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斌创作研讨会4月6日在复旦大学召开。这次研讨会由著名学者陈思和先生提议,由复旦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主办。会议由该中心副主任栾梅健、复旦大学教授张新颖、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宋炳辉主持。来自复旦大学、上海社科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澳门大学等单位的22名评论家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现场。 陈思和先生在开幕式致辞和主题发言中说,和其他几位他重点关注的西北作家不同,郭文斌比较入世,对世界充满温暖,充满建设性,为国家着想,是今天最需要的。他的文字谦虚,却充满自信;他的思想具有大视野,却从个人完善入手。陈思和先生特别谈到《农历》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性,也为郭文斌下一步创作提出殷切希望。 ▲郭文斌作品。 江苏作协副主席汪政说,郭文斌是一位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所写文字的作家。他从文学走到文化现场,走向公益现场,走进实践,变所写为所为。他心安理得地写自己的东西,说自己的东西,践行自己的东西。他在文学大门自由出入,对文学创新做出了贡献。他回归文学初心,打通文学内外,大大拓展了文学疆域。 ▲郭文斌在研讨会现场发言。 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王光东说,在郭文斌的作品中,他特别喜欢《农历》。读《农历》,是一种生命的再发现。那里面,有童年的自己,也有供人们当下体会的幸福。这是他久久期待的一部作品,对安妥中国人的心灵具有重要价值,是对中华文化根脉的积极延续。 ▲郭文斌作品。 著名青年评论家刘艳以难度写作审视郭文斌的创作,她说,一直以来,现实性、理想性和审美性的统一,是创作中的一个难题,但郭文斌的作品,实现了这种统一。 徐大隆、郜元宝、张学昕、杨剑龙、王宏图、姚晓雷、金理、杨扬、李国平、朱寿桐、刘志荣、黄平、陈国和等专家先后从不同方面作了评论。 4月4日,郭文斌还为创意写作专业的研究生做了题为《文学的祝福性》演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