就在站起来的瞬间感到天旋地转,之后便不省人事了。

这时,人们纷纷看向老大爷,对方却理直气壮地说:"我哪知道他这么虚!"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公交车上给有需要的人让座,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学会宽容、遇事不责怪他人是高贵的修养

但如果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便容易陷入狭隘之中;

在全面地了解事实的真相之前,不妄下论断,是一种成熟,也是高情商的体现。

换位思考,宽容体谅,是人与人之间最善良的沟通方式。

形成相互体谅的思维习惯,才能更好地与人相处。

不接受无意义的指责

学会宽容、遇事不责怪他人是高贵的修养

心理学家张德芬有一句话发人深省:"别为了那些不属于你的观众,去演绎不擅长的人生。"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活在焦虑不安里?

因为在完善自己的过程中,总是太在意别人的目光,活成了别人希望的样子。

破解这种焦虑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懂得拒绝莫名其妙的指责,做一个真实的自己。

学会宽容、遇事不责怪他人是高贵的修养

撕掉别人给自己贴的标签,活得轻松又自在。

但如果对方的指责只是为了抬高自己,便不必在意,当做没听见。

不要让自己为别人的情绪负责,懂得拒绝无理取闹的指责,是一种成熟的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