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知识【李世民的“帝王之术”】

 历史与见闻 2020-06-19
欢迎加入圈子:每日诗签
「诗词美文」收录各类型优美诗句
「诗词知识」收录诗词有关知识
「诗词创作」收录各类型诗词作品
期待您的加入~

李世民,是中国最伟大的君主之一。他之所以能带领群臣横扫天下,建立大唐帝国,开创贞观之治,全因他手中拥有一把无形的利剑,那就是“帝王之术”。而就是这个帝王之术,却让他的心腹爱将尉迟恭苦不堪言。

尉迟恭,原本是刘黑闼的部将,后来投奔了唐朝,成为李世民最信任的将领。

李世民曾对他说:“我手持弓箭,卿拿长矛,我俩就天下无敌了!

李世民为了确认尉迟恭是否真心改过,于是祭出了帝王恩威之术,看尉迟恭是否还像之前那样膨胀。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李世民突然召见了尉迟恭,并劈头盖脸地说道:“有人说你要造反啊!”

尉迟恭一听,眼泪立即流了下来。他撕开自己的衣服,露出满身的伤痕:“我随陛下征战四方,身经百战,今天的这副躯壳,不过是百战之余的残品。如今天下已定,陛下竟然怀疑我造反!”

李世民不无尴尬地看着这名随自己征战一生的猛将,一道道触目惊心的伤痕仿佛在述说当年金戈铁马、浴血奋战的特殊君臣情谊。

于是李世民流着泪,亲自给尉迟恭披上衣服:“敬德莫慌,朕就是因为不怀疑你,才跟你说了这事,你就别埋怨了!”高明的帝王在施展恩威术之时,总能把握这个度,李世民绝不会将尉迟恭逼得太狠。

原来,当时55岁的尉迟恭比李世民还大上14岁,由此可见当时的太宗女儿有多年轻,两人从身份到年龄,差距非常离谱。这种不可思议的恩宠,让尉迟恭如何承受的起?

如果尉迟恭不开窍,贸然答应了李世民,就只能说他内心里还是十分膨胀,对于不该属于自己的权势有着非分之想。若是如此,尉迟恭只能吃不了兜着走了,亡家灭族都是有可能的。

被李世民敲打地身心俱疲的尉迟恭,终于在4年后向李世民申请退休,而李世民也高兴地答应了他,给了开府仪同三司的无上荣耀。

之后,尉迟恭更加潜心于神仙之术,有意地远离了政治。他闭门不出,从不与外人交通,长达16年之久。正是因为尉迟恭的低调,最终保全了自己的荣宠,也没让李世民背上杀功臣之名。

公元626年,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是为唐太宗。当年十月,李世民册封年仅8岁的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在册封诏书上,李世民夸赞李承乾:

地居嫡长,丰姿峻嶷;仁孝纯深,业履昭茂,早闻睿哲。

可以说,李世民对李承乾寄予厚望。让李世民没有想到的是,李承乾会在18年后试图发动政变。

为了培养李承乾,李世民把房玄龄、魏征、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等一批学识渊博、为人正直的老臣都派到东宫辅导太子。李承乾在这些老师的教导下也的确非常优秀。

既然李世民选择李承乾为太子,又十分欣赏李承乾,李承乾身为太子,只需要坐等父亲百年之后,不就可以登上皇位了吗?他为什么还要选择造反呢?

实际上,李承乾之所以会选择谋反,有2方面原因:

第一,弟弟李泰步步紧逼。

李承乾8岁被立为太子,饱受父母信任。身为长子,李承乾以身作则,对待弟弟们也非常亲厚。在当时的皇宫之中,可以说是父慈子爱、兄友弟恭。

但随着弟弟们的长大,兄弟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李世民的嫡次子(第四子)李泰被封为魏王,他从小聪慧过人,李世民非常喜欢。李泰早有夺嫡之心,他一方面在李世民面前拼命表现,另一方面拉拢大臣,渐渐地,在李泰的身后有了一批“魏王”的支持者。

黄门侍郎韦挺和工部尚书杜楚客是李泰的心腹,这二人常常帮李泰联络大臣,暗中弹劾太子的种种不是。李承乾见李泰威胁到了太子之位,心里压力极大。

第二,李承乾对李世民态度的误判。

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世,李承乾在失去母亲的呵护后性情大变,做出许多荒唐事,例如豢养男宠,私自面见突厥使臣等,被李世民多次批评教育。而魏王李泰行事谨慎,多次受到李世民的表扬。

贞观十六年,李泰编撰的《括地志》完稿,呈献给李世民后,李世民非常开心,给李泰的赏赐规格超出了太子李承乾。李承乾被李世民多次批评后本来就有些颓废,再加上李承乾有脚疾,他看到李泰的赏赐规格后,认为李世民想废长立幼,于是动了杀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