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给初学拳击的朋友们

 昵称25382711 2019-04-09

很多朋友喜欢拳击,不光是喜欢看,而是想要亲手练一练,上台实战。但是苦于周边环境拳馆数量少而不可得,苦恼之余便欲自学。但网络上常有很多人讲,拳击无法自学,于是乎战战兢兢犹犹豫豫,游走于观望和亲践之间,白白浪费时间。本文是鄙人根据自身体验所写的一篇拳击概括,目的是介绍拳击的宏观框架,方便各位朋友对拳击形成轮廓印象,尽量少走弯路,发现并体会到拳击运动的兴奋点和美感,多一个参与者多一份热爱,总是在对拳击运动做贡献。本人才疏学浅,以下仅为个人理解,有失偏颇之处,还请前辈不吝赐教,鄙人感激不尽。


首先要说,拳击运动永远是靠出拳打中对手去赢得比赛,这个毫无疑问,不出拳,永远不可能赢比赛!所以,无论防反型打法还是主动进攻型,他们最终都是靠自己的出拳赢下了比赛。任何拳手能力的最基础,都是出拳进攻能力,这个毋庸置疑。出拳进攻能力,又可以细分为:拳重,攻击连续性,攻击突然性,攻击角度变化也就是组合拳能力等等,至于出拳时机,迎击反击,那都属于软实力,也就是具体运用拳法的能力,别篇再提。

拳重最先说,但是对于初学者要放在最后去追求!!因为发力技术和身体素质决定拳重,恰恰这两者靠的是长期积累,越急于求成猛发力,反而会越僵硬,打不出力量,南辕北辙。很多初学者上来就想打重拳,大错特错,所以先提上来强调一下,初学者忘掉重拳!

发力技术就是拳击自学的难点,只从表面上普通人很难看出来拳击手内在的肌肉发力动力链运用。笔者用一个形象的例子来讲,就是把泰森用一根威亚吊起来离地,他的拳头👊 也打不出来多少力量。无论何种拳法,最基础的原理都是依靠脚下跟大地接触的摩擦力和反作用力出拳。脱离了大地的作用,身体素质就成了无根之木。那么各种拳法是如何最大化运用大地的反作用力来具体完成出拳过程的,这就是拳法的发力技术!

这个发力技术,是前辈拳击手和教练们从无数次实战结合人体解剖学分析总结出来的最合理的最有效的出拳动作。包括了腿脚启动,重心转移,动力链传输,击打点拳峰控制等各种细节,并非看一看视频,不需要用脑思考就可以了解的。需要掰开了揉碎了,仔细研究,再慢慢体会,逐渐加速,保证整体出拳动作不失协调具有力量,这需要长期的重复性训练形成肌肉记忆。

曾有一个小伙子问我说,为什么错误的动作重复一万次就变对了呢?当时我就大吃一惊,原来很多初学者对重复训练的意义完全不理解。 重复训练并不是把错误重复一万次就变对了,大错特错!重复训练对于初学者而言,是每次都需要纠正动作,需要教练或者自己看录像,找出缺陷,每次都改进动作准确,在动作符合发力技术的特点以后,把完美的正确的动作重复一万次,才可能在实战中打出有力的重拳来。有人说拳击无法自学,就在于自学很难纠错,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在于此。

攻击连续性,也就是连续出拳能力,需要腿手腰胯的全身协调性训练,每一次出拳都需要同侧腿发力转胯,腰腹发力送肩出拳,另一侧相对放松,在出拳一侧击中发力完成后放松收拳,另一侧开始由松到紧发力出拳,这种身体松紧松紧左右转换的频率,决定了出拳连续性,如果不能快速松紧转换,出拳也会僵硬,导致连续性下降,同时对抗肌内耗力量,拳重也大降。

出拳突然性,需求身体肌肉爆发力,因为人体肌肉的耐力肌和爆发肌是独立的,所以耐力和爆发力往往很难兼得,拳击手的训练强度如此艰辛,跟这两种肌肉类型需要兼得有莫大关系,爆发力不足难以突袭,耐力不足难以持久打满比赛。所以,平时训练,要同时训练爆发力和耐力,提升整体身体素质。

组合拳能力需要单项拳法完全熟练准确以后才可以做。拳法都需要从腿部发力,前冲出拳还可以通过上步冲刺来形成身体前冲的惯性加成拳头份量,所以初学者要把关注点放到下半身,不要想着拳头,出拳要想自己的腿脚发力,打出拳头只是发力的最后一步,有这样的意识,组合拳每次都是从腿脚启动,腿脚启动转换流畅发力方向多变,才能打好组合拳。当年莫拉莱斯让我惊叹的就是他的任意角度都可以出拳的能力,这有别于出拳连续性,这其实就是腿脚启动角度和出拳方向一致性的能力。

进攻能力是从腿脚开始的,防御动作也是靠腿脚控制,对手组合拳再犀利,你一个快速后撤步就可以化解掉,消耗的体能比对手的出拳打空要少的多,所以拳击手们都是跳绳大师,脚下功夫,决定了拳击手的整体能力高低。不管是连续追击,逃离战场,还是组合拳发力,上步突袭,灵活摇闪都需要强大的下肢运动能力,所以初学者最重要的训练就是跑步和跳绳。这两个训练可以说决定一个拳手的基础能力均值。比打沙袋,比专注于拳头本身要重要的多了。霍利菲尔德初升重量级,可以全程跳动打满12回合,让我佩服。初学者们一定要注意跳绳能力训练!

如今互联网时代,各种拳击教学视频纷繁复杂,水平也参差不齐,这其实是好事。只要我们保有一颗不断学习不断反思错误,不断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动作,搞清楚教学视频背后的原理,不同的教学视频互相对比优缺点,更加容易让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拳击技术训练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教练团队,都有不同的训练方式,只要抱着不断反思,不断学习改进的心,学无止境,拳击完全可以自学,但是绝对不会简单!!成就上我们也不需要比肩拳王,票友打一打实战,自娱自乐也是推广拳击运动。篮球,足球,乒乓球,莫不如此。全民拳击的时代,整体拳击的底蕴才能深厚,我们的拳击运动水平自然就会水涨船高。

最后希望各位拳迷戴上拳套,踏上拳台,找到身边的同道中人,让我们操练起来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