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的统治者“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中世纪走到另一极端。人生之要义,是理解上帝代表的“真”。圣母被称为西方的“观音”,卢浮宫著名的让娜圣母像,也是盛放圣物的宝器 ,慈祥悲悯,哀戚动人。无名的工匠,用金银锤揲出丝绸般柔滑的质感。 紫禁城与卢浮宫,“颜值高”、“有担当”。当二者同框,自有万种风情万千气象。2011年度“最佳长纪录片”——《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从第6集开始,跨越了1600余年的漫长时光,展现中世纪、文艺复兴、古典主义、浪漫主义风貌,演绎巴洛克、洛可可等风情。 公元5--15世纪的欧洲千年,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宗教的势力无处不在,战争瘟疫灾荒频发。教堂的雕刻充满象征意味:十字架—基督教、鱼—基督、蛇—罪恶与诱惑、苹果—原罪、鸽子—圣灵、百合花—纯洁。 罗马的统治者“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中世纪走到另一极端。人生之要义,是理解上帝代表的“真”。圣母被称为西方的“观音”,卢浮宫著名的让娜圣母像,也是盛放圣物的宝器 ,慈祥悲悯,哀戚动人。无名的工匠,用金银锤揲出丝绸般柔滑的质感。 教堂的尖顶直刺云天,“就像把自己的心灵,提升到神灵那里”(黑格尔);东方的庙宇在绿水青山间若隐若现。“雨过青峰润,树重禅寺幽”。圣母承担人间的苦难,观音普度众生困厄。古人供奉舍利,用八重宝函、捧真身菩萨,工艺水平之高,装饰之精美繁复,令人叹为观止。 通过达芬奇和倪瓒不同色彩的树,比对两位天才画家各自的艺术趣味和人生之旅。达芬奇笔下的树,酷肖自然;倪瓒的“心中之树”,线条舒朗,逸笔草草。《秋亭嘉树图》被后世称作画中“逸品”。“风雨萧条晚作凉,两株嘉树近当窗...临流染翰摹幽意,忽有冲烟白鹤双”。究竟是烟如白鹤,还是白鹤如烟,无穷意味,引人遐想。 有人戏谑地说,人群像觐见教皇那样,接受着《蒙娜丽莎》的“检阅”。几百年来,《蒙娜丽莎》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猩猩版、憨豆版、自拍版,雾霾版......杜尚和达利都留下了戏笔:变幻服饰,添上胡子;博特罗让她“发福”,法籍华人艺术家严培明让她“离世”——《蒙娜丽莎的葬礼》。仿佛原作的“影子”:灰白的色调,流泪的女神,湿淋淋的东方水墨韵味。 巴洛克一词最早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意为“不圆的珍珠”。后来代指17世纪风行于欧洲的艺术风格。画家伦勃朗通过聚光呈现立体的形象,启发了后世的摄影师。伦勃朗名作《尼古拉?特尔普教授的解剖课》、《夜巡》,突破了群体肖像画呆板的样式,将人物神情处理得逼真生动。卢浮宫的伦勃朗展厅著名的《牛肉》,笔触充满了写意性。大师后来成了画坛“看客”,只好一遍又一遍地画自己。 2017年,八大山人朱耷的《孤禽图》拍出了6272万元人民币,被称为“史上最贵的一只鸟”。朱耷本是明皇室之后,亡国之恨丧乱之痛,给艺术家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时乖运蹇,他借呆鱼怪鸟的“白眼”睥睨着世事沧桑人情冷暖。八大山人画境,孤寂冷清、孤拔超绝,像宣泄在纸上的“心灵独白”,“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 洛可可艺术(Rococo),是18世纪产生于法国、遍及欧洲的一种艺术形式,盛行于路易十五统治时期,又称作“路易十五式”:轻快、精致、细腻、繁复。18世纪,紫禁城里,中国的皇帝把玩着精巧的西洋器物;遥远的欧罗巴,与中国有着密切联系的“洛可可风”,从法国吹向整个欧洲大陆。 洛可可大师的画作,以布歇的中国题材系列最为著名:《中国皇帝上朝》、《中国市集》、《中国花园》。在巴黎普通家庭的壁柜上,放置着中国瓷器及弥勒佛。布歇的画作,是对中国的想象和“误取”。如中国古典诗,“生于中国,死于中国”(木心),翻译之后,韵味尽失。艺术家谷文达用中西合璧的装置艺术《天堂红灯茶宫》、《联合国人间》等,生动地表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的赵孟頫。《饮马图》、《人骑图》、《秋郊饮马图》皆独步一时。汉马剽悍,唐马俊朗。“元人冠冕”赵孟頫的马,华贵闲适,“老向天闲无战功”。《调良图》设色淡雅,运笔精妙:疾风中,人的衣帽和马的鬃鬚飘飘若举,意趣萧然。赵孟頫在书法绘画上宗晋、唐、五代,成就非凡,被誉为“中国文人画宗师”。 绘画大师普桑,是法国古典派“三杰”之一(普桑、安格尔、大卫)。普桑崇尚古希腊罗马的古典美,点燃了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火种。他的代表作品《阿卡迪亚的牧羊人》,庄重典雅,人物形象富雕塑感,冷峻中包含深情。普桑是17世纪绘画的集大成者,被称为“法兰西绘画之父”。安格尔是肖像画大师,《泉》、《土耳其浴女》广为流传。人们疑惑《大宫女》:美女的背这么长,是否弄错了脊椎的节数? 满怀理想的德拉克洛瓦,用死亡、屠杀来表达激情,成为浪漫派的翘楚。在表达感情的深度与力量方面,除去伦勃朗外,没有人可与他相比。其代表作品《自由领导人民》,场面宏大,色彩强烈。 徐渭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第一人,“青藤画派”鼻祖。紫禁城收藏的徐渭画作,摒弃了色彩,豪纵洒脱的水墨,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德拉克洛瓦终身未婚,徐渭“平生遭际实堪伤”。他们用天才、勤奋和努力,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传奇。 “整个绘画史,是一张神的脸逐渐变成人的脸的过程。”(陈丹青) 当艺术走向现实,博物馆也走向了大众。千年风尚,璀璨闪耀,岁月积尘也难掩其恒久动人的光芒! 文字 视频 | 纪录片观察 排版 | 王小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