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隆帝为何敢说长城无用?

 江山携手 2019-04-06

提起长城,大家第一感觉就是军事要塞,主要起防御作用。但仔细一想,你就会发现,长城那么长,并不是所有的地段都修的那么高大上,找个稍微偏僻的地方,很容易就攻破了。

这个想法其实并非我们才有,古人其实也有,谁呢?就是乾隆帝。他就很瞧不上长城,长城在他执政期间早就破烂得不成样子了,下面的人多次打报告请求重新修一下,可乾隆就是不批,他认为长城从先秦一直修到明朝都没有解决边患问题,所以国之险在民而不在地,修长城也只不过是苦了百姓,所以不用修。

那么,是乾隆要比唐宗宋祖,秦皇汉武都牛逼吗?他看到了他们都没看到的事情吗?肯定不是。我们先来看为何要修长城,而不是组织大军去解决边患问题呢?

当年秦朝派蒙恬攻打匈奴,把人家的河套地区给抢了,但之后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坐地修起了长城。那么蒙恬为何不追了呢?一是追不上,秦军主要是步兵,匈奴是骑兵;二是匈奴的机动性太强了,没法追;三是追击的成本太高,不划算。打败一个对手很容易,但想要消灭他就很困难了,汉武帝穷三代积蓄,举全国之力,也没有真正意义上消灭匈奴。

所以蒙恬修起了长城,因为这是最划算最经济的手段。

后来,最喜欢打仗的明武宗朱厚照曾算过这样一笔账,如果派8万大军区攻打鞑靼,一年就需要花掉一千万两白银,还不一定能赢。而如果只是修一下长城的话,只需要五万劳力,两个月足以,开支不过百万两。

除去费用之外,这里面还有其他很多门道,比如征调劳力,他们干完活还是回去种田,可如果调动大军的话,大军就要长期吃军粮,不干活。另外修好了长城,还可以开辟大量的新耕地,这也是一笔客观的收入。再者,调动大军,势必会产生手握重兵的大将,如何防范他们又是个麻烦事,还是劳力好使,毕竟工头比较好对付。当然了,刘邦这个工头除外。

以上就是为何不征用军队,而改修长城的原因了。下面我们接着来说,既然长城防御不了大军,可为何还是要修的原因。

虽说长城不能保证全部抵挡得住大军,但在重要的关隘上还是能起到很大的防御作用的,至于那些比较容易突破的地方,基本上都不是政治或经济的要塞,就算敌军攻破了,战略意义也不大。另外,最重要的一点,长城还是防走私的重要利器。

在古代,中原和塞外的交往,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贸易,这个贸易有时候都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安危。明朝时,就曾实行过严厉的关防政策,最严格的时候直接就禁止跟外面的人做生意,有点儿类似当今的经济制裁了。那么如何落实这个经济制裁呢?这时就要靠长城了。

长城有的地方防不了大军,但防个商队或者走私啥的还是很轻松的,这就是经济封锁。此外,有了长城,中原就可以在固定的地方开办集市,然后从中抽税,这又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当然了,长城除了这些之外,还有预警的作用,你来打我,我拦不住你,但是我可以点个火,发给信号给我兄弟,让他们来支援我。还有,大军确实能够突破长城,但是那种规模的部队也不是说拉就能拉起来的,三五年能有个一次就不错了,而小股的骚扰部队倒是很容易组织,可有了长城,小股的部队想搞偷袭就不灵光了。

最后,长城还可方便中原主动出击,是中原的驻兵站,补给站,传送站等等。所以说,长城还是很厉害的,老祖宗的智慧绝非浪得虚名。

至于乾隆所说的那话嘛,其实是有他特定背景的,啥呢?因为当时北方并没有边患,确实不需要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