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最早被称为番茄,因外形酷似柿子,故又称作洋柿子、番柿、西红柿。 西红柿为茄科番茄属植物,原产地在南美洲,大约在明朝时期引入中国。 西红柿含有丰富的番茄红素、有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番茄红素不仅是重要的天然食品着色剂,还是帮助人类改善人体机能的抗氧化剂,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西红柿可预防、减轻心血管疾病,还有防癌抗癌的作用,能够有效预防肝癌、消化道癌、皮肤癌、子宫癌、膀胱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 没有成熟的青色西红柿含有生物碱等毒素,不能食用。 成熟的西红柿可当成水果洗净后直接食用,亦可凉拌、炒食、制作果酱等等。 西红柿炒鸡蛋是最常见、也最有营养的吃法。 炖牛肉的时候,加一些西红柿,味道别具一格。 明朝末年,西红柿被引入中国。 大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出版的《群芳谱》记载: “番柿,一名六月柿,茎如蒿,高四五尺,叶如艾,花似榴,一枝结五实或三四实,一数二三十实。缚作架,最堪观。来自西番,故名。” 西红柿当时属于“最堪观”的观赏性植物。 人们并没有认识到它是一种美味的食物,后来,经由朝鲜半岛传入日本,被日本人美其名曰“唐柿”。 数千年来,色彩艳丽西红柿在南美洲大陆上繁衍生息,秘鲁、墨西哥的土著称西红柿为“狼桃”、“狐狸的果实”,认为有毒,一直无人敢于尝一尝。 直到十八世纪,一位浪漫的法国画家在画西红柿的时候,经受不住西红柿的诱惑,“冒着生命危险”吃下了一枚,而后他躺在床上等死。 结果,身体并没有任何不适的反应,于是就开始大快朵颐。 从此以后,西红柿正式走进了西方人的餐桌。 到了清朝末年,国人经由南亚,引入了西红柿种子,开始大面积种植并开始食用,中式烹饪的西红柿味道不拘一格。 而今,西红柿亦蔬亦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美味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