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莆田记忆l一条文风浩荡的古巷,见证古代科举奇观

 刘沟村图书馆 2019-04-07

莆田东里巷,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办事处英龙社区,两侧多为黄氏民居,且向东延伸,取名东黄,后改称东里。东里巷是一条文风浩荡的古巷,至今仍然保存着黄滔祠、冬卿旧第、风水墙、古井、土地公庙、明清朝古民居等历史古建筑,蕴含着厚重的历史底蕴。

据传,从东里巷走出二个状元、七十二个进士和三百多个举人,见证了莆田在中国古代的科举奇观,也为莆田赢得了“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赞誉。

东里巷内最出名的是黄滔祠,是莆田东里黄氏分派始祖黄滔的祠堂,也是莆田市现存年代最久远、面积最大、结构最完整、保存完好的古代礼堂建筑之一。

元朝大德八年(1304年),族人为了纪念东里黄氏始祖黄滔,创建了祠堂的正厅“思敬堂”。黄滔祠原大门匾额黄氏大宗祠,系苏州江南四才子之一文征明所书,正厅匾额“文章初祖”为明成化年间兴化府太守岳正所书。

明朝天顺年间(1457--1464年),族人又在原祠的基础上增加了下厅“敦叙堂”、大门马台和东直房。大门对联“雄藩息烽火,名士集南州,规正论功闽海一时称乐士;延福世书香,甲族开东里,文章初祖莆阳千载仰高贤”,为今人林祖韩先生所撰。

明工部侍郎黄廷用故居“冬卿旧第”也在东里巷内,用材特大、建造特殊,为省内罕见的明代木结构建筑实物。黄廷用(1499-1556年),字汝中,号少村,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登进士第,初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不久又迁为司经局洗马,后升为工部右侍郎。

府第于嘉靖四十年(1561年)建成,为二进合院式建筑,坐北向南,通面宽10米,通进深43米,占地面积近800平方米,地面铺设“京砖”。匾题“冬卿旧第”。现存正厅一座,第二进阁楼一座,古香古色,仍可见当年恢弘的气势。

东里巷古民居成群,书香门第辈出,阁楼雕栏历史悠远,随处可以邂逅老城一段段的旧时光,触碰到岁月沉淀下来宁静。浮动的阳光把暖意折射进每一寸空间,在斑驳的光影里,走进如诗如画的梦里。

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