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文明的远古圣火

 瘦牛轩 2019-04-07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华夏腹地,山川秀美,气候适宜,是中国远古人类和文明的摇篮。

母亲河九曲如龙,奔流向东。在其最大最急的转弯处,有一个叫“西侯度”的小山村。180万年前,这里的人们制造出中国最早的石器工具,燃起了中国第一堆文明之火。沧海桑田,生生不息。古人类艰难的行踪踏遍了太行和吕梁之间,不灭的篝火闪亮在汾水与桑干两岸。

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创造的灿烂文化,遍布山西南北。涓涓细流,百川归海;星散古国,辐辏升华。塔儿山下,尘封4500年后重见天日的城市、宫殿、文字、铜器、“礼器”、观象台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龙,昭示着我们的祖先跨进文明之门。最早的“中国”人从这里出发,走向未来。

远古圣火

4500万年前的垣曲“曙猿”,可能是世界上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灵长类动物的共同祖先。从距今三四百万年到一万年前,称为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以打制石器为主要工具,从事渔猎和采集,茹毛饮血,薪火相传,群居而生。人类蹒跚的步履,穿越漫漫岁月。积累进步,传承知识,逐渐脱离野蛮,告别蒙昧,走向文明。

山西已发现旧石器时代早、中、晚三期的文化遗存300余处。不但数量居全国之首,而且构成了华北两大旧石器文化传统的主体。探索人类文明的起源,山西占有重要的地位。

华夏直根

距今10000年前后,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人们以磨制石器为生产工具,制造陶器,营建房屋,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发生,人类开始过着定居的氏族公社生活,审美意识更加强烈,加快了走向文明的步伐。

彩绘蟠龙盘

山西已发现距今7000至4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2000余处。从枣园的农耕,到西阴的彩陶,文明的坐标越来越清晰。陶寺遗址的发现,为传说时代的“唐尧”勾勒出较为明晰的轮廓,展现了中国早期国家形态的雏形,表明山西南部确实是华夏民族和中国文明的直根。

作者单位:山西省博物院
责任编辑:陈相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