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为“道”何为“德”?“道德”的含义是什么?

 果果w65k9gp8te 2019-04-05

什么是道?什么是德?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

《道德经》开篇便说:“道可道,非常道”。又说:“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道德经》这本书并不是告诉我们“道”是什么,而是诠释“道”在体现在万事万物之中。正因为万事万物都因遵循“道”,所以统治者以此治国安邦,兵家以此行军布阵。“道”以各种形式存在在宇宙之间,包括宇宙本身也是按照“道”来运行的。(《淮南子》所说: 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道在其中,而莫知其所。)

老子创造的“道”是先与一切,高于一切的。《道德经》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又说:道生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家认为“道”存在与宇宙混沌未开之前,天地都要按照道来运行。也许谈到宇宙太大,我们很难确切地去感受,不如从生活中寻找例子。好比说汽车和飞机,在汽车没有发明之前,发明汽车的“道”已经存在了,在飞机没有发明之前,生产飞机的“道”就已经存在了。我们不能看到道,但是我们随处可见道在万事万物上的体现。

《道德经》第21章里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

德就是道在人身上的体现,这种体现如道本身一样,都是恍恍惚惚,若隐若现的。

讲一个故事,根据丰子恺老先生的记载。

弘一法师李叔同,经常和弟子们一起静坐,学生们围着老师坐在一起,一句话也不说,就这么安静地坐一天,这就是德行的体现。

我们有时候接触一个人,总觉得这个人很舒服,但是你却说不上来,这大概也是德的表现了。

《道德经》第38章里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可作真正的德行。真正有德行的人,不表现德行,没有德行的人总是刻意表现。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越缺少,越炫耀。

“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钱穆先生的注解:“本者,仁也。道者,即人道,其本在心。”

可见,“道德”是人关于世界的看法,应属于世界观的范畴。

其实“道”和“德”是两个概念。“道生之”是说万物生于“道”,这个“道”就是规律、真理。“德畜之”是说万物因德而存在、延续,所以合乎“道”者谓之“德”。“道尊德贵”,“道”本来存在于天地万物之间,“德”则存于人的内心。懂得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可以谓之“得道”,“得道”者谓之有德。反之,如果不懂得天地万物运行规律,就不能称为“得道”,不得道者,言行举止又何以得法?“道”存在于世,“德”存在于心。“道”是天理,“德”是人对天理的认识。

《易经·系辞传》第五章:“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可见自然界万事万物本身具有两面性、对立性,这是普遍规律,这就是所谓的“道”。好与坏,黑与白,善与恶都是相对而言,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好和绝对的坏,这是《易经》所折射的智慧火花。这些世间存在的普遍道理,各人的理解又不一样,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时候运用了这一规律却不知道其中的道理,所以《易经·系辞传》里说“君子之道鲜矣”,意思是明白这一普遍道理的人太少了。

上个世纪著名的哲学家罗素曾对《道德经》做出了这样一句评价:人具有两种意志,创造的意志和占有的意志,老子便是要人发挥创造的动力而收敛占有的冲动。

道家所说得《道德经》,便是教学认识天道的玄妙与莫测,进而让我们学着遵从天道,尊重自然。眼界放得越大,心底就变得越平静。孙思邈所谓:志愈大而心愈小。

当今世人所说的“道德”,仅仅局限于“人伦”而并非“天理”,与真正的、原始意义上道德相去甚远。可以这么说:口口声声呼吁“道德”的人,其实并不知何谓“道”,何谓“德”,充其量就是自我观点的推演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