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逸农农 2019-04-06

伤寒论解索 第21、22条

台儿庄区中医院  张可

第21条

原文: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解索:

本条讲桂枝去芍药汤证。

太阳病,本应助阳达表,反用下法,必然逆其病机,徒伤里气。误下后表邪未陷,里气仍能勉强抗邪,故“脉促”。误下耗伤胸阳,胸阳不振,郁而难伸,气机不利,则胸中满闷不适,即“胸满”。方用桂枝去芍药汤向上向外发越阳气,一能恢复胸阳,二能驱散风寒。

桂枝去芍药汤的应用指征:脉促,胸闷。

关于“脉促”,这里的脉促是指脉来急迫、上壅两寸,应该沉取不足。误下后正气受挫而尚可,表邪仍在,正气急急趋表抗邪,气血仍向上向外走。此处“脉促”与“其气上冲”的机理相同,提示表邪未解,正气趋表。

本方临床应用时,有表证可用,没有表证者,只要有“胸阳、心阳不足”者即可用。

郝万山教授认为“脉促”是指脉数而无力,是心阳亏虚、心脏代偿性加快的体现。

第22条

原文: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解索:

本条讲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

本条承接上条,仍是阳气不足,但阳虚更重,不发热而明显的畏寒怕冷,同时伴随胸满,脉象可见无力。在上方的基础上再加附子,不仅补火助阳而且发越阳气。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的应用指征:脉促,胸闷,畏寒肢冷。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与桂枝加附子汤相比,本方证为阳虚,桂枝加附子汤证为阳虚为主、兼夹阴虚。

一般地说,桂枝补卫阳、芍药补营阴。我更倾向于,桂枝疏送卫阳以达卫阳不足之处,芍药疏送营阴以达营阴不足之处,最终体现的是一种补益营卫之气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