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散持仓与集中持仓

 家心何如 2019-04-07
        前天微博有人问,你的交易系统能防止黑天鹅事件吗?我很干脆地回答了一个字:能。搁前几年,不敢这么回答,现在敢。“能”的背后有很多支撑点,今天只谈其中一个:分散持仓。
    08年我没做期货,但对那年的期货市场进行了反复研究,其中有两个主题:我能赚多少(赔多少不考虑,因为方向不至于做错);逆袭中能持否。这两个主题多少有些相关性,能持否也关系到能赚多少;能赚多少涉及仓位轻重和品种配比,也关系到能持否。问题的关键在于,我必须找到最为适合自己的方式,让方式和利润形成比较适度的搭配,而不是假设N中情况。结论是,赚的肯定不如重仓只做铜胶的人多,跟他们比也就相当于喝了些汤。因为最适合我的方案是分散且轻仓,节奏点加仓。
    那么问题来了,爆赚还是常赚?当然这个问题看上去似乎有了定论,似乎是说爆赚的不能常赚,不是的,我只是说,轻仓且分散和重仓集中比起来,谁活得长的概率大而已,前提是大家一直在市场中且操作手法一直一样,而不是像棉花奇人爆赚后全身而退。
    思想决定一切。对于市场走势“确定性”的争论从未停止过。我猜,重仓集中交易的人,应该是相信市场在某种情况下是确定的。而我认为,一切皆有可能,不存在100%确定的走势。即便大概率确定,99%,那么剩下的1%咋办?所以从思想根源上来说,未来有规律可循但仍有不确定性是我的交易思想。它决定了我交易体系的一切。
    实际上重仓集中打和轻仓分散打两种方式我都反复尝试过。所以比较有资格说说它俩的优劣。
    1、回撤问题。先得解释一下什么是盈亏同源。前几天在微博上提到我曾经在最高点买过股票。那只股票叫苏州高新,时间是2011年的3月29日,全仓。同样的手法,我曾经买过成飞集成、恒源煤电、三峡水利、华锐铸钢(现在叫大连重工)、华神集团等等一系列连续板的股票;同样的手法我也买过美锦能源、苏州高新和一个记不住名字的股票。再如去年七月初到十月中旬,净值持续下滑,三个半月回撤16%,期间我的操作手法和此前的盈利期间以及此后的盈利期间并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昨晚有人问我,脂松香到底该不该加仓、万一假突破怎么办,我直接用盈亏同源回答。那么,既然是盈亏同源,重仓暴利也就意味着暴亏;做得好的老手,不会亏,但资金回撤必定大。分散持仓,初始建仓属于轻仓,但随着行情进展,加仓之后仓位也不轻,但资金回撤会小,因为各品种即便同时逆袭,其幅度也不同,更何况各品种节奏并不同(注意,相关性不高的品种要平衡分配一下,否则都持有黑色系列,和分散就扯不上关系了),此消彼长,回撤必定小。而回撤小,直接关系到持仓心理。总有人说心理第一,我猜说话的人都是重仓集中持单的,分散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以我的体会,集中持仓不易持有,而分散持仓则更有利于做长线。以我去年的交易为例,三个半月回撤16%,这只是重仓者一两天的回撤;我的较大回撤,我指的是短期的,不过4.5%,而一两天的1%左右的小回调,经常忽略,之后吃了我的还得吐回来。
    2、机会成本问题。能每次看准市场上涨跌幅最大的品种的人,我相信是不存在的。那么重仓集中打,就有了机会成本。重仓的品种横着,眼睁睁看着别的品种火爆,这种体会我想老手们都有过。股票市场也是一样,07年后半段,小盘股横向宽幅震荡的很多,大盘股一路飙升。有人用牛熊市初期、中期、末期来指导换股,我觉得很扯,你都能看出牛熊市的不同阶段了,我只能呵呵了。而分散持仓,则不存在机会成本问题,什么都做点,品种走势分化的时候赚的少,但也亏不了多少;品种同步涨跌,有幅度大的有幅度小的,乖孩子不断加仓,坏孩子赶紧扔了,不好不坏的孩子当个稳定器,挺好。有人说,大行情来了,你只买了仨瓜俩枣,简直是浪费行情。浪费就浪费吧,有优点就有缺点,关键看你要什么。
    主要的就这两条了,别的不重要。
   
    前几年,我倡导集中兵力打大战役。所以有人质疑我的年度盈利目标居然只有区区30%,原因在于仓轻了,兵力分散了,盈利目标降低是必然结果。现在仍然倡导打大战役,就是只做周线级别的行情(当然是认为是周线级别,我也不知道它最终是不是),但不是集中兵力了,是分散兵力过长江!还是那句话:市场上的钱是赚不完的,但能亏完,我想要的是长期年平均30%,而不是风光几年就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