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六资本论: 价格曲线VS价值曲线:投资的击球区在哪里? 一、日本股市价格VS价值曲线 先回顾一下过...

 徐世心 2019-04-05
一、日本股市价格VS价值曲线

先回顾一下过去38年从1980年到今天的牛熊转换。黑色的是日经指数。蓝色的是EPS*15倍,即15PE。

澄清一下我国非常流行的【失去三十年】的说法,八十年代就是我们股民都知道的乐观过头,股价黑线大幅超越EPS蓝线狂奔,然后整个90年代是还债阶段估值一路下行不断修复。从2003年左右开始,顺着几波熊市调整到位以后一直依托着15倍PE爬升。随着企业经营带来的利润成长,长期股价也反应了经济成长的成果走出慢牛。'失去三十年'并不精准,炒高了以后价值回归,除了高位接盘的人很痛苦其他都很正常。
作者:中国慢慢来
链接:https://xueqiu.com/8843073930/111226018

二、沪深300价格VS价值曲线

再看看大A股代表指数沪深300。历史PE中位数约14倍,如果按照15倍估值测算价值曲线(橙色线),图形如下:

投资的击球区:如同遛狗理论一样,当蓝色线代表的市场价格,落后于橙色线代表的价值曲线,则就进入了击球区,在该区间视安全边际的偏好,决定投资范围及比例。很明显,现在已经进入合理的击球区域。

三、中证500价格VS价值曲线

最后看一下中证500指数。历史PE中位数是37,当前是20.42。假设37估值是均衡估值,橙线代表的PE*净利润率曲线增速明显,尤其是2017年之后。

中证500历史上出现非常明显的投资区域,价格曲线跑输价值曲线。自2017年之后,由于中证500盈利增速较快(35%以上),导致价格曲线远远落后于价值曲线。

上述图形是非常直观的价格/价值图形。在价格曲线位于价值曲线下方形成的三角区域,即是投资区域,位处上方则是抛售区。

本文仅展现一种投资理念,还要结合估值中枢调整、盈利增速等进行综合判断:最重要且最不确定的是,对于未来盈利增速的判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