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绚烂北京 | 鲜花点“靓”北京朝阳

 zzm1008图书馆 2019-04-06

家门口的“菜园”变“美院”

在首都机场街道,存在不少老旧小区。近些年来,一些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楼前花园绿地被居民改成自家菜园,于是街道相关部门及各个社区行动了起来。决定在不破坏整体规划和市容市貌的框架下,让居民参与绿地认养行动,自我管理整改后的花园绿地。

街道用鲜花换菜园、旧物改造建围栏、微治理等方式,引导广大居民从种菜到种花,主动投身小区的绿化建设。目前,以鲜花换菜园的治理举措已经在机场街道的4个社区落实,以前的小菜园已经被一个个小花园所取代。

街道组建了小区环境卫生监督队,配合网格管理。同时,建立积分兑换机制,一年两次对美丽楼院进行评比。

除此之外,还发起了“爱住我家、相约周末”和每周末的“城市清扫日”活动,让居民们一起清理花园。

高碑店居民众筹花圃当花匠

在高碑店甘露园南里二社区,新开辟的花圃即将迎来第一个姹紫嫣红的季节。和普通社区花园不同的是,甘二社区的花圃是由100多位居民众筹而来。

前几年,小广场被居民们圈占居民召开议事会决定在空地上开辟一处花圃。但是,小花园的资金从哪儿来?社区号召大家一起筹集,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大家关心社区公共事务。

这个带状花圃由13个小花坛组成,错落栽植着鸢尾、玉簪、薰衣草、荷兰菊等7个品种,共300株植物。两侧分别是月季和蔷薇花墙,还有7株玉兰树傲然挺立……如今,花木上都插着养护标识牌,居民们自发排班为花圃浇水、拔草。

小关废旧车棚变身“共享花屋”

共享花屋位于惠新西街33号院惠心亭旁边,进入花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排婀娜多姿的水仙花,接着是一方不大的鱼塘,5尾鲤鱼畅游其中,最里面是茶室,居民可以在这里休闲品茶。

在街道和社区的支持下,自行车棚改造成了30多平的共享花屋。社区买来了120多头水仙,供居民切磋花艺、练习栽培。花屋里摆放的30多盆水仙花都是由居民制作的!

下一步,小关街道将把33号院的好经验好做法将被复制推广,在进一步探索如何拉近邻里情的同时,开展多种多样社区文化活动。

南湖东园居民乐享“百花林”

望京街道南湖东园建于上世纪90年代,虽是老旧小区,环境整洁,处处充满绿意。

过去这里只有草皮和稀松的树木,2018年年底望京街道及南湖东园社区党委通过问需于民,提出了共建一个百花林的想法。

今年,百花林这一项目在南湖东园落地。

走进南湖东园,种植的70颗樱花和玉兰花树苗前低后高的整齐地排列在花园中,枝头的花蕾含苞待放。

除了社区为守护这片“百花林”专门建立的“绿天使”百花林志愿养护服务队以外,社区党员、志愿者、楼门长和社区单位等力量也参与到了百花林的养护中来。

作者单位:朝阳区融媒体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