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大成》针灸杂病穴法歌新释

 滔滔江水向哪流 2019-04-07
原,为五脏之腧及六府之原。合,即十二经之合穴。八脉,即奇经八脉之主穴。经,直行曰经,此指十二经。络,横行曰络,此指十五络。会,指八会,即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骨会大杼,髓会绝骨、脉会太渊、脏会章门、腑会中脘。俞,穴也。穴之在于背者曰俞,如心俞、肝俞之类。募者,五脏之募穴,肺之募为中府穴,肝之募为期门,心之募为巨阙,脾之募为章门,肾之募为京门。此言经气之结聚处谓之募,俞亦同;惟募在胸腹,俞在背部。《难经·六十七难》曰:“五藏募皆在阴,俞皆在阳。”俞穴可常针,能散其风寒,能补其脏气。募则宜少针,以能泄其脏气也。根、结、标、本者,经脉在下端一穴为根,在上端一穴为结,经脉起处为本,行处为标。上下循行,理似玄微。四关者,指四大关节肘、肩、碑枢、膝。三部者,指上、中、下三部也。
伤寒一日见太阳证,头痛项强,恶寒发热,先刺风府,继刺他穴。二日见阳明证,头痛发热自汗,不恶寒,反恶热,先刺阳明之荥穴内庭,再刺他穴。三日见少阳证,口苦、咽干、目眩,胸胁满痛,寒热往来,先刺少阳之输穴足临泣,再刺他穴。四日见太阴证,腹满而痛,食不下,自利不渴,先刺太阴之井隐白穴。五日见少阴证,脉微细,但欲寐,身重恶寒,先刺少阴之输太溪穴,再刺他穴。六日见厥阴证,腹中拘急,下利清谷,呕吐酸苦,甚则吐蛔,先刺厥阴之经中封穴,再针他穴。一日、二日、三日者,计数也。非一日必见太阳证,二日必见阳明证也。惟伤寒见太阳证,不拘其日数之多寡,病尚未传,则刺其风府可也。证见阳明,则刺其荣穴,不必问其日数,余皆同。在表之病则刺阳经之穴,在里之病则刺阴经之穴。所谓:“在表刺三阳经,在里刺三阴经。”病经六日未汗,当刺期门、三里。惟阴经之病久,宜灸关元为妙。
汗法;针合谷行九九数,得汗行泻法,汗止身温出针。
如汗不止,针阴市,补合谷。泻法:针三阴交,行六阴数。一方使病者口鼻闭气,吞鼓腹中,即泻;泻不止,补合谷,行九阳数。吐法:针内关,先补六次,泻三次。一方使病者作欲吐之状,即吐;吐不止,补九阳数,使其调匀呼吸即止。
按汗、吐、下三法,非行于平人能得效者。必病者表病无汗,有汗之资,无汗之机,始发生汗之效力,岑潜而出矣。吐亦须胸膈闭闷不堪,欲吐不能者,施之方有效。泻亦必具有必须泻之条件,如腹满矢气,大解欲解而不得,行之乃有效。虽然,汗、吐、下为行针之功力所致,但医者无绝对之暗示,以坚其必得汗吐下之心理,则其功亦不著。
头疼发热,病属外感,不论其为风寒暑湿之所中,概先针外关,再及其他各穴,如风府、风池、太阳、大椎各经之荣穴等。
头面耳目口鼻之病,由气火血热而发红肿痛之疾苦,乃以曲池、合谷为治疗之穴。
列缺、太渊之治偏正头痛,系指外感风邪所致,或大肠经气火太过所致。与血虚头痛成肝胆气火太过所致之偏正头痛不同,希注意之。除针列缺、太渊二穴之外,加针风池,以收捷效。
太阳经之风邪稍涉阳明经病,故此三穴能治之。
此赤眼当为胆与大肠两经之火上炎所致。
此条耳聋,为风火所扰之暴聋。
此条亦属于风热性所致之病,否则合谷、太冲未必有效。尚宜加针上星或灸。
此为中风所致,地仓、颊车二穴宜灸。歪左灸右,歪右灸左。
舌部病而属红肿痛者,前贤谓为心热,如舌之局部充血,刺其舌下两边之紫络,放去静脉瘀血,其病即愈。
前贤有言曰,舌为心之苗,舌裂出血为心经血热上涌,其血热之上升,每挟肝气而逆。内关、大冲所以平心肝逆上之火。三阴交为脾经穴,脾脉络舌下,舌裂出血,亦有心脾之热者,故亦须针三阴交。
舌苔之厚,由于肠胃之浊热上泛使然,合谷所以泻其浊热也。舌风舞即热病,心热太过,舌伸出齿外,鼓动如蛇舌,手三里刺之有特效,其理不明。牙风面肿颊车神,合谷临泣泻不数。牙风即牙痛,三穴俱宜刺,用泻法。
二陵即阴陵泉、阳陵泉,二跷即阳跷申脉、阴跷照海,二交即阳交、三阴交。上列六穴可治头项手足之病。两井即天井、肩井,两商即少商、商阳,二三间即二间、三间。此六穴,可治手上诸风病或麻痹。
手指与肩臂俱痛,为大肠经病。
肩痛与脐腹俱痛,手三里可治之。肩痛及脊,则中渚可已之。
合谷所以补肺气,三阴交所以泻脾气。补肺即所以助肺之肃降而嗽已。泻脾,殆泻其上冲之气软?鄙意冷嗽都属痰饮,由于脾失温运。嗽是标,脾失温运是本。治病必求其本,冷嗽当补三阴交而不当泻,泻则犯虚虚之弊。并须温灸肺脾二俞,斯为根治。
