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注VB5原料药价格上行,创新药逐步进入兑现期

 天承办公室 2019-04-08

亿帆医药(002019)

VB5(泛酸钙)有望进入提价周期

2018年11月21日,博亚和讯信息显示:亿帆医药提高泛酸钙报价至260元/kg,当时受新厂家少量出货报价偏低,且整体渠道库存较多,泛酸钙成交价格并未同步上涨至260元/kg。3月中旬以来,受原料药泛酸内酯紧缺影响,新进入厂家产量低,另一大龙头山东新发亦将泛酸钙报价上调至260元/kg,限量发货,其他主要厂家控制发货,部分厂家停报,目前渠道中流通货源少,厂商提价意愿强,VB5(泛酸钙)有望进入提价周期。从需求端来看,Q2下游需求逐步进入旺季,价格总体支撑强劲。

亿帆医药系全球泛酸钙第一大产能

公告显示,亿帆医药是全球VB5(泛酸钙)生产龙头,VB5产能为8000吨左右,占全球总产能40%左右,为全球第一大产能。公司从事VB5业务已超过20年,海外出口业务占比约70%,市场占有率为40%-45%,在产品技术、工艺、质量、品牌和市占率等方面均处全球领先地位。Wind数据显示2017年泛酸钙均价维持在250元/kg,泛酸钙板块为公司实现约11亿净利润。根据渠道调研数据,目前成交价在200-220元/kg。根据公司2018年年报显示,泛酸钙板块于2018年共计实现营收12.7亿元,同比降低36.4%,毛利率为67.1%,同比降低12.5%。若按8000吨产能计算,则2018年公司泛酸钙平均销售价格约为158.3元/kg,单位成本约为52.1元/kg,净利润贡献约为5.3亿元。根据公司历史情况及博亚和讯(Wind)等公开数据,我们测算如下:若按VB5出货年均价达200元/kg左右,公司对应实现净利近8亿元;若按VB5出货年均价达200-250元/kg,对应贡献净利8亿-11亿元;若按VB5出货年均价达300元/kg左右,预计净利约13亿元;基于审慎性原则,我们保守估计泛酸钙全年出厂均价会维持在210元/kg之上,对应19年泛酸钙净利约8亿元,化学制剂板块预计实现净利润约5亿元,泛酸钙提价有望显著贡献业绩弹性。

在研产品F-627、F652进展顺利,生物创新药逐步进入收获期

投资者关系显示:公司新药F-627的国内III期临床2018年年底已入组完毕,用药22天一个疗程,4个疗程,末例病人预计于2019年3月底4月初出组,从目前已知的国内出组数据分析来看临床目标已达成,预计数据19年上半年发布,有望走优先审批通道年内获批。公告显示F-627的海外III期临床(与Neulasta的对照试验)共需招募400例受试者,目前完成一半以上,预计能在今年1季度完成病人入组工作。PDB数据显示全球长效升白市场60亿美元,Neulasta占比80%左右,销售收入约50亿美金,目前在美国市场Neulasta生物类似药虽有获批目前跟踪下来并无销售数据。公司F627海外上市后预计将作为新药来推广。根据公司2018年6月投资者关系记录,我们预计定价为Neulasta的80%,该产品上市后可以占据10-15%份额,预计收入规模4亿美元。采用简化估值法,保守给予销售峰值的3倍PS,对应整体估值在80亿人民币左右。权益合理估值(63.10%股权)50亿元人民币。F-652作为全球首创生物药,申请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适应症的孤儿药,有望以2期临床数据直接申报上市。在研产品F-652目前有两个适应症在美国处于IIa期临床,即GVHD和急性酒精肝炎,其中GVHD现已完成27例临床受试者入组,待临床最终完成后补交孤儿药资料并重新审批。急性酒精肝炎IIa临床试验也已完成,根据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显示已达到试验的主要终点及预设评价标准,显示较好的有效性。公司管线内两大生物药新药逐步进入收获期。

制剂板块独家品种丰富,多个被纳入基药目录,优势显著

公告显示,公司目前拥有药品批准文号共478个,其中独家品种(含独家剂型或规格)38个,独家医保产品17个,独家基药产品5个,已形成比较丰富的差异化优势的专科产品线。继2017年12个品种被写入基药目录后,2018年公司又新增7个主要品种被纳入基药目录,包括复方银花解毒颗粒(独家)、复方黄黛片(独家)、除湿止痒软膏(独家)、小儿金翘颗粒(独家)、坤宁颗粒(独家)、乳果糖口服溶液和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公告显示:乳果糖口服溶液、除湿止痒软膏、妇阴康洗剂等其他“531”核心产品中有超过30%的品种2018年销售快速增长,同比增长100%以上,放量趋势明显,14个自产药品单产品销售额已超过千万,已具备进一步放量基础。现阶段,公司已形成丰富的、差异化的专科产品线,凭借独家产品优势、医保产品优势和基药产品优势,结合长期以来建构的完善的渠道网络,药品制剂板块有望继续快速增长。

