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网络共修,大家探讨了道德经第41章《闻道勤行》,我对其中的四个字有了一点感悟——建德若偷。 建德,为什么若“偷”呢? 老师曾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非常形象,就是说修道修德,就像在挖井找水源。 我们每个人心中原本就有水,这个水就是“道”,但因为后天堆积的沙石太多,所以原本具有的道成了地下水,找不到、用不了、喝不着——于是,我们空有一身伟力,却对生命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无计可施,不能改变生命状态…… 修炼就是“挖井”,过程就像是给心中的泥沙清淤一样,一边修炼一边清理,所以老子形容修炼是一个为道日损的过程。 损之又损以后,习气、毛病、秉性这些障碍越来越少了,就像慢慢把井挖通了,地下水终于反上来能用了一样。 能用的井水,就是“德”——德是看得见的心行,德是终极的智慧,德是强大的生命力量,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方。 有了井水,我们就能涤荡心灵,完善自我,解决问题;更能以德化人,去引导别人也走向幸福快乐——让每个人都挖通自己心中的井,找到自己心中的道。 所以,不管是从事什么工作、学习什么文化、信仰什么宗教,人生的走过程就是“建德”的过程。 没有德,就没有得。在古代“德”与“得”本来就是通假字,人生的一切所得都是我们用自己的德换回来的! 怎么建德?修德有三个步骤:下德——上德——玄德。 下德,是执着于做好事的形式,但心里还有所图,还放不下 “小我”的名利得失。 修下德,可以说是修炼的起点了,也就是已经开始挖井了,只不过是大肆张扬着挖,恨不得人尽皆知地挖,是一边挖又一边往井道里填土。 这个建德的速度,是有漏的,结果要看是挖得快,还是回填的土多了。 到了修上德的阶段,就是“行善不欲人知”了,这个状态就进入了“偷”的状态。 这时,我们已经真正相信也懂得了,修德是自己的事,要想加速挖井,就不能一边挖,一边往里填土。 所以,我们偷偷地做好事,做了也不张扬;如果被人知道了,就把功劳归功于大家、归功于社会,自己什么都不要,这个挖井的速度就大大加快了! 但自己什么都不要,就什么都得不到了么?不会! 天地因其不自生,反而长生;圣人因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这都是历代圣贤总结出的永恒真理——只有有福报、有机缘、有悟性的人,才有可能深信不疑、依教奉行,进而改变生命状态! 当修上德,修到了习惯成自然的状态,修到了一个“我”字已经化成了混沌,心里没有人我之分,也就不知道自己是在帮别人,只不过是自自然然地做事而已——那就连“偷”都谈不上了,是真正进入了玄德的状态。 玄德是最接近道的状态,就是我们已经把井挖通了,地下水如泉涌上,我们已经可以放桶汲水了。 玄德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可以滋润自己,也可以利益他人;可以解决生命中的所有问题,也能让我们回到原本“好命”的命运轨迹里。 所以,老子用一个“偷”字,形象地描述出了修炼、积德的全过程,让我深受触动! 我们的一生,我们的建功立德,从来跟别人没有关系,也不可能在别人的眼光嘴巴里得到! 张扬自己,就是有漏修炼,最终事倍功半,白费力气;还是守住一个“偷”字,默默做好自己的功课,积好自己的德,才是真正的“人生捷径”。 这个反者道动的智慧,一般人永远没机会学习。而我们有机会了解了,就抓紧有限的时间去努力践行吧! 谁做到,谁受益!真做到,真受益! 逯欣心 2019年4月5日,第400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