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亲·土炕

 城北十五里666 2019-04-07

作者丨李峰

“爸,明天又要降温了,注意保暖,小心着凉了!”我拿着手机面朝老家的方向拨通了父亲的电话。

“我没事,都好着了,老家有土炕了,多烧点柴火就行,暖着了,没事我挂了,我还正在做饭呢。”父亲随手就挂了电话,忙着做饭去了。

母亲去世以后,父亲独自一人生活,执意住在老家,我和哥哥、姐姐只好隔三差五回去照应一回。父亲为了让子女安心生活放心工作,平时把家里打理得有条不紊,收拾得干干净净。每次回家,父亲总是将土炕烧得暖暖的,还说,你们就说让我住在城里,到了城里不习惯住在床上,哪达能给我找到这么一盘冬暖夏凉的土炕?

谁说不是呢!从古至今,土炕,作为陕北这地方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取暖方式,当凛冽的寒风吹进农村,刺骨入髓的寒冷不禁使人打一个冷颤,要湮没她的盛气凌人恐怕只有土炕才可以做得到。

老家没有煤气,更没有接通天然气,到了冬天,做饭取暖主要靠烧炭和柴火。每到饭时,老家垴畔的烟囱炊烟袅袅,缭绕上升。一阵轻风吹过,扑鼻而来的是幽幽的饭香。父亲在做饭的同时也烧暖了土炕,如果感觉土炕热度不够,再添几把柴火,土炕便散发出适宜的温度。

我也曾想着让父亲住在城里,相互照应方便一些,父亲总说撂不下老家这盘土炕,说什么也不想临老了再挪一回窝了。说来也是,父亲后来有了腿疾,说是年轻的时候,一年深秋以后为了少走几步路挽起裤管过河造成的。父亲怕冷、喜热,走哪儿总是找个暖和的地方,偶尔到村里串串门儿,主家也会让出热锅头让父亲坐。

母亲在世的时候,为了他俩做饭方便一些,哥哥给他们垒了一盘小灶台,精致小巧,父亲和母亲说这个灶台泥得真的不想老克了(陕北把“去世”称为“老克”)。

父亲苦出身,一辈子节衣缩食,干体力活从不偷懒,他知道只有好好吃苦劳动,生活才能过得不落在别人的后面。母亲生病以后,父亲很快学会了做饭洗碗这些家务活儿。记忆中,老家的土炕总是烧得热乎乎的,特别是到了隆冬季节,山里的农活全部完成了,全家人围坐在炕头,各干其事,其乐融融。母亲一贯不爱串门,常常坐在热炕头纳鞋底、做鞋帮、缝衣裳;父亲教书回来就会打理农具、搓草绳、讲趣事。我们姊妹几个也都不闲着,哥哥向来是个小说迷,《三国演义》《水浒传》《兴唐传》是他的最爱;姐姐学剪窗花、做鞋垫;我则坐在煤油灯下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全家人挤在土炕上其乐融融的感觉着实令人难以忘记。

我一直不习惯出门,只要一倒腾地点、换了睡觉的地方就会失眠,唯独回到老家,睡在父亲的土炕上,才会睡得坦然、踏实。我知道,父亲不愿离开老家,大约就是为了子女回到老家能有一个安然、舒适的安身之地。

我突然好像看见父亲正猫着腰往灶膛里放着柴火,烟囱的炊烟不断缠绕升腾……

简介:陕北记(ID:jiadushu) 一个离开陕北的青年,酷爱陕北文化,写作、知识分享。「陕北记」长期向您约稿:原创稿件一经选用,以资奖励!题材:真实故事,历史,陕北文化,等等都OK~邮箱:qinke04@163.com

—— 完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