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柴

 一路有你杜斌强 2020-07-26

我已在小城住了有十多年的时间了,怎么说也算得上一个城里人吧。但就这个所谓的城里人,时常总会想起农村老家时的一些事情来。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娃,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儿时的许多生活回忆,给我留下了许多难以忘怀的回忆!

最让我难以忘怀的事,莫过于冬季农闲时,和父亲进山打柴的经历吧!

我的老家在渭北旱塬的一个半山沟里,门前不远处就是一条河。人是住在低处,种地在山上,居住环境和劳作条件,远远比不上川塬,人们的生活过得很是艰辛。

当然,山里人也有山里人的好处。田地虽是山地,产量低,但由于人少地多,只要勤快不怕吃苦,往往一年下来,所收的粮食,足够全家人一年吃的口粮,遇到好年头,还有余粮。农村人有了粮,心里就有底了,生活再苦再累,也能过得有滋有味!

记忆当中,老家里的人,受条件所限,一年四季都在地里忙活着,一点都闲不下。相比而言,冬季地里的活少一些。这个时候,老家里的人,最主要干两样活:地里拉粪,进山打柴!

我现在还能想起,和父亲进山打柴的情形。

父亲那个时候正当壮年,人又勤快。一到冬季,总会挑一个有阳光、少风的日子进山打柴。大概是我上初二的时候,我长得虽没父亲结实,但个头快要撵上他了。不知是父亲有意锻炼一下我,还是我好奇想体验一下进山打柴的生活,总之,我有了人生第一次打柴的经历。

天还黑着,母亲早早起来做饭,收拾干粮。父亲忙着磨镰刀、砍刀,给架子车轮胎打足气。吃过饭,我和父亲开始出发了。冬季天亮的迟,我和父亲摸着黑,在冷冷的空气中,行走在进山的土路上。

要去打柴的地方我不陌生,暑假时经常放牛。虽说我们是山里人,但要烧上上等的所谓的“硬柴”,还得到大山深处。大山深处的“硬柴”,耐烧、少烟,很受老家人的喜欢。

一路急走。走到半道,天就大亮了。山里的冬季很安静,走在山路上,看着路两旁的高山,听着远处野鸟的叫声,心里的 那股高兴劲甭提有多美。父亲怕我走累,一遇到平坦的路,就让我坐在架子车上;上坡路了,父亲前面拉着,我在后面推着。

到了目的地,父亲找个平坦的地方,放好架子车,准备好干粮。稍稍歇息后,就开始爬山,找打柴的地方。我不敢懈怠,赶紧跟着父亲,唯恐落下。父亲是个劳动好手,什么活在他手下都显得那么轻松自如。父亲对山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找到打柴的地方后,就开始干活。什么柴好用,什么草木不能砍,父亲总有自己的选择。

冬日里的大山深沉寂静,偶尔有山鸡鸟雀的被惊起的叫鸣声。父亲弓着腰,双手戴上烂旧的白线手套,在前面一会用镰刀割,一会用砍刀砍。我呢,只能给父亲打打下手,所干的活就相对简单一些,只需把柴火收拾成堆就行。就这,我干的很笨拙,稍不留神,不是把手划破,就是把衣服挂个口子。

日头挂到半天空,父亲没歇没缓,忙得额上渗出了细细的汗珠。估计割的柴差不多了,父亲停了下来。我肚子饿了,赶紧拿出干粮,给父亲递上一块。

割柴、砍柴是打柴的第一步骤,对父亲来说,顺手拈来,一点都不难。接下来,把这么多零散的柴捆起来,这才是显示父亲打柴“技艺”的时候了。只见父亲用粗糙的大手,灵便地把粗细不匀、长短不一的柴火收拢在一块。山里的荆条随处可见,父亲砍些荆条,七扭八拧,这些荆条就成了柔韧牢固的“绳索”。父亲捆柴的时候,一丝不苟,认真,一点都不马虎。父亲说,打柴最要紧的就是把柴捆结实,要不然,柴火松散开了,可就要费大功夫啦!

父亲捆柴的时候,我是帮不上忙的,更多的时间只能在旁看着。我犹如欣赏一名艺术家创作他的艺术作品一样,欣赏着父亲手底下捆着的柴火,满眼尽是佩服。我想,父亲就是这样的艺术家。费了好大时间,父亲终于把柴火捆好了。捆好的柴火,周正光溜,躺在枯草滩上,像一个个酣睡的小伙,耐看俊朗。父亲终于松了口气,满脸尽是笑容。

剩下的活就简单了。把捆好的柴,一捆一捆地从山上背下来。父亲让我背着重量稍轻一点,起先觉得容易,兴趣颇高。背到最后几捆,我已是精疲力尽,两腿发软。背上火辣辣的疼痛,感觉背得不是柴,而是一座山。好在父亲知道我的气力小,没让我多背,自己多跑了几趟。

冬日的白天短得多。当父亲和我把一架子车的硬柴收拾好,日头开始西落了。

我和父亲赶紧上路。忙活了一天,困了,累了,饿了。父亲架着车辕,我跟在车后面,此时,心里全然没有来时的兴奋劲,耷拉着脑袋,双腿灌满了铅。遇到陡坡处,父亲就吆喝着我多使点力,下坡时,父亲就让我蹲在车后。一路上,我们父子俩很少说话,耳畔只有山里的冷风呼呼地吹着。

还没到村口,天早已黑了下来。远处,一个身影朝我们急着走了过来,边走边埋怨着父亲。是母亲担心我们,在村口一直等着。

回到家,吃了母亲早就做好的饭。爬上炕,浑身像散了架一样,困得眼皮直往一块合。迷迷糊糊当中,只听见父亲笑着问我下次打柴还去不去。

我困得连眼睛都没睁,糊涂地就应了一声:不去不去啦,太乏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