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不是吓你,未来三五年80%的国产中小型拖拉机品牌将出局

 茂林之家 2019-04-06

在国内,拖拉机行业是农机最大的子行业,整机加零部件合计超过500亿元的产值规模,可以说是民族农机工业的基石。拖拉机兴,中国农机兴,拖拉机强,中国农机工业才强!

2019年,山东省补贴政策大幅度降低对132.4kW(180hp)以上拖拉机单机补贴。有专家认为,这将引起连锁反应,有可能其他省市会效仿,造成国内拖拉机产业的巨大波动,进而影响到国产品牌。

国产大中拖面临大考,而国产拖拉品牌并未做好准备,无论是物质,亦或思想上。

10多年快速增长,速度已成强弩之末

真不是吓你,未来三五年80%的国产中小型拖拉机品牌将出局

2004—2018年国内大中型拖拉机销量趋势(单位:万台)

研究国内大中型拖拉机行业,最好的起点是2004年,但在2000年之前拖拉机行业已经处于上升通道了,只是2004年开始的补贴政策起到了推动作用。

整体看,2013年之前,国内大中拖行业已经连续增长了10多年,销量迅猛异常,在2011年和2013年曾创下销售37万台的记录。2008年,行业内有位专家的《大中轮拖30万台不是梦!》曾引来很多人的讥笑,但谁又能想到37万台的销量?

物壮易老,2014年,行业颓势已现,虽然有人乐观地认为只是在高位盘整,经过2~3年的调整之后,行业还会掉头向上。

但事与愿违,2014—2018年连续下跌让很多人从梦中醒来,企业使出浑身解数,但是经过15年的补贴刺激,市场被严重透支,社会保有量不能再高,需求已成强弩之末。

行业的起伏波动本是正常现象,面对周期调整,欧美和日系跨国品牌有丰富应对周期的经验,但很多国产品牌寿命都没有超过10年,没有经历过真正的行业周期,不知道冬天有多冷。

笔者预测,未来3~5年,将有80%的中小型拖拉品牌出局,剩下的在与跨国公司竞争中也很难占有优势。

国产品牌难以触及头部市场

真不是吓你,未来三五年80%的国产中小型拖拉机品牌将出局

补贴系统169.2kW(230hp)及以上拖拉机分功率段销量(单位:台)

147.1kW(200hp)以上功率段是拖拉机行业的头部市场,而183.9kW (250hp)以上更是头部中的头部,被喻为“农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在183.9kW(250hp)及以上功率段占据一定的位势才能说明国产品牌已登堂入室。

笔者分析了2018年国补系统公示的数据,结果令人忧心。

2018年169.2kW(230hp)及以上功率段拖拉机共实现销售250台左右;从细分市场看,231.7kW(315hp)实现了71台的销售,销量最大。

从供货企业分析,169.2kW(230hp)及以上功率段基本是清一色的欧美品牌;169.2~176.5kW(230~240hp)功率段,还有中联、迪尔天拖等10台以下的销量;183.9kW(250hp)以上基本被外资品牌垄断。

52台191.2kW(260hp)全部是道依茨法尔的产品,3台198.6kW(270hp)、205.9kW(280hp)功率段都是约翰迪尔的产品,71台231.7kW(315hp)全是凯斯纽荷兰公司销售给新疆某项目的产品,235.4kW(320hp)是约翰迪尔的产品,2台250.1kW(340hp)是爱科公司的产品。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183.9kW(250hp)及以上头部市场,国产知名品牌并没有实现销售。国内能提供这一功率段产品的企业并不在少数,但在国补系统内没有体现出销售,说明用户的认可度还有待提高,企业处于有产品没市场的状况。

产能独冠全球,核心部件仍待攻克

真不是吓你,未来三五年80%的国产中小型拖拉机品牌将出局

国产大中拖拉机行业产能到底有多大?有专家说100万台,有人说80万台。笔者也不敢妄言,但产能超过50万台是肯定的。毫无疑问,国产拖拉机产能独冠全球,但2018年国内需求只有不到25万台,至少还有30万台的产能是闲置的。

产能大在销售旺季可保证不断货,但从拖拉机的核心部件来分析,国产品牌依然未能完全攻克核心部件的制约。

拖拉机核心部件是前桥、发动机、传动系和后液压悬挂系统4大件。

实事求是地讲,国内拖拉机供应链已经很完整,能力也很强大,但这只是132.4kW(180hp)以下中低端产品的供应链。而在132.4kW(180hp)及以上功率段重型高端拖拉机的配套上,核心零部件基本上是跨国公司的天下,虽然国产几个零部件厂家很努力,但是受制于技术积累、资金实力和人才、主机厂偏见等因素,短期内突破很难。

