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创于1915年的至美斋,迄今已有百年历史。为了探寻这盘酱牛腱肉传承百年的奥秘,小编特意跑到至美斋的制作工厂,为各路潮粉儿一一解答。 想要进入操作室可不是那么容易,每一位工作人员都需要穿戴好隔菌服装,再经过洗手、消毒、风淋等4道工序,保证全身上下无毒、无尘、无污染才能进入生产区域。 选料精良的牛腱肉,需要经过8小时的解冻—分离—煮制(10-12小时)—冷却—包装,整整5个步骤,才能呈现这一盘盘鲜嫩的酱牛腱肉。 之所以称为极品,自然是选用了牛肉中最好的部位。 切开横切面,每一块酱牛腱肉的纹理都让人着迷,酱牛腱筋偏多,肉里包筋,筋内有肉,筋肉纵横交错。 经过10-12个小时的酱制,酱香味浓郁,口感越嚼越香。这种柔嫩带筋的模样甚是喜欢。 一壶酒,二斤酱牛腱肉是古代食客下馆子喝酒的标配。纹理分明的精品酱牛腱肉,软嫩的同时又不失口感。 这漂亮的酱牛腱筋纹路,吃一口就能甩速冻肉好几条街。 普通酱牛腱肉,属于筋少肉多的品类。色泽酱红,油润光亮,香料也不会掩盖牛肉本身的肉香。 一口一片,牙齿舌头都满足。 要说下酒下饭的凉菜,牛肚绝对是最佳选择。 酱牛肚切成大小一致的形状,吃起来酱香浓郁,炖得柔韧不塞牙。看这一锅锅沸腾的酱牛肚,仿佛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香气。 只有在正宗回民餐厅才能吃到的这盘酱牛眼,可千万不能错过。 别看外形有些不济,吃起来绝对是一道人间美味。秘制手法酱出来的牛眼,肉香四溢,不会过于软烂又不失嚼劲,老天津人都好这一口。 当然作为百年传承的品牌,除了酱牛腱肉,至美斋早餐也是天津老饕们强烈推荐的美食。 哆里哆嗦的软嫩豆腐,加上一勺卤,再配上一根果子,就是天津人一天的开始。 至美斋的老豆腐,豆腐极嫩极滑;酱红色的卤,不澥不坨;再淋上姜黄色的麻酱,色香味俱佳。 一碗锅巴菜,天津早点的重头戏。碎煎饼中浇上滚烫的卤汁,再撒上芝麻酱、酱豆腐汁、香菜等配料,齿颊生香,回味绵长。 至美斋的锅巴菜,锅巴呈浅豆绿色,再配上颜色鲜亮,稠而不粘的卤汁,不粘不散,松软劲道。 记得在泡软之前一定要趁热吃掉~ 果子虽没什么稀奇,但是作为搭配老豆腐、锅巴菜等,都是一把好手。 尤其这鸡蛋果子,想要炸得外酥里嫩,软绵爽口也不是那么容易。 晨起,一碗羊汤,一个牛肉烧饼,对每一位津门老饕们来说,已经是十足的诱惑了。 羊杂和汤一定要分开煮才叫正宗。汤色乳白,浓而不腻;杂碎整齐,既不膻骚,又能保有羊杂本身的风味。 浓郁的羊汤撒上碧绿的香菜叶,满口鲜香。当满满的羊杂从碗底捞起时,硬磕,过瘾。 进了至美斋,不点一套牛肉烧饼可不地道。以酱牛腱肉打出名堂的至美斋,牛肉烧饼自然也是经久不衰。 酥脆的烧饼夹满了肉筋相间的酱牛腱肉,软烂适中有嚼头,再配上一碗热腾腾的羊汤,让人回味无穷。 比起油酥、芝麻烧饼,外皮焦酥的麻酱烧饼,永远是畅销货,是天津人小时候最爱的吃食。 味道浓郁的麻将香气,一口下去气味融化在口腔中,恐怕任何人都很难禁得住这种诱惑。 至美斋总店位于复兴路,除了有堂食,窗口还有各种酱货、糕点、精美小菜以及精致礼盒。 每天上班高峰期,店内排着长长的队便一字排开。 一碗锅巴菜,一根果子,一碗豆浆,一个牛肉烧饼...这个充满烟火气的清晨,才是天津人一天的开始。 |
|
来自: 360_ss_note2 > 《微信群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