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尿酸盐在骨关节沉积,引起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体内嘌呤代谢的尿酸含量过高直接导致的。 之前,痛风发作的主要人群是中老年,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高嘌呤食物的摄入,痛风发作的人群也随着扩大,年龄也低龄化。 30岁的小李,家住在湖南,毕业之后在山东青岛找了一份待遇比较好的工作,由于工作需要,小李需要经常喝酒应酬。 处在一个沿海城市,各种各样的海鲜是饭局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选择,海鲜配啤酒对于小李来说更是家常便饭。 就在昨天,结束饭局后的小李洗完澡打算舒舒服服的睡一觉,却感觉到大脚趾关节处阵阵疼痛,折腾了大半夜,最后实在忍不住了,连夜去了医院检查。 检查单上的尿酸高达680μmol/ L,医生怒斥小李,你这样吃,是不想要命了吗? 原来,小李不仅只是痛风,再晚拖两天,就有可能诱发3大致命疾病。 1、痛风性肾病 尿酸升高后如果不及时降尿酸、溶解尿酸结晶,会使尿酸结晶不断沉积到体内,这会导致肾血管损伤和慢性肾间质疾病,加重肾功能损伤。 增加发生肾衰竭的风险,肾衰竭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反之肾功能不全也是导致高尿酸血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2、糖尿病 痛风和糖尿病同属代谢疾病,两者常常相伴而生,相互影响。研究显示,随着尿酸的增高,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也会增高。 如果体内的尿酸过高,不能及时控制就会影响胰岛分泌胰岛素,使胰岛素产生抵抗,降低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导致血糖上升,增加发生ll型糖尿病的风险。 3、骨头坏死 如果尿酸水平持续升高,会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股骨头的血管内壁,可引起微小血管硬化、管腔狭窄、栓塞,发生股骨头供血障碍,使骨头坏死。 诱发痛风的4种食物 1. 海鲜 龙虾、螃蟹、烤鱿鱼,几乎没有人能够阻挡它们的诱惑。 但是局研究表明,每100g海鲜含有150-1000mg的嘌呤。而尿酸是嘌呤分解的最终产物。 如果摄入过多的海鲜,会使得体内的尿酸升高,从而诱发痛风。 所以说海鲜虽美味,入口还是要谨慎些,但是像海蜇、海参之类的低嘌呤食物还是可以适量食用的。 2. 啤酒 啤酒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必备品,在酒桌上更是必不可少。 啤酒是目前公认会升高血尿酸的酒类,啤酒中含有大量的鸟苷酸,代谢后能够产生嘌呤。 啤酒中所含的酒精在体内会代谢成乳酸,使体内乳酸堆积,降低血液对尿酸的溶解度,导致尿酸析出尿酸盐晶体,这会抑制肾脏对尿酸的代谢。 3. 动物内脏 物内脏中含有大量的嘌呤,而嘌呤在体内代谢会产生乳酸,会造成体内尿酸升高,所以并不适合痛风患者食用。 而且动物内脏中还含有丰富的高胆固醇,过量食用会引起血胆固醇的增高,很容易导致动脉粥样化。 4. 骨头汤 吃哪补哪并不是真的那么有道理,痛风关节疼痛,再喝骨头汤会加中病情的。 骨头和肉类的嘌呤易溶于水,经过长时间的熬煮,骨汤中会含有十分高的嘌呤含量,并不适合痛风患者食用。 预防痛风“三步”走 第一步:合理科学运动 适当的运动能够促进尿酸水平排出体外,降低体内尿酸水平,有效预防痛风急性发作,降低痛风患有率。 痛风患者应该选择慢走的运动方式,每次运动时间保持在30分钟左右,不要太长。 痛风发作期不建议运动,关节红肿疼痛,此时关节肿胀,关节腔内充满积液,如强行运动,不但不利于回复,而且可能会破坏关节,造成损伤。 第二步:多喝茶 多喝茶能够稀释血液中的尿酸浓度,加速血液的流动,减少尿酸结晶停留在关节处的机率。 多喝水还能有助于排尿,加速尿酸排除体外,再说了从古至今都有喝茶养生的说法,选择适当的茶品很重要,例如怀寿菊花茶。 怀寿菊属于亚种怀菊,因其菊甙、黄酮类化合物和植物碱等降尿酸成分含量高达67%,而被用于防治痛风。 菊甙—能抑制嘌呤的合成,提高关节活性。黄酮类化合物—可抑制R-01转氨酶的活性,从而降低嘌呤合成、平衡人体血尿酸值,减轻关节痛感。 植物碱—包括胆碱、水苏碱、小蘖碱,有助于血尿酸的平衡,减少尿酸结晶、并促进排出,从而减少痛风石形成。 每日泡服怀寿菊即可满足菊甙、黄酮的摄入,减少嘌呤合成,降低尿酸含量。 第三步:避免过冷或过热 温度过低低,血液流通较慢,血液里尿酸就很容易结晶。温度过高流汗过多会使人体缺水,使血液中的尿酸浓度自然升高。 尿酸患者要尽量避免温度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