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读书的人,到底赢在哪里?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19-04-07

关于读书,我想跟大家先分享一组数据。

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

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

犹太人拿走了20%化学奖,25%物理学奖;

27%生理与医学奖,41%经济学奖,12%文学奖;

同时,还拿到了1/3以上普利策奖,1/3以上奥斯卡奖。

一个爱读书的民族,自然是优秀的。

一个爱读书的人,必然也是厉害的。

童年时期,当我们都还在看小人书时,我的发小已经读了不少“厚重”的书,像是巴金《家》《春》《秋》,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还有鲁迅、沈从文的文集等,她读这些作品时,我们才小学三年级。

小伙伴们都觉得名著读起来深奥晦涩,一点也不好玩,也不认为读了那些书有什么好处。直到上了初高中,同学们都为写作发愁时,她总是能轻轻松松写出高分作文,而且还经常被发表在国内一流文学杂志和报刊上,我羡慕的不得了。

于是,我开始找来各种优秀作文、满分作文精选,希望以此能补救写作,可是并没有任何改变。我好奇地问发小:你有什么“秘籍”,作文可以这么厉害?

她就说哪有什么秘籍,如果非得有,就是看那些枯燥的“闲书”。

1

我十分喜欢去一位女性朋友家里小坐,原因并不是和她有多深厚的友谊。而是每次去她家都可以一饱眼福——不仅书房里摆满了各类书籍,就连客厅橱窗都挤得满满的。

从国内外名著,到古今杂谈,从各个朝代的历史阶段到现代宇宙探索科普,从唐诗宋词到泰戈尔的《生如夏花》,从鲁迅,沈从文到米兰德·昆德拉、雨果、莎士比亚....看的眼花缭乱却又好生欢喜。

每次去我都会在书房驻足很久。书,有时候不读,拿起来看一看也是一种享受。

这位朋友也因为读书吸引一群同样爱好的人,创办了读书研习社,每周都会举办一次讲书或交流会,十分热闹。

这些自发加入的都是一些儒雅之士,言谈举止间显露的不仅是他们读书得来的教养,还有读书积累的渊博知识。他们其中有知名的教师,有书法大家,有绘画学者…

读书像是一场社交。因为一个读书人,总可以从书中找到自己的同类。

读《苏菲的世界》,我们跟随少女苏菲一起探索西方哲学史发展历程;

读《穆斯林的葬礼》,在霍达笔下我们一起见证梁家三代人不同的命运变迁;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我们见识作者塞林格天马行空想象力和别具一格的的意识流写法;

俗话说:读好书,交高人。读书改变的不仅仅是内在,还决定着我们可以融入的朋友圈。

2

在今年《中国诗词大会》上,让人有点出乎意料的是一位外卖小哥的表现。他一路过关斩将,击败强劲对手北大硕士获得总冠军。乍一看是个平平无奇的外卖小哥,但当他分享完如何利用碎片时间学习后,你便会觉得“理所当然”。

外卖小哥叫雷海为,他和大多数从业者一样,勤恳打拼工作繁忙。但他无论是在等店家打包那十几分钟,还是回家换电瓶车的空闲都利用起来背诵古诗词。

“古诗肯定要反复记忆,这样才能牢记。你一天不记,可能还会背,但是十天半个月不记,就会忘记了。”

他一有空就去书店,把喜欢的诗词背下来,再回到家默写下来。那一年他才23岁,一个年轻人最容易贪玩的年纪,雷海为基本上是在读诗背诗中度过的。

从一个到书店读诗、抄诗的外卖小哥,到《中国诗词大会》的擂主,雷海为用了十三年时间,将诗词在日常点滴之中细细品味沁入心田、化作春泥,与其融而为一。

这让我想起,有次跟小姐妹们聚会。期间有人提了个问题:超过三个月没读书的人举个手,几个人齐刷刷把手举起来,然后不好意思的互相看了一眼。这时,年纪最小的开口说,我毕业以后就再没读过书了。

这句话似乎引起了共鸣,大家继续说道:

读大学时还去图书馆看看书,现在工作了,根本没精力;

每天要上班,还要约会和见朋友,哪有力气看书啊?

手机上那么多游戏、段子都不够看,哪有时间读书?

以前上学读书没办法,现在终于解放了,干嘛还为难自己?

有人愿意把时间浪费在刷微博玩微信,就有人愿意用这些时间阅读、写作,在年轻时就找到了未来的方向。

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未来某一时刻给你回报。因为没有白读的书,每一本都算数。

3

很多年前,我还是懵懵懂懂的年纪参加过一个饭局。那时我只是一个助理,打打下手,听别人说话。

桌上来了位大人物,我也不清楚他是什么人,但听他说起话来,好像除了七十二变和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之外,什么都会。他还带着一个女人,说话也是一副装腔作势、搔首弄姿。两个人你一言我一句的越说越不着边际。

初入社会的我虽不经世事,但还是感觉到了桌上的人都不太喜欢他俩。大概是因为他身份不一般,又或是都顾着面子,没有人放腔去怼一番。

这时,一个人起身敬那位大人物和女人,说了一句话,那也是饭局上唯一让我记到的话,他说:“嫂夫人端庄静雅,闲花淡淡春。”两人听了,乐得像花儿一样。

后来,我才知道这句诗出自张先的《醉垂鞭·双蝶绣罗裙》。更重要的,这是宋代词人张先填写的一首酒筵赠妓作品。我们常说“没文化真可怕”。可我总觉得,有文化才真的可怕。因为他们在吊打你时,你都感觉不到疼痛,就阵亡了。

如果你现在感到焦虑和迷茫,生活没有给你答案,那就读书吧。

如果你现在内心平和而富足,那也请读书吧,因为你值得更好。

读书也许不会立竿见影的让一个人由穷变富,却可以真实的改变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和生活质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