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文默写 1. ,同是宦游人。 2. ,胡不归? 3.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 4.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摒弃了赠别诗中常见的感伤,写得乐观开朗,其中劝慰友人,最能表现诗人宽阔胸怀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悠悠我心 6. 欲济无舟楫, 7. 《与朱元思书》一文以'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江水的澄澈,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8. 从穿着的角度写桃花源美异的句子: , 9. 《小石潭记》中描写潭周围树木的语句是 , , 。 10. 《小石潭记》中写出潭中石头形态各异的语句是 , , , 。 11. 一日不见, 12. 《石潭记》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 , , 的气氛,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13. 写出桃花源人对渔人热情的句子: , , , , , 14. ,风烟望五津 15. 与君离别意, 。 16. ,子宁不嗣音? 17. 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18. 《小石潭记》中写潭中小鱼与游者逗乐,调皮活泼的句子是 , , 。 19. ,悠悠我思 20.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________________。 21. 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22. ,在城阙兮 23. 《小石潭记》中写出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语句是 , 。 24. 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 , 25.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 26. 坐观垂钓者, 。 27.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笔力千钧,描绘洞庭湖壮观景象的句子是: , 。 28. 城阙辅三秦,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29. 《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是 , 。 30. ,胡为乎泥中! 31. ,胡为乎中露? 32.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诗中' , '两句,成为远 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 3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 34.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 。 35. ,左右流之 36. 描写桃花林奇异景象的句子: , , , , 37. ,白露未晞。 38. 参差荇菜,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39. ,道阻且跻 40. 蒹霞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 41.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 42. 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 , , , , 43. 参差荇菜,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44. 求之不得, 。悠哉悠哉, 。 45.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 46. 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 , 47. ,君子好逑。 48. ,在河之洲 49. 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异的句子: , , 。 , 50. ,宛在水中央 51. 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52. 《蒹葭》中展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起笔就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的诗句是 , 。 53.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 。 54. 参差荇菜,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55. 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56. 蒹葭苍苍, 。 57. 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 , , 58. 蒹葭采采, 。 59.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 。 60. 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 , , , 61. 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62.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 】 63.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 】 64.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 65.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_____________】 66.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_____________】 67.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 】 68. 树梢树枝树根根,【________】 69. 【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二、课外名句默写 1. 【 】,如履薄冰 2. 【 】,不知其可 3. 朱门酒肉臭,【 】 4. 【 】,只见一斑 5. 独学而无友,【 】 6. 【 】,不舍昼夜。 7. 有所不为,【 】 8. 【 】,三日不绝。 9. 【 】,疏而不漏 10. 前车覆,【 】 11.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 12. 为山九仞,【 】 13. 【 】,十日寒之 14. 百战百胜,【 】;不战而屈人之兵,【 】。 15. 无边落木萧萧下,【 】 16. 穷则变,变则通,【 】 17. 仁者见仁,【 】 18. 【 】,智者见于未萌。 19. 舟覆,乃见善游,【 】 20. 【 】,糟糠之妻不下堂。 21. 耳闻不如目见,【 】 22. 玉不琢不成器,【 】 23. 读书破万卷,【 】 24. 【 】,先得月 25. 【 】,莫非王土;【 】,莫非王臣。 26. 【 】,其次有立功, 【 】; 【 】,此之谓不朽。 27. 【 】,可以攻玉 28. 【 】,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三、课外古诗默写 1. 【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 》 2.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 》。出自《 》 3. 【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 》 4.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 》 5. 【 】,【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出自《 》 6.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 》。出自《 》 7. 【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 》 8. 【 】,【 】。暖 风 熏 得 游 人 醉 , 直 把 杭 州 作 汴 州 。出自《 》 参考答案 一、课文默写 1.(与君离别意) 2.(式微,式微) 3.(子宁不来?)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青青子衿) 6.(端居耻圣明) 7.(潭中鱼可百许头,皆空游无所依) 8.(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9.(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0.(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11.(如三月兮) 12.(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3.(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②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4.(城阙辅三秦) 15.(同是宦游人) 16.(纵我不往) 17.(皆若空游无所依) 18.(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逗乐) 19.(青青子佩) 20.(水尤清冽) 21.(无为在歧路) 22.(挑兮达兮) 2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4.(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5.(子宁不嗣音?) 26.(徒有羡鱼情) 2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28.(风烟望五津。) 29.(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0.(微君之躬) 31.(微君之故) 3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3.(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4.(在水之涘) 35.(参差荇菜) 36.(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7.(蒹葭萋萋) 38.(左右流之) 39.(溯洄从之) 40.(在水一方) 41.(寤寐求之) 42.(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3.(左右采之) 44.(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45.(琴瑟友之) 4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7.(窈窕淑女) 48.(关关雎鸠) 49.(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0.(溯游从之) 51.(道阻且跻) 5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53.(在水之湄) 54.(左右芼之) 55.(道阻且长) 56.(白露为霜) 57.(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8.(白露未已) 59.(钟鼓乐之) 60.(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61.(道阻且右) 62.(革命万里起浪潮!) 63.(延河滚滚喊'前进'!) 64.(长江大河起浪花) 65.(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66.(红旗飘飘把手招) 67.(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68.(亲山亲水有亲人) 69.(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二、课外名句默写 1.(战战兢兢,如临深渊) 2.(人而无信) 3.(路有冻死骨) 4.(管中窥豹) 5.(则孤陋而寡闻) 6.(逝者如斯夫) 7.(而后可以有为) 8.(余音绕梁欐) 9.(天网恢恢) 10.(后车戒) 11.(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2.(功亏一篑) 13.(一日暴之) 14.(非善之善者也;善之善者也) 15.(不尽长江滚滚来) 16.(通则久) 17.(智者见智) 18.(愚者暗于成事) 19.(马奔,乃见良御) 20.(贫贱之知不可忘) 21.(目见不如足践) 22.(人不学不成行(xíng)) 23.(下笔如有神) 24.(近水楼台) 25.(溥天之下;率土之滨) 26.(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 27.(他山之石) 28.(能行之者未必能言) 三、课外古诗默写 1.(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游园不值》南宋叶绍翁) 2.(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观书有感》宋朱熹) 4.(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5.(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宋杨万里) 7.(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春日》宋朱熹) 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题临安邸》南宋林升) |
|
来自: 昵称3293762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