自主研发与外延并购双轮驱动,不断拓展技术平台与增量品种未来,除存量之外,增量品种同样是公司的重要看点,自主研发与外延并购共同推进新产品储备:

(1)自主研发:目前公司研发团队共有782人,其中药学或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138人。2018年公司研发投入6.20亿元,同比增长39.37%,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13.40亿元。截止2018年年报披露日,公司拥有国内外药品相关专利120项,在研项目共计67个,其中生物药10个、化药39个(其中一致性评价8个)、中药12个和维生素产品6个,F-627、氯法拉滨、二氮嗪、卢非酰胺4个在研项目被成功列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立项课题;

(2)外延并购:1)注射剂仿制药:公司取得意大利注射剂仿制药企业非索医药100%股权,拥有具有美国FDA与欧盟AIFA的GMP等审核认证的药品生产能力并获得近30个在欧美上市销售的产品生产权,同时启动在中国境内同步申报计划。2)胰岛素:公司购买了SUMMITBIOTECK公司旗下胰岛素类似物产品平台技术,标的技术可用于生产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在获得FDA、EMA及CFDA相关政策许可后,将实现项目产品制剂的上市销售。米内数据:糖尿病目前已成为继肿瘤市场之后的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全球超过600亿美元的市场,胰岛素产品约占糖尿病药物市场56%的份额,其中三代胰岛素占主流市场,且因技术、生产工艺等因素主要集中礼来、赛诺菲及诺和诺德三家。公司公告已取得在全球近30多个国家上市销售的二代胰岛素的全球独家代理权益,本次购买胰岛素类似物平台技术将进一步完善胰岛素产品线布局,后续公司将在欧洲、美国及中国等主要市场进行临床试验,力争实现上市销售。

多措并举不断完善国内与国外营销渠道网络

国内方面:公司国内药品制剂板块现有药品营销中心13个,医药业务覆盖除港澳台以外的所有省市区,利用前期在营销网络及市场推广等方面积累的经验及资源优势,已在血液肿瘤、皮肤科、妇科、儿科等领域组建自营市场推广与营销团队,加大自营产品的直销;并新组建了基层产品营销中心,专门从事全国范围内的基药产品的市场推广与销售。国际方面:2018年,公司成功要约收购在澳大利亚上市的新加坡药品企业赛臻公司,搭建了以新加坡为中心的亚太区域药品销售网络,初步完成了亚太销售体系的布局;收购意大利公司特克医药,建立了与包括德国、荷兰以及加拿大的知名医药公司长期产品合作关系,拥有超过20多年的欧盟和亚太地区销售推广经验和稳定的销售渠道。公司的海外制剂业务已覆盖包括美国、韩国、意大利、德国、加拿大、英国、以色列、马来西亚、越南等40余个国家或地区药品市场,基本形成亚太及欧洲市场区域的销售网络,通过国际BD、RA不断引进新产品,推动国外药品制剂销售业绩的增长。公司原料药维生素B5及原B5产品以直销为主,70%以上销往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市场占有率40%-45%,稳居龙头地位。公司是为数不多的在国内、欧洲及亚太区域同时拥有药品营销网络和市场推广的中国医药企业。

股权激励绑定核心员工利益,促进公司的长期良性发展

日前公司公告19年股权激励(限制性股票),拟授予217名核心管理、技术和业务人员共3,000万股,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2.5%,其中首次授予2,400万股。在股权激励的分配上,包括董事和财务总监在内的5名高管共计拥有736万股(24.53%),余下的1,664万股(55.47%)则分配至其他212名业务骨干。同时,本次股权激励以公司19-21年净利润增长率(18年公司净利润为基数)分别不低于15%、35%、60%为业绩考核目标。大力度股权激励有望进一步绑定核心员工利益,促进长期发展。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12.9亿、14.4亿元、18.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5.3%、11%、29.1%,2018-2020年EPS分别为1.07、1.19、1.45,对应当前股价分别为14.2倍、12.8倍、10.5倍PE。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21.4元,相当于2019年20x的动态市盈率。

风险提示:泛酸钙价格变动存在不确定性,制剂品种转移或推广不及预期,创新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