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垫江新民春牛舞:舞出百姓幸福生活

 zzm1008图书馆 2019-04-05

“弄仓、乙仓,弄才、仓,才才、匡仓,匡才匡才仓……”听到这个打击乐的基本节奏,老一辈的垫江人便能回想起新民春牛舞表演时的场景。新民春牛舞是重庆市垫江县民间独具特色的传统娱乐活动,这与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有关,有祈求风调雨顺、四季丰收的寓意。主要流行于垫江县新民镇、坪山镇和垫江县城,是旧时老百姓一种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也叫茅牛舞、玩茅牛。

民间独具特色的传统娱乐活动

新民春牛舞起源于何时,已无文献资料考证。大约出现在明代以前,但当时玩茅牛并不普及,尤以新民春牛舞最好。

相传,旧时新民有位村民在广东衙门当差,因见广东逢年过节以舞狮子自娱,颇感兴趣,回乡后他就突发奇想,既然狮子可以舞,那么牛也可以玩,于是他便学着狮子舞形式按照耕牛的形状扎制了茅牛,从此垫江便有了玩茅牛。

据史料记载,新民春牛舞大约和龙灯的起源在同一时代,《垫江县志》记载,垫江“舞龙”始于明末清初。巴蜀在明末清初100余年间频繁的战乱、天灾后,垫江数十里绝迹人烟,当时的政府采取大规模移民的方式充实巴蜀乡民,史称“湖广填四川”。

所谓巴蜀“巴地多楚风,楚地多巴俗”的文化状况也是在“湖广填四川”后,巴蜀、荆楚、中原文化的交融中形成的。现在的垫江新民春牛舞是在“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文化的土壤中产生和延续的。

新民春牛舞,最早多在春节的锣花会时出现,肇始于明代以前,盛行于清代及民国年间。人们以玩茅牛避邪,以求平安,并在敬神祭祖时,以玩茅牛的习俗寄托丰收、太平的良好愿望。

玩茅牛一般在正月或喜庆节日与龙灯一起由当地的特定组织进行活动。每遇龙灯、茅牛演出,都有专人报信,而且吹号、敲锣、打鼓、放鞭炮,示意吉祥降临。

新民春牛舞多为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目前已传承到第七代。耄耋之年的彭体芳是第四代传承人,他制作茅牛有50年以上。

彭体芳回忆起小时候的场景,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告诉记者,以前在春节的锣花会上,街上便有一支长达几百米的表演队伍,花鼓队、彩旗队开路、中间是金甲龙、火龙、彩龙、龙灯、彩亭、彩船、高跷、狮子、蚌壳舞、白鹤、车幺妹、青蛇、白蛇等,表演十分精彩,街上观看的人们目不转睛,场面壮观,而春牛舞则是在末尾,还要起到维持秩序的作用。

彭体芳告诉记者,80年代是春牛舞的鼎盛时期,那时候每年春节每个乡镇街道(居委)都要出一个自己的特色节目,垫江县政府根据每个队伍的绑扎绘制以及表演情况评奖。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舞完之后,龙灯会拿到河道边烧掉,寓意镇守一方,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还要吃龙灯稀饭,寓意身体康健。春牛舞每年表演完,制作的茅牛都会被爱好者收藏。

“第一次做完一个小作品的时候,父亲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说我做得还不错。”彭体芳说,自己从小受父亲彭国清影响,在旁边给父亲帮忙,14岁正式开始跟着一起学习纸扎,30多岁时开始表演。在春牛舞鼎盛期,带了七八个徒弟。

春牛舞表演。(资料图)

集手工工艺、舞蹈、音乐、美术于一体

新民春牛舞从扎制到茅牛舞演练,集民间手工工艺、舞蹈、音乐、美术于一体,是一种综合艺术。除在我国少数藏族地区有“虎角斗茅牛舞”外,汉族地区还没有类似于垫江县的新民春牛舞,可以说新民春牛舞这一传统技艺在全国独一无二。

新民春牛舞的牛头外形从侧面看,眼大而突出,与弯曲向上的角形成强烈对比,并且眼睑上的眉毛粗大,两眉之间呈刀背形凸起,头部特征非常突出;两腮呈圆形外张撑开之势,下巴上是用麻绳之类的东西饰以牛胡须,工艺奇特,造型生动,栩栩如生。

