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陕西省文物局、陕西历史博物馆、昭陵博物馆、咸阳市文物局、咸阳市文物保护中心、陕西唐三彩艺术博物馆能够不辞辛劳“放马过来”,让我们领略到马的多彩多姿的历史、艺术与文化。尤其是,这个汇集了三千多年来不同时期的马群,从八百里秦川、从曾经是13个王朝的都城长安、从“大秦帝国”的咸阳骁腾而来,它们一路风尘,万般壮美,给春天的泉州带来了一股强劲的西北风,也带来了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豪情和冲动。 4月4日-6月23日展出中。。。 唐贞元二年(公元786年),有一个叫欧阳詹的泉州人,准备北上京师参加进士考试。要离开家乡时,他满是乡愁,作《赴上都留别舍弟及故人》诗:“天高地阔多歧路,身即飞蓬共水萍。匹马将驱岂容易,弟兄亲故满离亭。” 就象他在诗中写的“匹马将驱岂容易”,他和这匹马在路上艰辛跋涉,走了整整一年才到达长安。到长安之后,他又在长安待了六年才等到进士考试。 结果,他考了第二名,被称为泉州人文破天荒开气运的创举。而我们大家都熟知的文学家,也就是写了著名的《马说》的韩愈则考了第三名。 后来,欧阳詹和韩愈成为好朋友,欧阳詹去世后,韩愈非常悲痛,为他写墓志铭、写怀念诗文,也是一再用骏马来形容欧阳詹。 时至今日,我们虽然不知道送欧阳詹上京师参加进士考试的这匹马长什么模样,但这是背负着泉州人对中华文化渴求的一匹马,泉州的文化人一直记住并感谢这匹马,也一直记住并怀念一马当先的文化先驱欧阳詹。 由此,我想说,擅长“船”的泉州人也和擅长“马”的北方人共同书写了中国马文化的一段重要篇章。 今天,当“北马”来到“南船”之地,当古老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在这里交汇,当伟大的新时代、新征程战鼓擂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我祝愿大家马不停蹄,祝愿大家一帆风顺!4月4日-6月23日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三楼展厅见 |
|
来自: 五峰虎陈昌明 > 《全国各地博物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