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想”与“精神”的基区别 资料 论述 文章 解读

 明静达慧 2019-04-08
韩军 清华大学附中
  多少年来,关于语文教育的争论此起彼伏。五十年代有文学和汉语之争,六十年代有工具性和思想性之争,进入九十年代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之争。综观这些讨论,给人的大体印象是,无非分成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侧重思想教育,一种观点是侧重基础工具。语文教育界,一会工具性热闹非凡,一会思想性又口号震天。九十年代,我发表了一篇《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的文章。许多人,读了拙作后,无例外地把我归到了侧重思想教育的群体中。其实这是一个大误解。我既不是思想教育派,也不是基础工具派,更不是骑墙派。在基本意向上,我以上两派均持疑义。如果有人非要让我说我是什么派的话,那么,我只好说我是第三派--注重精神培植派。有人马上会说,什么注重精神培植?不还是思想教育派吗?不,'思想教育'和'精神培植'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许多人之所以对我所说的'张扬人文精神'误解,就是从本质上混淆了这两个概念的基本区别。无论主张侧重思想教育的人,还是侧重于基础工具的人,基本上没有根本弄清乃至混淆了这基本概念。----这也是我们对作为母语的语文教育性质认识不清,并在实践上摇摆不定的一个原因。'思想'与'精神',这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
  尤其'思想'一词,在我们的'公共话语'系统中已经变异。什么是'思想'?它多是指理念的,逻辑的,他人性的,群性的,意识形态化的。而'精神',则是属于自我生命的,是个性化的,是自我融洽的,感性与理性交融的,是人之为人的本质。人有了精神才可以称作人,精神是人之本质的规定性,人脱离'精神',就是非人。'思想'则并非人本质的规定性,它只是人本质的充分性,人没有一
定'思想'仍不妨碍人成为人。'思想'是'精神'的高级阶段,而'精神'则是'思想'的生命基础。'精神'比'思想'广泛得多、宏博得多、活跃得多。人的成长当然不能肤浅、机械地理解为是肉体的成长,或知识、技能的成长,但也决不能狭隘地、教条地、简单地理解为是'思想'的成长。人之本质意义上的成长、发育,就是'精神'的成长、发育。有了一定语言基础的孩童少有深刻理念状态的'思想',但却有高度活跃着、奔涌着、烂漫的'精神',这是因为他掌握了语言(尽管很简单),是语言支撑着他的'精神也就是说,人的接受语言和人的精神的生长、成长,几乎是同步的。人的成长,根本意义上就是主体精神的成长。这也就是,我坚决不同意把语文教育的本质,定性为是'语言能力'加'思想教育',或'语言能力'加所谓'人文精神'(那种基本等同于思想教育的'人文精神')教育的原因。因为这种所谓的'加',其实就是隔绝着的两种东西的'捏合'。这种捏合,二者即使再融洽、再协调、再'春风化雨',再'润物细无声'也仍然是两张皮。也就是说,这种认识,从起点上就是错误的。我所说的'人文精神'与'语言文字',根本不是两类东西,完全是一种东西,明确说,语言即人,即精神,是一体二名,因而绝不是'加'。
  百年来,我们中国的语文教育中,基本上只有随着时事和时势,不断变换花样的所谓'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却基本没有围绕着语言学习者主体生命和个性自我的'精神'培育。我们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或曲解的伪圣化的'人文精神'教育),基本是一种由外向内的、对语言学习者个人生命精神的强制干预,使人的精神嵌入一个既定的、专断的'公共语言'、'群性意识'、'话语模式'。而我所主张的'精神'培植呢,则是一种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尊重人的生命个性,注重内在自我的顺应性、自主性的主体的养育。
  还有,人们一般所理解的语文教育中的'思想'(或曲解的'人文精神'),就大体是指所谓语言作为工具性载体所负载的课文内容。语文教育中'思想教育'(或曲解的'人文精神'教育),就是单纯指学习语言所负载的课文的内容。
  '精神'比'思想',范畴更广泛,更具包容性;内涵更深刻,更具根本性;'精神培植'比'思想教育'更具亲和性、'思想教育'当然属'精神经验'教育范畴。但'思想教育',总体倾向上较狭隘、功利色彩较浓,且往往带有悖逆主体精神、悖逆个性自我的强制性。而且我们几十年来语文教育的'思想教育'总是一种跟鲜活、生动的语言相剥离的生硬抽象,是一种强硬灌输。我们的语文教材几十年来受动荡的社会时事、社会时势所左右,选文上非常严重地脱离十几岁孩子的精神经验、心灵体悟。所以'思想教育'总是带有强迫性、灌输性。'精神'呢,是指语言学习者的生命主体,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而所谓语言学习(特指母语),根本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那种由外向内强制性的'学习',语言学习实际是一种由内向外的(精神)培植和生长(乔姆斯基所说)。语言学习本身,就是主体精神培育,就是构筑语言学习者的精神主体、精神经验本身。二者水乳交融,不可二分。一句话,语言学习和主体精神经验培植是一体二名。
  这里澄清一个误解,我所说的人性从语言始、个性从语言始、语文教育是主体精神经验教育,不是伦理意义、道德意义的,决不是说学了语言之后,可以成为道德上的好人、完美的人。我所说的是精神培植,是哲学意义上的,是一种内在精神与心理的完善与生成。这与道德意义上的好坏无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