霍乱上吐下泻,中宫清浊混淆,挥霍撩乱,胃肠神经剧烈之反射作用,中脘一穴,颇具特效。盖可以止神经之反射,而使之安静,吐泻立止。三里、内庭,平胃气也。
前贤云:心为君主之官,不可受邪之侵袭,故心不能病。所病者,俱属心包络病。且心不可泻,须泻心者,都泻心包络。劳宫,心包络脉之荥穴也。泻劳宫即泻心也。心中寒而满者补小肠井穴少泽,助心火也。
少海用补法,阴市为胃经穴,实则泻其子软?其理不明;在经穴主治各病之原理,未能畅明以前,颇多难解之处。
两乳,亦为肺经分野之所及;太渊、列缺,泻肺气也。曾针有效。
胁为肝胆经之分野,故刺阳陵泉有效。公孙、内关为治心胸腹痛胀闷之特效穴。胁痛针足临泣亦灵,腹痛气海、上中下脘亦可针。
足太阳疟,先寒后热,汗出不已,刺金门。足少阳疟,寒热心惕汗多,刺侠溪。足阳明疟,寒久乃热,汗出喜见日光火气,刺冲阳。足太阴疟,寒热善呕,色乃衰,刺公孙。足少阴疟,呕吐甚,欲闭户而居,刺大钟。足厥阴疟,少腹满,小便不利,刺太冲。
肺疟,令人心寒,寒甚热,热间善惊,如有所见,刺列缺。心疟,令人烦心,甚则得清水,反寒多不热,刺神门。
肝疟,令人色苍苍然,太息,其状若死者,刺中封。脾疟,令人寒,腹中痛;热则肠中鸣,鸣已汗出,刺商丘。肾疟,令人洒洒然,腰脊痛,宛转大便难,手足寒,刺太溪。胃疟,令人将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刺厉兑;危氏复制十指尖出血,及舌下紫筋出血。
又按刺疟之法,必于疟发前一小时刺之,方可有效。过远则效不彰。
白痢病在气,刺合谷;赤痢病在血,刺小肠俞;赤白痢气血皆病,刺足三里、中。
此症由脾家湿热挟胆热失于疏化而成之痞满,故阴陵泉、承山治之。宜观其舌苔,舌质红者刺泻之,淡者加灸。
夹热者宜泻,因伤生冷或寒者宜灸。天枢一穴亦不可少。
水肿放水法,先用小针,次用大针,以鸡钢管透之。最好用放水针。水出浑浊者死,清者生。足上水肿大者,于复溜穴上放之。
泻瘀血法:先用针补入地部,少停泻出人部,少停复补入地部。少停泻出针,其瘀血自出。虚者仅出黄水。
胀满多属胃不消化,挟湿挟滞,中脘、三里有大效。
环跳、委中,善治腰部闪痛不能俯仰。腰痛连背者,再刺昆仑,宜加刺人中甚效。
腰连腿疼,系指腰背部痛及腿部。
上节悉属筋骨酸痛之症,只须审其病苦之在何经而刺之可也。
疝都属厥阴病,大敦、太冲所以泻其气也。五淋者,劳淋、血淋、气淋、石淋、膏淋是也。血海虽能治五淋,亦宜兼刺他穴,如涌泉、阴陵泉、气海、中极等穴。
虚秘者,补支沟,泻足三里,宜再按摩肠部。
热闭、气闭,为猝失人事,昏不知人。热闭者,身热如灼,舌绛赤而干。气闭者,身或热或不热,舌亦不甚绛。中医所谓闭厥之证,都属肝经之病。肝为风脏,其性刚强,易于厥逆。肝胆互为表里,故长强、大敦、阳陵泉能治闭厥。
小便不通,刺阴陵泉、三里外,宜再刺关元。
三里系手三里与足三里,对于食积,二穴皆须针。
原文为“脾病气血先合谷”颇费解,恐“病”系“痛”字之误。脾部痛,非血寒即气滞,合谷所以疏其气,三阴交所以温其血。
内关善治胸中病,内伤多为情志之病,其病多在胸胁上腹部,故内关一穴能治之。
吐血每因咳逆上气而发生,故尺泽降肺气之冲逆而止血。上星、禾谬止衄血,不使血外溢。
肺与胃之气化宜降,升则喘逆呕吐之病生。列缺、足三里,所以降肺胃之气,而喘急可已。呕噎亦是胃逆,阴交亦降其逆也。此穴有谓足三阴交,有谓任脉阴交穴,鄙意二穴皆是,都不可非。
五痫为猪、羊、鸡、马、牛痫,都为痰涎阻塞咽喉声带所发出之各种声音。以其声似何种畜声,即以何痫名之。
痴呆癫狂,如癫、如狂、如鬼祟,神门、人中、间使刺之颇具神效。
尸厥者,猝然昏乱,不知人事,四肢逆冷,其状若死。
妇女经阻不通,泻合谷,补三阴交,经可通(此指实症经闭)。足三里与至阴催产,理难解。
死胎不下,先泻阴交,再补之。胞衣不下,于照海、内关亦如之。
人中通督脉太阳经,凡急惊风都病在太阳,见背反张,四肢胞疯,下寒上热。人中缓太阳之拘急,涌泉引热下行,故惊风能已。
痈疽从背出者太阳经,从鬓出者少阳经,从出者阳明经,以上俱以各经井荥俞经合针治之。从胸出者,以绝骨一穴治之。
前贤谓伤寒传足不传手。太冲、内庭,一为肝经穴,一为胃经穴,厥阴为阴之盛,阳明为阳之盛,病由阳经传入阴经为逆,由阴退出阳经为顺。顺者,浮也。逆者,沉也。病之移转吉凶,以二经为机枢。太冲、内庭,防其逆也。
熟此签请手要活,得后方可废金针。又有一言真妙诀,上补下泻值千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