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亮甫医案】牙齿动摇,舌苔光剥

 ll无为 2019-04-05

编者按

医学以疗效说话,无论中医、西医都是如此,我等学习中医的后生晚辈自然希望能让疗效说话。

欢迎大家评价医案,分享您的中医医案,中医六技、成功失败都可,以期在阅读体会中共同成长。

医案

沈×男,27岁。

【病史简述】

牙齿动摇,口舌和舌苔光剥已经有好几年,最近一个月前(1962924日)因为拔牙齿而引起舌头麻木,曾用维生素B治疗无效,逐转针灸治疗。

【辨治过程】

初诊(19621026日)

【症状】

病人自诉舌头前半段麻木,用牙齿咬舌头不觉痛,但是舌上味觉正常,舌头活动亦灵活,验苔光剥,脉象细软,其他体征正常。

【辨证论治】

牙齿动摇不固,舌苔光剥无液、是平素肾亏阴涸的现象;拔牙后引起舌头麻木,可能是麻醉药物阻碍“足少阴肾经脉”的“经气”所致,因为“足少阴肾经脉”是“系于舌根,散于舌下”的,所以用针刺激发“经气”,用汤药调补肾阴。

1、针刺取穴:风府,聚泉,用中等刺激手法,温针10分钟。

2、汤药的处方:大熟地15g 黑玄参9g 浙麦冬4.5g 制首乌9g 人参叶10片,炙黄芪9g 绿升麻4.5g 水煎服,每日1帖。

3、搽舌药粉:锡类散。舌上每日搽药粉3次。

综合上面方法治疗,针刺计4次,汤药计服14帖,舌头麻木已经消失,并见连数年的舌苔光剥口苔无津的症状也好了。

【按】

1、“聚泉、海泉、金津、玉液”等穴,对舌头僵硬或不能伸缩或舌头肿胀或言语不灵等症,均有疗效。

2、“锡类散”是治喉病的常用药粉。本病用“锡类散”是取其有香窜的作用,以激发“经气”,作为辅助治疗之用。

3、附记:缩舌症:有一40多岁男性病人,舌头不能伸出口腔已有三个多月,遍治无效,逐至本院口腔科转针灸科治疗。病人主诉头胀,口干无津液,按脉弦数,本人诊断为肾水不足,肝火有余。针刺,聚泉,金津、玉液,风府,复溜、行间等穴,内服六味地黄丸,每服6g 每日三服,经治疗三次而痊愈。


|医家简介|

秦亮甫(1924- ),男,汉族,江苏省武进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教授、主任医师。自1958年进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从事医、教、研工作。历任中医学研究室主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兼中医学科组组长。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中医学科组长,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上海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上海中医药学会理事,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名誉委员,曾九次赴法讲学,任法国刘易斯巴士德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获“依堡卡特”奖章,澳大利亚维多利亚中国医药针灸联合会高级顾问。全国首批500名名老中医专家之一,上海市继承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一、二、三届指导教师,1995年被评为“上海市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

来源:360个人图书馆,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微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