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维精进】Vol.147 根扎现实

 jay675 2019-04-07

思维精进147 来自艺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08:52

我们下面做一个关于精读《原则》这本书的分享。这部分的精讲不属于进化营的课程之内,只是我个人在重读这本书。我精读一本书的时候有个习惯,就是看一部分内容,然后再用文字把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写出来,并且对此进行更深入的反思和思考。

这次我不把这个过程放在自己的文档里了,在进化营里分享。由于这部分只是我个人的想法,不归于进化营课程内,所以我也会把文字整理出来,录成音频发到思维精进节目里。

各位在这里听我说的好处在于:我每一段文字都是在边思考边写的,这比直接通读全文更有益处。一个是你可以在我说的时候自己也做反思,另一个是你可以提出你的想法,这样我们就会有更多的碰撞,创造出更多的新知。

另外,很多同学也在问我,怎么样更好的吸收一本书。方法我已经演示给你了——就像我这样,不只是一字一句的精读,还要再精读后把书放到一边,通过记忆去复述和提出自己的见解。

对于《原则》这本书,我在这里不讲第一部分,我们先来说第二部分——比较干的干货部分。

书里提出了一个很核心的观念,叫做“拥抱现实,面对现实”。这句话听起来虚无缥缈的,但实际上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于是书中把它拆解成无数的点,分别去说。   

如果我们先从整体上去理解,那就要知道这几个字分别代表什么意义。比如先去合并同类项,书中所说的现实,到底是什么?   

我想提到现实这个词,很多人脑海里会出现一些词汇和画面,例如这个女人(男人)真现实、你真势利眼、你也太现实了。   

如果你第一反应是这样,那么你需要清洗一下你的脑袋了。因为里面装满了肤浅信息和错误概念。同样的一个词汇,因为人们对它不同的理解,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为。不同的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命运和未来,这就是人生。      

现实是什么?是无法违背的自然规律,是真实世界的原貌,是你无法对抗的强大力量。你可以用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去理解。也就是说,老天爷是不偏不倚的,他按照一种亘古不变的规律运转,不理会任何其他的意念。      

知道了现实的意义,我们要回头去看书中给我们的两个动词——“拥抱、面对”。      

为什么要拥抱?因为你对抗不了。为什么要面对?还是因为你对抗不了。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也叫真知必能行。你还可以这么理解,他想表达的一种至高境界,叫做你的一举一动都暗合天理。   

换句话说,你所有的思想、行为,都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你看,高级智慧在某种意义上是相通的,只不过说法不同,偏重点不同而已。      

就连我们厚黑学中所讲的“顺势而为”和不要有”对抗思维“都是一个道理。 

因此,书中所说的拥抱和面对,基本有如下过程:      

观察——认知——接纳——顺而为之。   

好了,我们花了这么长的篇幅,把作者所讲的第一个原则,浓缩成了一个概念:观察与归纳不可对抗的真实世界,理解和认知真实世界的规律,扎根于真实行事。      

下面我们来说书中的内容,在我说的过程中,或许会迸发出更多的新知。那时候我们就可以继续修补和改正我们的这个概念,这是一个思考和进步的过程。      

作者开头给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做一个超级现实的人。到现在为止,我们应该不会有人对现实这个词升起异样的情绪了吧?毕竟我们刚才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帮大家把那个你已经习惯很久的错误概念给清洗掉。      

这里要提到一本,叫《乌合之众》。这本书挺有名的,各位应该也都看过。根据这本书中心理学的实验,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地逻辑推理——既然大众是无逻辑、无思考、无判断的,那么易于在大众中传播的概念,基本也都是无逻辑、无思考、无判断的,没毛病吧?      

好了,关于这一点说清楚后,我们来说一下什么叫极度现实的人。   

举一个例子:我在思维精进有一期节目,叫做《药神的经济学逻辑》,在里面我用经济学原理进行了一个基本的推理,内容我不赘述了,大家可以自己去听。然后就有一个听众在下面质疑:“研究新药难道不是为了拯救众生吗?不能惠及众生,那不就违背了初心吗?难道研发者只为了利益吗?研究需要时间,那也应该知道成本回收也是需要时间的,这不是研发者应该有的心理准备吗?”      

在这段质疑中,我只看到了五个字——善良和愚蠢。  

为什么?因为他忽略了真实世界的逻辑,空有理想主义。书中的原话是:“没有深深扎根于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会制造问题,而不是推动进步。”     

真实世界的规律往往会违背大部分人的认知,而没有扎根于真实世界思考的人,都可以称之为——空想家。      

我们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乡村的小伙子,学习成绩很好,考到了北大。等他毕业后,面临找工作的问题。对于他来说,找工作不算个难事,但是家中一辈子未出过村落的亲人们却一致的喊:“你要回来当村官。”谁对谁错?

我们没法说谁对谁错,但是我们可以说,一定有一方离现实更远。   

你看,还有人没理解什么是现实…    

亲人现实吗?这些人离真实世界太远了,在他们的认知范围中,村官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职业。直到今天我们还会看到,有人靠新科技一夜暴富,却被家人骂:“没出息,怎么不去考公务员?那可是铁饭碗。”

各位的发言中暴露出,有一半的人还把现实当做世俗意义去理解。我说的现实,是真实世界的规律和逻辑。判断一个人现实还是不显示,是去判断这个人离规律近不近。   

例子举完了,根据例子暴露的问题也解决了。我们来看书中给的一个公式——现实+梦想+决心=成功。   

我个人想把这个公式翻新一下,改为——对真实世界的规律理解的深刻程度与灵活运用的程度+愿景与使命(nlp中的价值观)+内外动机=成功。

对于我改正的这个公式,可以总结为一个概念:对真实世界规律不断认知,形成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型,以多元思维模型去解决问题。且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拥有足够的动机,由此获得成功。      

在这个公式中,三个变量缺一不可。如果缺了对真实世界的理解,你就缺少了正确的行动依据,很容易陷入低水平的重复。如果缺了明确的价值观,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么久很容易陷入迷茫,成为无头苍蝇,无法专注而深入的做一件事情。如果缺了动机,那么就会三分钟热度,什么事都做不成。      

三者组合,就等于你在想要达成任何目标时,都能够不停止的去做、有目的的去做、有策略的去做。如此,获得世俗上的成功,并不是什么难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