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欧洲还不懂瓷器技术的时候,我国瓷器工匠们便可以烧制出精美的瓷器了。在游览北京故宫博物院时,我们会发现一个明正德年间烧制的瓷盘,这件瓷器的身上标注四个“奇怪”的文字,让这件瓷盘变得非常神秘,文字写的是啥?它的具体用途是什么呢?您想要知道这段历史背后的真相,那就让小编给您揭秘吧: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 在正式揭秘明正德年间烧制的瓷盘前,小编先给您介绍一下朱厚照。 朱厚照是明朝的第十位皇帝,他15岁继位,虽然是个年少的皇帝,但非常有主见。在朝廷众臣面前,他认真听取意见,可是,一旦下朝,他立即转变态度,“玩”才是首要任务,皇帝比较喜欢玩,但却不会耽误国政。于是,大臣们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朱厚照执政期间,明朝的陶瓷制造业迅猛发展,为满足宫内日常活动、祭祀的需求,朝廷在景德镇建立了官窑,专门生产御用瓷器。正德年间,景德镇已经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数不胜数的优秀工匠,不计成本的烧造,只为做出最好的作品。 景德镇满足内需的同时,开始研制外销瓷器,他们生产的瓷器开始远渡重洋,销往国外。在民间流传一句话:一两瓷器等于一两黄金。通过这句话,我们便能得知,我国的瓷器在国外有多么受欢迎。 明朝政府为了进一步开拓国外陶瓷市场,相关负责人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瓷器,在制作的过程中,他们会融入一些外国元素,比如这件“矾红阿拉伯文波斯文盘”。 “矾红阿拉伯文波斯文盘”是景德镇烧造的外销瓷,它敞口,浅弧壁,圈足,口径17.9厘米,高3.9厘米。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到瓷盘上用矾红书写阿拉伯文,专家们经过研究后,进行了翻译,大概的意思是:人做好事后,必定会得到好报。类似于网络流传的心灵鸡汤,给人心灵上的启迪。 我国受到国外影响,在瓷盘中间标注阿拉伯文不奇怪,但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矾红阿拉伯文波斯文盘”,却有些与众不同,它绝对不是简单的日用瓷器,或者是祭祀瓷器。 这件瓷盘的四周分别写着四个字:始、终、凶、吉。看到“凶”字后,专家们非常疑惑,瓷器上书写祥瑞图案或吉祥语很常见,谁会购买标有“凶”字的瓷器呢?那么,这件瓷盘的用途又是什么呢? 专家查阅了历史资料后,做出推测。外国人购买中国的瓷器,一部分是装饰收藏,另外一部分是日常使用,而这件盘子的作用有些另类,这件“矾红阿拉伯文波斯文盘”应该是卜器。 小编觉得,比如阿拉伯的商人准备投资或做生意时,他们会用矾红阿拉伯文波斯文盘盛放食物,端到餐桌上后,他们食用部分食物后,盘底的字便会显露出来,出现的字,都有着不同的含义。“始”可以进行,“终”最好停止,“吉”会获得收益,“凶”千万要小心了。 各位聪明的读者,你们怎么看待“矾红阿拉伯文波斯文盘”的用途,是否认同小编的推测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