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鱼爸 图片来源《俄勒冈的旅行》 写在前面: 最近,很多爸妈在忙着孩子小学入学报名。 在这个幼升小的关键期,做父母的又成为最敏感的一群人。 鱼爸也一样,最近也非常关心这个问题,因为小小鱼也要上小学啦。 我会陆续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感受。 因为需要做的准备很多,问题也很多,一篇文章无法讲清。 所以会分开写。 如果鱼粉们有幼升小方面的疑惑,可以留言讨论。 最近有很多妈妈问我:“孩子马上要读小学了,在学习上我们能做点什么?” “要不要给孩子报一个幼小衔接班?” “需要给孩子认识多少字?数学只会10以内的加减法行不行?” “小学的面试需要注意什么?” …… 我一直觉得孩子幼年时期,知识的获得不是目的,而学习的态度和好的学习习惯才是根本。 而如何让孩子拥有好的学习态度和好习惯? 肯定离不开父母的引导。 因为孩子怎么理解学习这件事,该怎么去做,从幼儿时就开始形成观念。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 因为最初的时候,父母怎么教,孩子就怎么做。 一旦让孩子早点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内在的动力,再加上好的习惯和好的学习方法。 那将来孩子的学习会越来越轻松,父母自己也会越轻松,甚至不需要父母去管了。 相比于将来唉声叹气想吃后悔药,为何不早花点时间来好好栽培孩子呢! 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打骂是管教孩子最差的方法,那什么办法能帮我们管好孩子呢? 我觉得就要靠规矩。 因为规矩不会伤人,它可以具有人情味,又可以兼顾科学性,而且在双方约定的情形下,还具有平等性,具有一定的契约精神。 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帮忙管住父母那随时失控的情绪。 所以,孩子们往往愿意遵守合理的规矩,而对父母的打骂方式却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意识。 所以,在小小鱼上小学前,我给他在学习上立了三个规矩,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规矩:独立学习,自我管理。 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每周末都会有一些作业。 比如一首古诗词的学习,在学校学到的歌曲、手工等,在周末的时候由爸妈陪孩子一起做。 从那时开始,我们就开始培养他独立学习的意识。 说到独立学习,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有点难。 但我们常跟孩子说“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那就在学习上也可以保持一致。 比如孩子不识字,那我们可以教他。 孩子喜欢写写画画,那就鼓励他自己写写画画。 我们可以在旁边陪伴他们,积极地互动。 但是不要试着去取代孩子。 有很多爸妈为了节省时间,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或者自己帮孩子写。 就会错过孩子独立思考的过程,也会让孩子养成依赖的习惯。 一旦变成了这种情况,那就会愈演愈劣。 只要一遇到难题就会眼巴巴地等着父母告诉答案。 所以现在除了读题时遇到一些比较难的字。 小小鱼都是自己一个人独立完成,最后给我们检查一遍。 遇到错误的地方,我会告诉他有错误呢,你先去自查,而不会马上给他指出错误的地方。 在幼儿园孩子和小学生的身份切换过程中。 父母应该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 孩子肯定需要继续陪伴,但是我们要有意识的让孩子去独立学习,自我管理。 因为到了小学,整个环境会跟幼儿园截然不同。 班级的人数增加一倍不止,但是管事的老师却减少了。 没有老师会有以前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关注某一个孩子。 孩子们需要有独立的意识,才能更好地应对这种变化。 在家庭学习时间的安排上,可以跟孩子商量,做好计划,然后按照计划执行。 本来好好的执行着,但是有一天,到了该学习的时候,孩子也会说先玩会再学。 这时该怎么办呢? 那就要树立一个新的规矩。 立下第二个规矩:先学习再玩。 这个规矩我觉得很重要,因为它能帮孩子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一旦准备树立这个规矩时,就需要全家人都执行,做到以身作则。 比如爸爸回家不要拿着手机看电视或者玩游戏,妈妈不要回家啥也不做,就去追剧。 因为孩子会觉得“爸爸妈妈也一直在玩啊!没做什么。” 虽然你跟孩子解释说“爸爸跟妈妈在公司工作,回家要休息。” 那孩子会回答:“我也去上学了,为什么回家还要写作业,为什么还要学习?” 哪怕你想方设法让孩子去做作业看书,他们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 这样的情形对于自己亲自养育的家庭来说,会好一些。 因为不可能回家就追剧玩游戏。 一家人的晚饭总需要有人张罗。 我就曾跟小小鱼讨论过这个问题。 周末的时候,他说要看动画片之后再去练习钢琴。 我说先把学习的任务完成,然后再看动画片。 他说为什么? 我说,假如爸爸今天先看电视,然后再去厨房做饭,可以吗? 可以啊!他肯定地说。 “但是你想下,爸爸把做饭的时间推迟,那我们的吃饭时间就会受影响,我们的身体也会受影响,我作为一个爸爸,这样的事我肯定不能让他发生。你想想看,假如你将来做了爸爸,会不会先给你的宝宝做好饭呢?” 所以他会理解我的这个规矩:先把事做好,然后再娱乐。 慢慢的,在我们的熏陶下,他也明白了这个道理,并且一直遵循这个规矩,同意先学习再玩。 我们跟孩子说自己工作多忙多忙没有效果,那就让孩子看到我们在家庭中的分工,以及自己是如何安排这些时间的。 有了父母的示范,孩子自己会去感受、思考。 而孩子们在学习的时候,很多父母说很头疼。 因为一下子就分神去玩其他的东西,有时是拿着自己的玩具,有时一块橡皮也要玩很久。 怎么办? 我的办法是,“你现在就放下手里的笔,先不要学,不要坐在那,你难受,我看着也难受。” 干脆过来谈谈,别急着完成作业,先弄清楚到底是什么情况。 是题目太难了吗? 还是自己不想学,想玩一会? 弄清了这些问题后,还要记得给孩子立下第三个学习规矩:认真学,好好玩。 相比于学习成绩而言,父母要从小就帮孩子养成认真的学习态度。 这样的态度会受益一生。 在家庭中,父母让孩子养成认真学习的态度,他们去了学校也会保持这样的态度。 在课堂上会遵守课堂纪律。 当然,我们要顾及孩子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时间有限。 建议每次的作业时间或者家庭学习时间,一般控制在30分钟以内,最多不要超过一个小时。 这样能让孩子保持一个高效率的学习习惯。 学完后怎么办? 那就玩,好好玩。 请不要拿新的任务来压孩子,这样会让孩子很反感。 有时小小鱼完成了一个学习任务,我觉得他的状态很不错,就会偶尔提出再继续学一样。 比如他背诵了古诗词,我说不错啊,要不再读一篇诗经? 他就会很反感,因为我们之前只计划背诵古诗词的。 那是我们大人太贪心,不能怪孩子,而是我们自己要反省。 因为信守承诺才能取得孩子的持续信任。 而且好好玩也是一门重要的课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