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传统武术的三大神奇, 金钟罩铁布衫, 飞檐走壁, 沾衣十八跌!

 旷世奇药 2019-04-07

我国传统武术的源流,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之时越国少女教越国军队击剑的故事,后来金老先生把这个传说写进了他的书里。在春秋战国时期,也有许多名将组建了武艺高强的士兵组成的军队,比如秦有锐士,魏有武卒,在战场上都表现了极高的战斗力。此后史书所载的精通武术之人源源不绝。比如汉朝的游侠,三国的五虎将五子将等等。南朝的宋武帝刘裕,个人武艺也很好,曾经以一人之力驱退数千贼兵。想想那个画面都让人热血澎湃,几千人丧胆逃命,只是畏惧一个人的武勇。

南北朝时期,除了刘裕,北方也有一些武艺高强之人。最著名的当属兰陵王高长恭,冲锋陷阵,勇不可挡,但是俊容太美,无法让敌人畏惧,故而先以面具蒙面然后冲阵。隋朝最著名的悍将史万岁,更是创造了战场斗将的传奇。然后到了唐朝,少林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更是千古流传。自此开始,少林武僧的练武传统,流传千年。至于武术功法,三国时期名医华佗所传下的五禽戏,被许多人认为是现存最早的武术套路了。

随着时间的发展,唐朝以后各种武术套路拳法也越来越丰富。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武术就很好。他所传的太祖长拳,一直流传到了今天。在当年,他号称是一根杆棒打下了四百座军州,建立了大宋朝。宋朝以后的武术可以说是百花齐放,流派纷呈。宋朝设立禁军于都城汴梁,军中有枪棒教头,教练士兵武艺。《水浒传》中著名的林冲王进,都是禁军教头。此时各种枪法刀法拳法棍法,层出不穷。传统小说中所述宋朝武艺,著名的还有杨家枪法,岳家枪法等等。

宋朝之后,元明时期,我国武术的另一座高峰,武当派武术方才开始流传。自此,硬功硬劲看少林,内功柔劲看武当。少林棍,武当剑,并驾齐驱,写下了数百年的武林传奇。而其余峨眉,青城等门派,也发展流传下来了不俗的武术功法。伴随着武术门派,武术功法的发展,在民间也形成了武术文化和武侠文化。

而在广大民间武术爱好者的心目中,一些武术功法,更是有着神秘的光环和狂热的口碑。好像练好了这几种武功的人,都是绝顶高手。这当中,最为武术粉丝津津乐道的功法,第一是金钟罩铁布衫,第二是飞檐走壁,第三是沾衣十八跌。事实上,这几种武术功法真实存在的,但是功效并没有那么神奇。下面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几种武术。

所谓金钟罩铁布衫,是属于一种硬气功。用现代观点看,这种功法练好之后,可以提高人体的抗击打能力。也就是皮实耐造,就好像传奇游戏中的战士一般。在武术狂热粉的心中,练好金钟罩铁布衫,就等于刀枪不入,别人打我免疫,我打别人一下是一下!是不是这样呢?从科学的角度来说,金钟罩铁布衫练好之后,提高的抗击打能力是有限的。否则,如果真那么厉害,刀枪不入,肉人练成了铁人,子弹也打不进,那不是天下无敌了?

其次说飞檐走壁,也就是轻功。小说里所说的飞檐走壁,高来高去,来无影去无踪,拉风得很。是不是这样呢?实际上,古代的建筑,楼房很少,大部分是平房。南方的传统房屋出檐小,屋顶坡度小,瓦片小,北方的房屋出檐大,屋顶坡度大,瓦片也大。练习飞檐走壁的人,在经过练习之后,是可以达到在平地经过助跑上高三四米的墙头,然后上屋顶,在有坡度的屋顶上来去自如的程度的。而这也就是我们通俗所知的轻功了。用现代观点看,你完全可以把飞檐走壁看做跑酷。学会了飞檐走壁,在平房上蹿是绝对没问题,但是从高楼上用轻功朝下蹦,那是绝对会出问题的。所以说,飞檐走壁,也没什么神秘的。至于武侠小说中所说的踏雪无痕,踏沙无痕的那些轻功境界,那是纯粹的戏剧情节,违反科学原理的。

最后说沾衣十八跌。在武侠小说中,凡是会沾衣十八跌的,都是隐藏的boss级别高手,而且是属于正义一方阵营的。小说中往往有这种情节,那就是一个穿着非常平凡的老农出场,敌方一群人上去群殴,却打不到老汉一根衣带,反而趴下一片哀嚎。只要沾到一点衣服,打人者自身劲力就会被带歪,然后狼狈的跌出去。这就是武侠小说中描写的沾衣十八跌的含义。但是真实的沾衣十八跌有这么神奇吗?一点也不。真实的沾衣十八跌,施展开来,也需要出拳蓄劲发力,在近距离内闪跳腾挪,抽隙发力,让对手跌倒。可以说,高手确实可以做到让对方跌倒,但是也是用胳膊和腿来发力完成攻击的。所以从科学的角度来理解,沾衣十八跌的含义,并非是沾到衣服就跌出去,而是这是一种在近距离(沾衣的范围内)完成攻击的武术功法。

所以当揭开这几种武术的神秘面纱,还其本来面目,我们发现,这几种武术其实远远没有那么神奇的威力。这几种武术,其实跟其他的武术,只是有套路练法之分,其威力与其他武术功法相比,并无特别出挑之处。而这几种功法之所以能够带上神秘色彩,无非是几个原因,一为练者稀少,自然知道底细的人不多,二是小说家推波助澜着力渲染。故而有此现象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