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的起源及分科

 张德荣qqle359l 2019-04-09

一、中医的起源

“中医的理论体系是受到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包括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说起中医不得不说道,道教的早期医和道是一起的,然后逐渐的一派慢慢的分支出来,形成了医,所谓的医指的是用自然之力调和人身体本身的平衡,比如说,你上火了,西医会给你吃抗生素、维生素等,中医会跟你说,蒲公英泡壶茶,喝了几天就好。这就是区别。中医用自然中的五行调和人体中的五行平衡,这样就可以保证人体的健康,中医阐述了:“人是自然中的一部分。”这个道理,其实医的在发展就出现了饮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医食同源”,我们可以发现中医很多都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这就对人体的伤害小了很多,保证了人体机能不受大的冲击。中医归根结底还是以道教的基础为纲,以自然之理来调整人本身的精气神。

二、中医的分科

“元代十三科为:大方脉、杂医、小方脉、风、产、眼、口齿、咽喉、正骨、金疮肿、针灸、祝由、禁。

明代十三科为: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口齿、咽喉、伤寒、接骨、金镞、按摩、祝由。”

大概解释下每一科的意思。

1、大方脉:专门治疗成年人疾病。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内科。宋代十三科中即有此科,后沿用至清。

2、小方脉:专门治疗小儿疾病。相当于现代的小儿科。宋、元、明、清代的太医院均设小方脉。

3、正骨:元代十三科之一,明代时更名为接骨科。为专门治疗骨关节外伤性疾患的临床分科。

4、风科:宋代始设风科,元代医学分为十三科,风科是其中之一,专门诊治各种风病,实际上是大方脉的一个分支。宋、元强调风邪在治病诸因素中的重要性,因而独立设科。

5、口齿科:唐代包括于耳目口齿科内,宋代十一科中有口齿咽喉科,元明医学十三科中口齿科独立为一科。

6、产科:元代十三科之一,专门治疗妇女疾病,相当于现在的妇产科。

7、杂医科:元代十三科之一,专门治疗杂病的学科。

8、眼科:唐以前眼科包括于耳目口齿科中,宋代始设眼科。其后元、明、清均沿此设立眼科。

9、咽喉科:唐宋及以前均混入耳目口齿科,元代医学“十三科“始独立设有咽喉科,明代亦沿此独立设科。

10、金疮肿科:多属战伤救治的专门学科。周代称金疡,为疡医科治疗内容之一。宋代设金镞兼书禁科。元代始设金疮肿科,明代设金镞科。由于其治疗对象多为箭、剑、刀等武器的创伤,故名。

11、针灸科:针灸疗法由来已久,隋唐始设为专门的科目,宋有针兼灸科,元、明代均设有针灸科。

12、祝由科:用符咒禳病者为“祝由科”。

13、禁科:自唐代始设医学各科起,便设有禁科。此后历朝历代医学分科多有增、减变化,大多均设禁科或并入金镞书禁科。直至清中叶改十一科为九科时方取消禁科。禁科系以咒禁、画符、祝由等各种非医学方式以期治疗疾病的一类方法。

14、妇人科:明太医院十三科之一,专门治疗妇女疾病的学科,相当于现代妇产科。

15、疮疡科:明代设立的太医院十三科之一。专门治疗肿疡、溃疡、金刃所伤等外科疾患。相当于现代医学中外科及皮肤科的治疗范围。

16、伤寒科:明代太医院共设十三科,伤寒为其中之一,是专门治疗外感疾患的,类似于现代内科中设置的某些专科。

17、按摩科:明代设立的太医院十三科之一。此后按摩一直独立设科,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保健手段沿用至今。

这里重点说一下祝由科,禁科。看到这两个科目很多人就觉得神奇了,为什么医学还有这两科,其实很简单,这是道医与中医的区别,因为同是医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分支了,一部分继续沿袭了道家的术,将术运用在了医上。另一部分开始抛弃了术,转而食物(药)、针石等器具应用于医学上。这样就导致了两种分支了,一部分是幻想化的,一部分是具像化的。而且道医多有真传、秘传,所学一般都会明师或玄师的传承,所传的内容不会随便公开;中医可从普及性的医书去学习提升,一般没有秘传的部份。道医可以通过内炼的方式加深对自己身体的了解。好比我们人身有几百块肌肉但真正能被掌控的只有一小部分主要肌肉而已。肌肉尚且如此,何况于脏腑经络?而道医,通过内炼的方式达到内景的水准。则对身中精气变化如观掌中。基于这种对身体的了解再去治病,自然无往不利。一般中医对于药草的认知多来源于书本上和常年应用病者反馈组成的经验上。

而道医则可如神农尝百草一般,只要尝一尝,就能够观察身中精气变化而通晓药效了。也是基于此,产生了不少独有的制药手段。

至于命卜、堪舆、符咒术法因为现在的骗子越来越多,导致这一行业的人被“劣币驱逐良币”了,虽然还有,但是可遇而不可求了。

比如祝由,最早见于医书《素问》,谓上古之人治病,不用打针服药,只要移易精神、变换气质,请人施展祝由之术,即可成功。 按现代医学观点看待,属于心理学之心理暗示、催眠部分。祝由的代表人物:郭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