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重庆市巫山县巫山脆李建园与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巫山脆李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85-19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8407.2-200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GBT 26901-2011 李贮藏技术规程 NY/T 496-2002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 839-2004 鲜李 3 建园与栽植 3.1 园地选择 选择海拔至的山地、丘陵或平地,背风向阳、排灌良好、土质疏松、土层深厚透气性好的园地建园,避免在谷地、盆地或山坡底部等冷空气容易集结的地方建园,所处地理位置要求交通便利,水源条件良好。标准化示范区要求李子栽培地区最暖月份的平均温度在16.6度以上,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应该在-1.1度以上,年平均温度8度—18度;无霜期120天以上;年降水量大于,采前一个月内的降雨量不宜超过;年日照时数1200小时以上。 3.2 园地规划与土地整理 丘陵、山坡地建园小区面积视实际地形而定,随地形等高线筑成水平状梯田,栽植行沿等高线延长。道路的规划,主干路可以环山而上,沿坡修筑成之字形上升,且应具有0.3%的坡降。支路可以根据需要沿小区边或沟沿等自然边界筑路。修筑梯田的果园,可以利用边埂兼做作业道。 李子园应根据面积、自然条件和架式等进行规划。规划的内容包括:作业区、品种选择与配置、道路、防护林、土壤改良措施、水土保持措施、排灌系统等。坡度小于5度的缓坡地及平地以原有自然地形为基础进行土地平整,全园壕沟改土,晾晒2月后挖定植沟,亩施有机肥或腐熟农家肥;坡度5度到25度山地根据地形坡改梯后,挖定植穴并回填,定植穴长×宽×深以80×80×,回填每穴施用有机肥或腐熟农家肥,回填时与表土混匀填至离地面。重茬果园和新开荒园地要进行土壤消毒,可用600倍液高锰酸钾均匀喷洒于定植穴内土壤。 3.3 种苗选择 采用定点培育、统一供应的合格苗木。具体标准及繁育方法见附1。 3.4 苗木栽植 定植时间 定植时间为11月至次年2月。 定植密度 定植密度根据果园地形而定。平地果园栽植密度为株距×行距:×,山地果园栽植密度为株距×行距:×。 栽植方法 定植前清除苗木嫁接膜、适度修剪苗木根系,将根部蘸生根粉1000倍液与1%的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栽植时将苗木根部放入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边填表土边轻轻向上提苗、踏实。填土后在树苗周围做高度15厘米直径50厘米的定植盘,浇透定根水,覆细土。栽植深度以土壤下沉后苗木根颈露出地面或嫁接口高出地面为宜。 4 土肥水管理 4.1 土壤管理 土壤熟化在秋季落叶前后结合施用基肥进行,在原定植穴边缘或树冠外围滴水线开始,逐步向外扩穴,回填时混以绿肥、秸秆或腐熟的人畜粪尿、堆肥、厩肥等。 提倡李园实行生草制,种植的间作物以矮杆浅根性豆科、苜蓿、牧草等为宜,适时割除或用微型旋耕机割翻埋于土中~。幼年李园可间种豆类、西瓜、蔬菜和绿肥等作物,成年李园可间种豆类、苜蓿、牧草等作物。 高温或干旱季节,用草或秸秆等覆盖树盘,覆盖物与根颈保持以上的距离。 4.2 施肥 施肥原则与检测标准 满足李树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提倡多施有机肥、合理施用无机肥、配方施肥和经济施肥。 李树生长与结果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各种营养元素。据叶片分析结果,李适宜的叶片营养元素含量为氮1.80~2.10%,磷0.14~0.23%,钾1.50~2.50%,钙2.40~4.00%,镁0.18%左右,以及微量的硼、锌、锰等(春梢营养枝叶片,采叶期4~5月)。 