据相关专家分析,国内高端拖拉机前桥基本上是意大利卡罗拉和美国DANA的天下,一拖开创和采埃孚合资公司配套一部分,但主要以东方红拖拉机为主。相对而言,国产前桥还有一定的配套比率。

最关键的部件发动机,国内销售的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科乐收、爱科等都有自己的发动机,部分产品也配国产发动机。国内农用发动机企业主要有一拖柴、潍柴、上柴、玉柴等,配套比例较高;国外发动机还有道依茨、珀金斯、菲亚特等。整体看,国产大拖用国产柴油机的占比较大,在这方面国产还不算落后。

再看传动系,传动系是个复杂的系统集成,在机械传动为主的拖拉机上,部件多而复杂,并且现在还要机、电、液一体化,这一部件,国产产品处境尴尬。国内高端拖拉机动力换挡已经是标配了,但国内目前没有一家开发出成熟的动力换挡传动系,还主要采用进口部件。

最后再看液压提升部件,中低端产品国内配套企业或主机厂自己能生产,但是132.4kW(180hp)以上的高端产品,尤其是147.1kW(200hp)以上的产品,液压部件很难绕过德国博世力士乐公司,不选择该公司的液压控制系统、电液系统、电磁阀等关键部件,就得选择伊顿或丹弗斯等国际知名品牌的部件。

所以说,国产大中拖背后是掌握核心技术的几大零部件企业在过招,国际巨头在全球系统集成和品牌影响力大。而国内主机企业自身不掌握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没有强悍的系统集成能力,在和国际零部件巨头过招中处于弱势地位。此外,国产品牌在没有利润做支撑的情况下,就没有实力搞研发,因此陷入恶性循环中。

几十年国际化,仍未真正走出国门

真不是吓你,未来三五年80%的国产中小型拖拉机品牌将出局

2018年国内大拖出口产品结构(单位:台)

所谓的全球化,对于农机企业来说是全球化的配套体系和在全球任何适宜的地方本地化生产以及货卖全球。

日本久保田公司约75%的产品销售在日本本土市场之外,约翰迪尔有70%的业务是在美国本土之外,这些企业是真正的全球化公司,有遍布全球的供应链和售往全球的销售渠道。

再看国产拖拉机:一是几个大品牌没有一家出口比例超过20%的,都是以内销为主;二是没有在国外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出口仍以项目为主;三是从产能输出看,除中国一拖在法国工厂生产Mancel拖拉机外,其他企业很少在国外建立真正的本地化制造工厂。

整体看,几十年的国际化,对拖拉机行业来讲,至今仍是跨国品牌向国内单方面的输入,国产品牌仍未真正走出国门。

据统计,2018年我国大拖出口约7500台,主要以110.3kW(150hp)以下产品为主;73.5kW(100hp)以上大拖出口3500台,其中国内企业出口量不到1000台,其他则为外资企业出口。

消费升级,国产并非首选

真不是吓你,未来三五年80%的国产中小型拖拉机品牌将出局

从农机补贴系统统计数据看,近几年国内购买农机的用户正以每年10%~15%的速度减少,剩下的用户几乎全是有丰富经验的老用户,合作社或农机作业组织用户还是资深的专业用户。

从市场销售一线了解到,国内农机消费升级现象明显,前几年新入行的用户购买首台农机一般选国产品牌,尤其是选择有价格优势的产品,但在这些用户购买第二台、第三台农机的时候,选择顺序第一是国际一线大品牌,其次才是国产一线品牌,而国产二、三线,甚至四线品牌几乎不会选择。

这点可以说明国产品牌和国际一线品牌仍有很大的差距,用户在内心仍不太信任国产品牌。

山东补贴政策或将引发连锁反应

笔者认为,2019年山东省补贴政策对132.4kW(180hp)及以上大型拖拉机补贴额度从12.9万元降到6.3万元,这将是一个导火索,会在全国补贴系统内形成连续反应。

其他省市可能会群起效仿,这对长期依赖于高补贴拉动销量的拖拉机企业来说是致命的,尤其是132.4kW(180hp)及以上重型拖拉机市场,此功率段没有补贴政策的支持,销量会失去支撑点,需求量会出现雪崩式坍塌。大中拖行业发展或现分水岭。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国产大中拖行业面临真正的大考。这个坎迈过去了,从此海阔天空,如果迈不过去,则前途未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