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相当于一个人拳头大小,却承载这一个人的生命,推动着全身的血液流动。 一旦心脏血管发生堵塞,突发心肌梗死,会使心肌细胞发生不可逆的死亡,严重可导致心脏停止跳动。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急性心梗发病人群中,30-40岁人群占到了三成,且呈上升趋势。为何“心脏病”越来越多,主要与不良习惯有关。 30多岁的小马因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加班,吸烟来提神,每天至少2包烟,还要经常喝酒陪客。 一天晚上回到家里,刚要躺下睡觉,突然感觉胸口疼痛,呼吸急促,发冷汗,幸运的是被妻子及时发现,拨打了120。到医院,经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幸好送来得及时,手术也很成功。 提醒:少做这3件事,血管不易堵! 1,深度吸烟,会加速血管硬化。(抽过堂烟的除外) 香烟中含有大量有害气体,护损伤血管,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加速血管硬化。 其中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会降低携氧呢能力,这样会使血液中的含氧量大大降低。 吸烟还会使血管弹性降低,促使动脉发生硬化,且烟草中其它有害物质也会直接损害血管的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2,经常喝白酒,特别是糖化酶的白酒,会引发心律失常。或者糖尿病! 酒是一把双刃剑,少量饮酒利于身体健康,而大量饮酒会损伤肝脏、血管等。 喝酒会加速血液循环,引发心律失常,诱发冠状动脉痉挛,严重也可能导致心梗猝死。 若大量喝酒,在肝脏内不能完全代谢掉,会导致肝脏功能异常,从而使脂质代谢出现异常,增加血管内“坏胆固醇”的量,诱发高血脂的发生。 此外,喝酒过多,呕吐物也可能会引起阻塞气管,发生窒息死亡。 3,经常熬夜,会分泌大量升压素,导致血压生高,特别是低压增高。 调查发现,经常熬夜的人 因冠心病入院治疗者 比只在白天工作的人多1.15倍。 长期熬夜会破坏身体内分泌,使免疫力下降,还容易导致体内各脏器功能失调,促使大量升压素分泌,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从而会使血管发生痉挛,血压升高,引起高血压、冠心病,损害心脏。 保护好心脏,预防心梗,做好以下件事: 一:食用油巧搭配,均衡补充脂肪酸食用油是人体所需脂肪酸的主要来源之一。 日常我们的饮食上,多数都是长期食用单一品种食用油,这样容易导致脂肪酸摄入失衡,对血管疾病的预防不利。 食用油巧搭配,均衡补充脂肪酸,利于调节血脂代谢 将富含亚麻酸的紫苏油、富含亚油酸的大豆油、富含油酸的橄榄油按1:2:2比例搭配在一起,每人每天食用25到30克即可。 紫苏油富含α-亚麻酸,含量可达67%左右,这种脂肪酸也是目前人们严重缺乏的营养素之一。 相关研究发现,α-亚麻酸进入体内会被分解为EPA和DHA,EPA被称为“血管清道夫”,可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量,而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量,减少血栓形成,达到调血脂、降血压,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从而保护心脑血管。另外,说一下,炒菜时多用点动物油还是很好的👌 二:多喝温开水,促进排毒、稀释血液水是人体最好的排毒剂,也是血液的稀释剂,平时多喝些水,利于身体健康。 早上起床后,刷完牙,空腹喝一杯温水,利于补充体液,冲刷肠道,促进排便,还可稀释血液,改善血液粘稠状态。 晚上睡觉前1-2个小时,也可喝一杯温水,稀释血液,前提是不要影响睡眠质量,若总是起夜,睡前就要少喝水了。 三:控制好血压,避免情绪激动。中药降压效果很不错的哦! 所有不良情绪,如大悲、生气、发火等都会对心脏有所损失。 当人处于突然的焦虑不安、大喜大悲等异常激动时,其冠状动脉微小血管的舒张-收缩功能也会出现异常,从而诱发心血管疾病。 控制好血压,避免情绪激动。研究显示,悲观的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是乐观患者的2倍。 保持愉悦的心情,切莫激动,学会自我控制好情绪。 2,起床要慢(最好是侧身起床最安全!) 起床太猛,容易使血压骤升升高,而血压升高对心脏的损伤也很大,容易诱发心梗。 控制好血压,起床时要慢点,避免血压波动太大,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 3,限制盐分摄入 做菜放盐,才能吃得下饭。但盐放多了,对心脏会有负担,容易促使血压升高,诱发高血压。 控制好血压,限制盐分摄入,对正常人来说,每人每天盐分不超过6克;对高血压者,每人每天盐分不超过4克为宜。 四:重视检查,做好预防预防心脏病,一些检查是必要的。 对有家族心脏病史的人,若出现过心慌、心悸等问题,建议,做心电图检查,还要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做心脏超声检查、冠状动脉CT检查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心脏超声检查:可检测到心脏结构异常的疾病; 冠状动脉CT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检测出心脏血管病变的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