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纵观史实 在古代的各个时期,文学的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诗经、元曲、唐诗和宋词等形式的文化开始出现,又经过古代科举考试的不断催生,诗词文化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并成为当时社会中的一种潮流。其实在古代人看来,那时候写诗歌就和我们现在写文章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为了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或者表现当时的社会现状,正是因为大量的诗歌文化流传下来,让我们对各个时期的社会有了深入的了解。 在我国历史上,前后出现过很多诗词大家,我们最熟悉的应该就是“诗圣杜甫”和“诗仙李白”,他们的诗作达到老人,小到刚上幼儿园的孩子都耳熟能详,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人,虽然没有李白杜甫那样出名,一生也只写了两首作品,但是他的诗作你一定听过,他就是被称为“史上最懒诗人”的张若虚。 唐朝是历史上诗歌最兴盛的时代,所以历史上很多有名的诗人也大都生活在唐朝,张若虚也不例外,但是因为当时有名气的人太多,年轻时候的张若虚并没有被人们所发掘,而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诗人。直到嘉靖年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的诗作《代答闺梦还》因为意境唯美被李攀龙所发现,并收录在了《古今诗删》当中,正是因为这个不经意的举动,张若虚的诗作开始被大众所熟知。 俗话说有才华的人到哪里都是备受关注,因为《代答闺梦还》的流行,张若虚很快又创作出了另一首被称为千古绝唱的作品,那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春江花月夜》,但是为什么同样在当时都很出名的诗,却唯独《春江花月夜》能够流传至今呢?关于这个问题,很多人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第二首诗太过经典,所以很快名气超过了第一首诗,所以第一首诗就渐渐被人们所遗忘。 但是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张若虚的一生也只写了这两首作品,这并不是因为他才华用尽,写不出好的作品了,而是他的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他并不因为自己的诗作火了而轻浮,他知道自己写诗只是因为自己喜欢,想要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而不是为了其他利益。每一个诗人的背后都有一段令人动情的故事,每一个成功的人背后也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努力,所以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即使学不到他们的成就,但是也应该努力学习他们的这种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