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肇庆就像一股清流,为他们释放出深藏以久的洪荒之力

 攒菁堂 2019-04-06


摄影:周永徽

肇庆山清水秀,出的名人不多,但过来的名人倒不少,有政治因素,也有自然因素,具体原因因人而异吧。撇开政治因素不说,仅肇庆的山水,的确吸引过不少名人来此一游,例如下面这位历史上没有详细记载但也颇有名气的文人,杨衡。

杨衡是谁,一位名不经传的文人,或者你不以为然,还是先同你讲个故事让你认识一下他。

杨衡生于唐代,具体一点,是唐初,李世民刚开科举的年代。但杨衡喜欢把酒抚琴,对天咏歌,同三个死党隐居在庐山五老峰下,有个外号叫山中四友,其中一个死党还是李渤。

一日,杨衡饮醉后即兴吟左一首诗,被他表弟听到。后来他表弟参加科举,盗用他的诗并且成功上榜,杨衡很生气,见到表弟便问:“鹤声飞上天还在否?”他表弟赶忙讨好说,知道这句你最爱惜了,没敢偷。杨平了平气,说犹可恕也。

可知杨衡才气过人,气量也不差,曾经官至大理评事。

杨衡喜欢游山玩水,曾经在岭南逗留了一段时间。一日他经过肇庆,当时叫端州,看到端州美丽的山水时,顿时灵感如泉涌,当即吟唱一诗:

经端溪峡中

           ——杨衡

阴岸东流水,上有微风生。

素羽漾翠涧,碧苔敷丹英。

重林宿雨晦,远岫孤霞明。

飞猱相攀牵,白云乱纵横。

有客溯轻楫,阅胜匪羁程。

逍遥一息间,粪土五侯荣。

搴茗庶蠲热,漱泉聊析酲。

寄言丝竹者,讵识松风声。

大家有看出这是肇庆哪里吗?岸东流水、微风轻生,素羽漾翠、岫孤霞明,细心品味的朋友会发现,这正是我们这几个月内非常期待开放的羚羊峡森林公园呀!


杨衡当年乘船经过端州时,看到羚羊峡的美景,心情非常愉快并留下了这一首诗,不仅写出了羚羊峡山水的美丽,还说这美景足以让人轻视王侯将相的荣耀,胜过管弦音乐,正是庆幸自己并没有投身于官场,而是这乐天的山水之中。只是可惜杨衡当时乘舟而过,错过了七星岩的美景,如果让他知道端州还有形似北斗七星的岭南天地,一定会后悔莫及。

羚羊峡在古时便非常美丽,也有不少文人足迹,正式开放后也一定大受市民游客喜爱。


羚羊峡美景自是受人欢迎,还有西江三峡的壮阔景色,但大家不要忘了附近还有座出名的烂柯山,是出产端砚的地方。

端砚确实是肇庆以引为豪的特产,因为它而与肇庆擦身而过的竟然是宋代一大文豪王安石!

众所周知,王安石最著名的是王安石变法,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然后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然而王安石的品行是十分让人敬佩的,他质朴,节俭,博学,多才,在当时士大夫中有极高威望,且是历史上惟一不坐轿子不纳妾,死后无任何遗产的宰相。

但是,他很欣然地接纳了一份礼物,而这份礼物便是端砚。


这要提到一个人,宋皇佑二年任端州知军州事的丁宝臣。丁宝臣在端州特意收集了一方上好端砚,送给了王安石。王安石平时不收受礼物,但文人爱文房四宝,得一好砚如得一心头好。王安石在收到这块端砚时,那个喜爱可以说是爱不释手,质坚如磐石,光彩照人,即时心中一动,特地为此写了一首诗:

酬丁宝臣赠端溪绿石砚

——王安石

玉堂新样世争传,况是蛮溪绿石镌。嗟我长来无异物、愧君持赠有新篇。久埋瘴雾看尤湿、一取新波洗更鲜,还与古人袍色似,论心于此变同坚。

诗中说,王安石得到丁宝臣送的端砚后,立刻就有新的灵感去写新的作品,十分高兴,还大大赞美了端州砚石质地好,价值大。这里特别要提一下的是,这还是一方绿石。

何为绿石?这是宋代记载中一种无坑的端砚新品。首载于北宋米芾《砚史》的《端石》条下。“绿石带黄色亦为砚……甚美而得墨快。”南宋高似孙《砚笺》列“绿石”专条:“绿石:砚谱不载绿石。王荆公诗‘玉堂新样世争传,况是蛮溪绿石镌’。”但却没有记载绿端归属何山何岩。有一点可以肯定,绿端砚属于上等文房珍宝。

而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端砚名气正成名于中唐,而为什么端砚能成为中国四大名砚之首,便很值得深究,这离不开唐末宋初各大文人学士甚至皇亲贵族对端砚的喜爱。而《酬丁宝臣赠端溪绿石砚》一诗早于苏轼《端砚铭》,王安石对端砚的赞美与喜爱可以说是直接将端砚推上四大名砚之首的重要一环。


小编在想,王安石为人务实,若不是政务缠身,心怀国家大事,有生之年,他或者会来端州一趟。虽然他最后都没有来过端州,却间中把端砚的文化与价值推介给全国,算是一位与肇庆文化擦身而过的古人。


前面与肇庆擦身而过的两位都是文人,而接下来的这一位却是与广东、广西、福建有着深厚渊源的大将军——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

俞大猷一生战功显赫,是威镇东南的英雄,可你不知道的是,他考武举人前十五岁还考中了秀才,被称为十才子,是个文武双全的少有人才。

英雄的路都不是平坦的,俞大猷一生曾多次被人诬陷,又凭战功升职,为人仗义有谋略,但也不贪功。

嘉靖四十四年,俞大猷征兵十万,分五路进击河源、翁源贼人李亚元,生擒李亚元,俘虏、斩杀敌人共计一万零四百人,救回被裹挟的男女八万余人。按照旧例,用有功之臣总管两广官军,与总督同驻梧州,并授予俞大猷平蛮将军印信。


七星岩如北斗七星分布,摄影:周永徽

俞大猷去广西赴职时经过肇庆,看到了如北斗七星化成的七星岩,暗暗称奇,前往游览。看到了偌大的湖水之上七岩并起,气势非凡,心中有感,并在石室岩留下一诗《题七星岩》:

题七星岩

           ——俞大猷

胡然北斗宿,化石落人间?

天不生奇石,谁擎万古天!

在七星岩的千年诗廊大家可以看到这首诗,你又知个中深意?


俞大猷《题七星岩》

俞大猷性格刚毅沉着,豪迈乐观,这首《题七星岩》表现得雄伟气魄,是俞大猷暗喻自己顶天立地,要撑住明朝天下的志气!当时俞大猷已经是62岁了。

两年后,即1567年,在潮州一带活动的海盗曾一本进攻广州、东莞,大肆掠杀百姓,气势强劲,还致东莞守备李茂才阵亡。1568年俞大猷率兵平定广州,并于1569年六月初三击败曾一本,解救广东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此时俞大猷已经66岁了。为纪念他,广东、福建很多地方都建祠祀奉。

但他未在肇庆停留更多时间,也没有在肇庆上职,仅仅在七星岩留下了一幅石刻。

顶天立地,是一个很优秀的品质,如果你也想触摸一下历史,感受一下俞大猷高贵的品质,不妨到七星岩的千年诗廊观摩一下,他那强劲的笔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