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则好医话,每个经验都有用

 医贵仁心 2019-04-06

I导读:这五则医案医话,是小编在陈义范先生的书中摘录的。别看只有简单的五则,但其中的临床经验可谓干货满满。(编辑/居业)

医案医话五则

作者/陈义范

一、治血崩奇方

1960年,余治董姓妇,年将60,绝经5年、忽患崩漏,经妇科医治,血稍减,但淋漓不断,间又血下如注近半年,经医院检查,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中西药服之殆遍,几无一效。余以圣愈、胶艾、补中益气、归脾汤等方加止血药,服至10余剂亦不应。

偶阅鲍相璈《验方新编》载治老妇血崩,用阿胶珠一两,全当归一两,西藏红花八钱,冬瓜仁五钱,天泉水煎服,遂授之。患者服2剂血止。续按该书以归芍六君子汤调理而愈。后该妇亲至余寓,自谓服药以后,旧病迄未复发,已臻健康。

余后遇此证数例,经检查非恶性肿瘤者,用此方常收显效。唯西藏红花难得,价亦昂贵,但可用滇三七6克代之。该书谓“红花能祛瘀生新,不与桃仁同用,并不害事”,亦属经验之谈。

二、验方不可鄙视

鲍相璈《验方新编》所载各方,用之得宜,常有特效。余治董姓妇,产后患风温,以麻杏甘石汤、泻白散、白虎汤、沙参麦冬汤等方剂调治,十余日诸症悉退,惟咳嗽腹痛不除。可奇者,腹不痛则咳作,咳时则腹不痛,连进理气、祛痰、镇咳之剂无效,几为束手。

偶检鲍氏书,谓:“产后咳嗽,多因恶露上攻,流入肺经,宜服二母汤,方用知母、贝母、云苓、党参、桃仁、杏仁各3克,水煎,食前温服。”因即书以授之,三剂即愈。恶露流入肺经,固无是理,然其方则信而有征也。

又如治鹤膝风,内服四神煎:生黄芪240克,远志、牛膝各90克,石斛120克,用水十碗,煎两碗,再入金银花30克,煎一碗,一气服之。外用五圣散:乳香、没药各45克,地骨皮、无名异各15克,麝香0.3克(麝香价昂难办,改用冰片1.5克亦可),鲜车前草捣汁,加酒调敷患处。

用胶红饮治老年血崩,陈阿胶30克,米拌炒成珠,全当归30克,西红花24克,冬瓜子15克,水煎服,屡经应用,皆有卓效。大医多鄙其浅俚而不屑道,余不谓然。

三、舞蹈病

苏姓男,8岁。头部不自主摇动,手足时作弄物状月余,曾赴省城医院检查,诊断为舞蹈病,其父邀余往诊:语言清晰,食便正常,但头及四肢时作摇弄,脉弦、舌苔薄黄,因思“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乃用白芍30克,甘草10克,石决明20克,钩藤15克,嘱服10剂。复诊动象未作,予四物汤(地黄用生地黄)加木瓜、钩藤、甘草,续服10剂,未复发。

芍药甘草汤出《伤寒论》,酸甘合用,深合“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以酸泄之”之旨,加钩藤、石决明以平肝、息风,故奏效甚捷。

四、产后呵欠

高姓妇,41岁,早晨产一男婴,接生员已为处置,中午食鸡蛋2枚,餐后约2小时,呵欠出汗,邀余往诊。至时已近5点,比视之,则气息脉搏全无,已死矣。

半月后一陈姓妇,32岁、产后约2小时,亦见呵欠出汗,适余在家休假,急予参附龙牡汤加白芍、五味子煎服,得不死。盖产后呵欠出汗,为气随血脱之候,实属生死关头,不可掉以轻心。

五、腻苔用熟地黄

腻苔多由湿浊痰饮盘居中焦,上达舌本而致,然亦不尽然。

刘姓男,22岁。舌上白腻苔如钱厚,稍带黄。凡芳香化浊,淡渗利湿,如三仁汤、甘露消毒丹、藿朴夏苓、达原饮等,服至100余剂未效,余接诊时,除舌有腻苔外,并无胸闷、恶心、脘胀、尿黄等湿热症状。

因忆近人邹孟城所著《三十年临证探讨录》一书谓:“腻苔有因真阴亏虚而致秽浊不化者,重用熟地黄取效”。乃用六味地黄丸作汤剂,熟地黄用24克,少加苍术以运化,服10剂而舌苔减薄。续服原方10剂,舌苔薄白如常人。故医者贵乎多读书,能辨证、胶柱鼓瑟、未有能尽善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