土壤养分含量为有机质1.0~3.0%,全氮0.10~0.15%,水解氮100 mg/kg~200mg/kg,速效磷10 mg/kg~40 mg/kg,速效钾100 mg/kg~300 mg/kg,代换性钙500 mg/kg~2000 mg/kg,代换性镁80 mg/kg~125mg/kg,水溶性硼0.50 mg/kg~1.00 mg/kg,有效铁20 mg/kg~100 mg/kg,有效锌2 mg/kg~8 mg/kg(土样采自0~40cm土层)。 幼树施肥 栽植当年2月、7月、11月各施肥1次,每次每株施用商品有机肥或腐熟农家肥2公斤+硫酸钾型复合肥0.25公斤。二年生及三年生幼树2月、5月、7月、11月各施肥1次,每次每株施用商品有机肥或腐熟农家肥5公斤+尿素0.25公斤+硫酸钾型复合肥0.25公斤。 结果树施肥 结果树1年施肥3次,分别是采果后施基肥、萌芽肥及果实膨大期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株施有机肥或腐熟农家肥+复合肥;萌芽肥株施有机肥+复合肥;定果后果实膨大期以复合肥及叶面追肥(0.2%磷酸二氢钾)为主,配合复合肥,果实生长旺盛期可结合喷药进行叶面追肥. 4.3 水分管理 在萌芽开花期(2~3月)、幼果期(4~5月)如遇干旱(土壤田间持水量≤60%,或土壤含水量沙土≤5%,壤土≤15%,粘土≤25%)时应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度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60~80%。有条件的果园宜采用滴灌。 成熟期要控制灌水,容易积水地区需要及时排涝,有条件可采用地面覆盖降低土壤含水量。 5 整形修剪与花果管理 5.1 幼树整形 采用自然开心形树形,干高50~70厘米,树高2.5~,主枝2~3个。定植后第一年冬剪后选留2~4个发育良好的枝条作为主枝,其余枝条全部剪除,第二年春夏在主枝中部绑缚进行拉枝,开张角度60度左右,冬剪时短截主枝延长枝,选定主枝下部外侧生长的分枝作为第一侧枝进行短截,短枝保留培养结果枝组。 5.2 修剪 结果初期修剪 结果初期修剪主要以疏除和摘心为主,为生长期修剪。及时疏去交叉枝及徒长枝,对延长枝进行摘心以促进分枝。对外围1年生枝短截,对上部及外围新梢去除直立枝保留斜生枝,中下部徒长枝轻剪培养结果枝组。 盛果期修剪 盛果期修剪主要以疏除为主,根据计划产量确定留枝量并维持树形,徒长枝疏除或者水平拉枝,营养枝少的要短截培养新的结果枝组,较旺生长枝每年坐果后逐渐回缩。 5.3 花果管理 花期管理 盛花期喷施0.1%硼砂+0.2%腐殖酸叶面肥。配置一定数量的授粉品种,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的比例以1∶6~10为宜,授粉品种可选择脆红李、布朗李。花期如遇大风降雨可采用人工授粉。 疏花疏果 花量过大时及时疏除过密花和弱花,谢花坐果后疏除畸形果、病虫果及双生果,控制结果量在亩产1500公斤左右。 6 病虫害防治 6.1 防治原则 防治原则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 6.2 农业防治 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控制负载以保持健壮树势,合理修剪,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秋冬季及时清理果园中病僵果、病虫枝条、病叶等病组织,减少果园初侵染菌源和虫源,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封园;树干用石灰硫磺涂剂涂刷树干。 6.3 物理生物防治 每20亩地挂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1盏,每亩挂黄色粘虫板30张。 6.4化学防治 对症下药,适时用药;注重药剂的轮换使用和合理混用;按照规定的浓度、每年的使用次数和安全间隔期(最后一次用药距离果实采收的时间)要求使用,果实采收前20天不得用药。对化学农药的使用情况时进行严格、准确的记录。允许使用的杀虫剂及杀菌剂见附2。 6.5 病害综合防治, 主要病害有细菌性穿孔病、李红点病、流胶病及褐腐病等,防治措施有: (1)合理修剪,改善通风透光,增施有机肥,使树体健壮,提高抗病力。 (2)冬季清园: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 (3)萌芽前:喷99%矿物油300倍; (3)谢花80%后:20%噻唑锌悬浮剂(碧生)375倍液加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 (4)幼果期: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加40%戊唑·噻唑锌悬浮剂(碧穗)75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世高)2000倍。 6.6 虫害综合防治 主要害虫有李实蜂、桃蛀螟、介壳虫类等,防治方法: (1)幼(若)虫为害初期用2.5%溴氰菊酯乳油(敌杀死)2000倍液或10%联苯菊酯乳油1000倍液或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特福力)3000倍或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5000倍喷洒树冠。 (2)4-5月桃蛀螟成虫产卵期,果上卵为红色时,及时2.5%溴氰菊酯乳油(敌杀死)2000倍液或10%联苯菊酯乳油1000倍液喷雾。 (3)冬季清园时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虫源。 7 采收、分级及贮运 7.1 果实采收 根据成熟期不同,脆李集中在6~8月成熟,鲜食销售的需适时采收,即果面完全着色为青黄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以上,需长距离运输的可适当提前5~7天。采收时准备好采果筐,内垫布袋为宜,轻摘轻放,保留果粉,分级采摘、堆放、销售。 7.2 果实分级 特级果:单果重以上,果实口感酸甜适口、松脆化渣,果粉多,果形端正; 一级果:单果重以上,果实口感酸甜适口、松脆化渣,果粉多,果形端正; 二级果:单果重30~40克,果实口感酸甜适口、松脆化渣,果粉中等,口感; 三级果:单果重20~30克以下,果实口感一般、略有涩味,果粉少。 7.3 包装及运输 果实采收后放入5度冷库进行预冷后,在温度2度、相对湿度90%~95%的冷库贮藏。不定期通风换气,排出过多二氧化碳等,李果实可在该条件下贮藏30~40天,出库时要逐渐升温,李子要保持固有的风味和新鲜度,无明显失水及皱缩,要求好果率达95%。分选包装后进行运输,温度以2~5度为宜。 附1 苗木标准及繁育方法 1 出圃要求 苗木基径以上,定干高度,根系完整、健壮、芽质饱满、无检疫对象和无病虫害。 2 苗木培育 2.1苗圃地选择及砧木苗培育 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轻粘壤土的地块。要求水源充足,有良好的灌溉条件。忌李树果园、苗圃等重茬地和病虫害发生严重地块。 采用毛桃等作砧木。在果实充分成熟时进行采收,除去果肉,漂去空瘪种子,去除杂质,洗净种核并放在背阴通风处阴干。种子纯净度大于95%。准备春播的种子要在前一年的秋季或入冬前进行层积处理。层积处理前将种子用清水浸泡3~4天。层积时,沟底铺约5~10厘米厚的湿沙,用含水量50%的湿沙和种子按体积比5:1混合倒入沟内,顶部用湿沙填平。层积时间为60~90天。 秋播,播种量/亩,出砧木苗数为1.0万株/亩左右。采用点播的方式播种,幼苗长出2片~3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疏去过密、弱小和受病虫危害的幼苗,并对缺苗处进行补苗。结合灌水追肥1次~2次,每次施入尿素6~8公斤/亩。 2.2嫁接及管理 在指定采穗圃剪接穗。选取已木质化的新梢并在新梢中部取饱满的芽,枝接接穗应选取生长充实、芽体饱满的一年生发育枝。嫁接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采用带木质部芽接或枝接,当砧木苗长到40~50厘米、粗度达到0.3~0时,距地面5~10厘米处采用“T”字形芽接。当接芽长至时可解除绑缚,及时除去砧木上的萌蘖。接芽萌发后,及时浇水。结合浇水追施尿素/亩。 附2 允许使用的杀虫剂及杀菌剂 表1 巫山脆李园允许使用的主要杀虫杀螨剂
表2 巫山脆李果园允许使用的主要杀菌剂种类及防治对象
|
|
来自: 一尘浮世 > 《李,青脆李,蜂糖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