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事故案例】凝泵汽化跳闸导致机组打闸停机

 古德拉King 2019-04-07

热电圈
一个属于供热发电人自己的圈子!!

一、 事发时工况:

机组在整套启动试运后的冲转升速过程中。B凝泵运行,A凝泵备用,凝汽器补水门、除氧器水位主、辅调节阀、凝泵密封水调节阀均投自动。B凝泵电流167A,凝结水母管压力3.3Mpa,凝结水流量752t/h,凝汽器水位678/640mm,凝结水温度39℃,凝泵密封水压力0.32Mpa。

二、 事件发生、扩大及处理情况:

1月10日机组启动冲车过程中, 22时38分15秒,主值监盘发现凝结水母管压力缓慢下降到2.39Mpa,A凝泵联启,就地检查凝结水系统正常。 22时42分36秒,停A凝泵,B凝泵运行。22时43分,B凝泵跳闸,同时A凝泵联启,凝结水母管压力下降到1.95Mpa,A凝泵联启后,凝结水母管压力回升到2.89Mpa。

22时48分,A凝泵电流降至134A,凝结水母管压力降到到2.4Mpa, B凝泵联启。凝结水母管压力升到3.19Mpa, A凝泵电流167.7A,B凝泵电流83.2A,值长令停B凝泵。22时51分,凝结水母管压力下降到1.69Mpa,凝结水母管压力低(保护定值2.0Mpa)保护动作A凝泵跳闸,同时B凝泵再次联启B凝泵不成功,A、B凝泵同时跳闸。

22时50分,主值令副值班员开启凝输泵供凝泵密封水手动门,凝结水自密封水调节门自动切除,凝泵密封水压力0.23Mpa,隔离A凝泵,再次启动B凝泵,凝结水母管压力升到2.4Mpa,B凝泵运行正常。22时52分,凝结水母管压力下降到1.05Mpa,密封水压力降到0 Mpa, B凝泵电流42.45A ,随之B凝泵跳闸,机组被迫打闸停机。

三、 事件原因分析:

1、 直接原因

因A,B凝泵频繁出现不打水,导致凝结水出口母管压力低保护动作,A,B凝泵跳闸,造成被迫汽机打闸停机。

2、 根本原因

a) 由于泵不打水过程中入口管及泵产生异常振动的现象,并结合对凝泵入口滤网及密封水检查亦未发现异常,以及机组启动后,两台泵运行情况均较正常的现象,专业人员分析为当机组处于启动状态时,向凝汽器排放的热疏水及热蒸汽量很大,造成凝结水温度偏高,最后导致凝泵汽化。

b) 在热态启动方式下,由于运行人员操作盲目,凝汽器水位较低,使得凝结水泵入口汽化,导致凝泵不打水。对出现的异常情况又判断不清,处理不当,造成6kV重要设备频繁启停,最后被迫停机。

c) 自动、保护解除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运行人员对公司及发电运行部下达的措施制度执行较差,规范操作方面亟待进一步加强。

四、 暴露问题:

1、 集控运行值班员对变工况下系统运行特性缺乏了解,凝汽器水位运行维持较低,该水位下虽能满足机组正常运行需要,但无法满足机组极热态启动时系统稳定运行要求。

2、 当值运行人员技术水平有待提高,操作中存在盲目性,发生事故时,对故事故因分析不清,致使事故扩大。

3、 运行人员对6kV重要设备启停操作的相关规定不清楚,未严格执行运行规程及发电运行部的规定,此次设备未造成损坏实属万幸。

4、 极热态启动的技术措施不完善,没有对凝结水异常情况处理做特殊说明。

5、 风险预控措施不到位,没有做好启动过程中凝结水异常情况的事故预想。

五、 防范措施:

1、 加强岗位责任制的学习,使运行人员明白自己的职责,值班员之间加强沟通配合,提高运行人员的责任心。

2、 加强对公司及发电运行部下达的措施制度执行情况检查监督,坚决贯彻“依靠自动、相信保护”原则,决不允许对发电部及公司下达的措施制度的执行打折扣。

3、 加强值班员培训,提高运行人员技术水平,避免盲目操作,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4、 生技部要完善热态启动的技术措施,重点完善凝结水异常情况处理。

5、 生技部修改凝汽器运行维护及髙限保护定值(现已修改完毕,正常维护值由原670mm---850mm修改为850mm—950mm,高水位保护切除低旁定值由原1025mm修改为1300mm),避免机组启动过程中,由于凝结水泵汽化导致凝泵不打水现象发生。

6、 发电部再次强调6kV电机启,停操作的规定,副值及以上人员要加强对运行规程的学习。

7、 严格执行运行规程规定,严禁违规操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