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首先,谢谢邀请!
一般情况下,医生不会说患者大概剩下多少日子之类的话。
医生只会看病,并不能算命。
因为人体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并不是车间流水线上单一的产品。即使是完全相同的疾病,每一个人的生存预期也是不相同的。
虽然作为一名医生,我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但是现实中有一种东西我们却不能不正面面对:那就是在疾病之外,个人的意志也占着一定的作用。
所以,一般情况下我都是会拒绝回答的。
如果我判断患者已经无可救药,死亡不可避免,我也只是会告诉家属:想吃就吃、想喝就喝、想穿就穿,没有什么是不能做的。
如果家属非要问:还能活多久?
我也只能通过患者的病情告诉家属一个大概的可能,比如从几个小时到几天不等。
当然,这可能和我的职业有关,作为急诊医生,我遇见的大多是危急重症。
如果是普内科医生遇见的肿瘤晚期患者,或许又另当别论吧。
看见提问者描述的问题后,我想起了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我有一个同乡,不到六十岁,因为腹痛一个月被查出结肠恶性肿瘤。
虽然是农村人,但是子女非常孝顺。带着他看病了上海的各大医院,起初患者也非常配合治疗。但是,某一天,患者毫无征兆的突然跳河自杀了。
后来想想:或许他表面的镇定只是伪装出来的吧。
第二个故事:有一个70岁的老年男性患者,因为痰中带血来到医院就诊。胸部CT发现是占位,报告单上写的是肺Ca可能。当时医生没有直接告诉患者,而是让患者通知其儿子过来。让人意外的是:这个老年男性患者竟然非常有文化,他直接告诉医生:我知道这个字母着代表着肺癌可能,我自己可以做主。一个月后,这位老人离家出走了。被发现的时候,他躺在废弃的窑洞里,身体已经开始腐烂了。
通过这两个故事,我想说的是:很少有人能够足够坚强到笑看生死,如果有,也是伪装出来的。
但是,长久以来我们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患者的心理活动。
不仅医生忽视了,也不仅是家属忽视了,而是整个社会都忽视了。
让更多人了解更多一点!
我的公众号:最后一支多巴胺
作者:最后一支多巴胺,急诊内科医生。今日头条、悟空问答签约作者。2015年今日头条医疗自媒体榜、2016年今日头条年度头条号、2017年今日头条年度头条号、2017年金处方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