“新民春牛舞所用的茅牛由牛头、牛身、牛尾几个部分组成,以慈竹、牛皮纸、棕、帆布为主要原材料扎制完成。”提起茅牛制作,彭体芳向记者娓娓道来。

彭体芳介绍,制作茅牛首先要选竹,所需要的竹子是两年以上的笔直的老慈竹,然后把竹子划成1厘米宽、0.5厘米厚的扁竹和1厘米宽、1厘米厚的方竹备用。接着扎制牛头,用划好的竹条按照牛头的形象扎制。再将备用的牛皮纸裱糊到扎制的牛头上,一般要裱糊4、5次。用颜料描画出牛头形象。再上凡立水,这样不容易破。牛头制作好了,接下来扎制牛身,用麻布或者帆布剪裁出牛身的形状,大约5、6米长,用特制的钢针将棕撕成的牛毛缝制到牛身上。然后扎制牛尾、穿牛鼻绳。最后制作牛头的把手,连接牛头、牛身。制作这样一头茅牛从选竹、划竹到连接牛头、牛身经过11道工序,大约需要5天时间。临近春节,他们都会提前把茅牛做好,待春节表演。

“其实最开始父亲教我制作的并不是茅牛,而是划竹、画花样、剪窗花等纸扎技艺的基本功。慢慢地就教我扎制兔子、茅牛、狮子等各式各样的、比较复杂的花灯。学了几年后,父亲才开始教给我纸扎技艺中最难的龙灯扎制。”彭体芳说,有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把茅牛做得活灵活现。

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的涪陵地区要组织开展纸扎艺术比赛,垫江县让彭体芳代表垫江去参加比赛。他回想起当时自己为了设计好别人从来没有扎过的两条“软龙”,熬了很多个通宵。

“当时我改变了制作龙灯传统方法,龙的鳞片是用金箔纸和银箔纸,一片一片折成立体形状,然后再一片一片缝上去,花了很多时间。”彭体芳自豪地告诉记者,由于当时突破了传统、造型新颖、形象逼真、色泽艳丽,他扎制的这两条金龙和银龙得到评委一致认可,获得大赛一等奖。

不管是制作茅牛还是制作龙灯、狮子、车幺妹等,彭体芳都一丝不苟,每做一个作品他对自己的要求就更高。“要做到形神兼备,需要在一次又一次的制作中成长,这样的作品才会生动逼真。”彭体芳认真地说道。

“牛”吃草。(资料图)

有鲜明的地域特点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说完制作,彭体芳又向记者谈起了春牛舞表演。他说,新民春牛舞属喜庆性舞蹈,娱乐性、趣味性较强。很久以来,每逢春节期间,象征吉祥的玩茅牛都是必不可少的。

旧时,新民春牛舞在当地农村喜庆节日中也常有演出活动,表演人数一般有3人,一人扮牧童,两人扮茅牛,伴奏乐器有当地的耍锣鼓、大锣、小锣、鼓、镲等。

“我十四五岁时和父亲、哥哥一起进行春牛舞表演,父亲和哥哥两人合扮一头茅牛,前者双手握住茅牛头道具戴在头上,后者俯身双手抓住前者的腰带,身披着用麻编织加工而成的牛皮,而我就扮牧童骑在茅牛背上。前半段演出,先表现茅牛的活泼神态和喜欢嬉戏的性格,通过我们的肢体活动,来表现茅牛‘吃草’、‘打滚’、‘抖毛’等习性动作。后半段,父亲和哥哥开始运用技巧,表现茅牛野性的动作,常与武术、杂技动作相糅合,表演高难动作。我们玩茅牛的动作比较简单,基本就是一些平地上打滚、跳跃、串、弓步等传统动作。”坐在一旁的彭体芳的儿子彭成林忍不住打开了话匣子。

有时,表演中还有打击乐伴奏,玩茅牛的伴奏耍锣鼓比较简单,主要有“铁脚板”和“狮子锣”两种。但茅牛的动作不受音乐节奏的限制,音乐只起烘托气氛的作用。

彭体芳还告诉记者,以前他们表演时穿的鞋叫“铁掌爪”,鞋底有钉子,走起来声音很响。鞋表面有一层桐油,这样鞋不容易被打湿。但他们早就不穿那样的鞋子了,现在都是轻装上阵,冬天即便穿春季单衣表演一会儿,也会满身大汗。一般是两支队伍轮换表演,每个队伍大概能表演二三十分钟。

彭成林说:“表演春牛舞很费体力,现在我父亲年纪也大了,也就不再进行表演了。有一年春节期间,垫江县内一景区还找我们做了牦牛和车幺妹,我们也将表演技巧传授给他们的表演人员,因为这样的传统表演已很少见,受到许多游客追捧。”

“以前春节期间,初六、初九、十五在垫江县城表演,有时候还会去乡镇表演,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现在春节过年的传统年味没有过去浓厚了,我们表演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现在的年轻人一般都不愿意学习这个,真怕哪天我们这一批老艺人都不在了,这门技艺就失传了。”谈到这儿,彭体芳的眼中露出了担心的神情,他告诉记者,虽然现在表演少了,但是还是会教给后人,传承下去。

据相关人士表示,新民春牛舞蕴含了广大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反映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无论是茅牛造型还是玩茅牛的伴奏音乐和舞蹈动作,都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艺术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这对研究我国民族文化和地方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宝贵的艺术价值。

作者单位:垫江日报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