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两千多年的清明节到了! 咱们也叫它:三月节 它也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 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八个节日: 上元、清明、立夏、端午、 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 清明节期很长 在咱北京有句谚语 “清明刮了坟上土,一刮就刮四十五!” 北京清明前后经常挂大风,呼呼地。 都记得小时候出门儿, 家长都给用纱巾把整个头蒙住才出门, 不信您瞅,这几天还真是大风 除了大风,在咱北京还有句谚语: “清明节后寒十天” 您再瞅,绝对应景儿啊 在咱北京,提到清明除了天气啊, 就是“寒食节”了! 寒食节就是清明节吗? 问的好! 其实是在清明节前啦~ 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 为了祭奠祖先,讲究3天不开火,吃点寒食垫补垫补, 各地吃的东西不太一样, 江浙一带必吃的是青团, 山东讲究吃凉馒头、煮鸡蛋, 而咱老北京的寒食可是很讲究的,那就是! 寒食十三绝! 具体包括:姜丝排叉、螺丝转儿、硬面饽饽、糖卷果、豌豆黄、艾窝窝、马蹄烧饼、焦圈、馓子麻花、驴打滚、蜜麻花、糖火烧、芝麻酱烧饼。 虽说咱北京稻香村、护国寺也在这个时候推出青团, 不过总觉得还是咱自己的地道“寒食”吃着亲切。 古人清明都是怎么放假的? 根据《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记载: “(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 寒食清明,四日为假。 也就是说,在唐玄宗时代, 寒食和清明节一起放四天假 到了宋朝,据说当时,寒食、清明的 另一项活动是踏青郊游。 宋朝的人大概都比较喜欢热闹。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描绘的就是这一天的热闹场景。 清朝建国后基本沿袭了明朝的制度, 因此也取消了寒食、清明节放假的惯例 但是民间风俗早已形成,到了这一天, 人们还是会去郊外扫墓,春游,并将这一习俗延续 到了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 放假一天。 2009年,又改为三天。 如今咱们有的三天假期,也就是“清明小长假”了。 ![]() 清明扫墓 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形式。 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 “清明不插柳,红颜变皓首” ![]() 放风筝啦! ![]() 秋千 ![]() 在这一天要去城隍庙烧香叩拜求签还愿问卜 ![]() 踏青 ![]() “清明快乐”可以说吗? 所以在这里,小编祝大家 清明节来踏青,赏花观景好心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