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

 昵称54484038 2019-04-09

《大唐才子传》之——

玉壶冰心王昌龄

文/在河

【一】

唐至德二年(757年),正月二十五日,北方的天气依然寒冷。

但豫东门户睢阳城(今河南商丘)的百姓没有想到,马上又有一波“寒流”将席卷而来。

安史叛军大将尹子奇率军13万,兵临城下。

危急时刻,睢阳太守许远告急于驻守在宁陵的名将张巡。随后,3000余人的兵马在张巡的率领下,奔赴睢阳城,与许远合兵一处,共计6800人,誓保睢阳。

6800对13万,这一战,注定毫无胜算。然而,尹子奇没有想到的是,小小的睢阳城,竟然抵挡住了十万大军潮水般的冲击,一直坚守到了当年的十月九日,整整9个多月。

城,最终还是破了。

(今商丘古城)

在此之前,睢阳城中早已弹尽粮绝。茶叶、纸张、树皮、鼠雀、战马,乃至死人,一切能吃的早就吃光吃尽。即使活人如张巡的爱妾,许远的奴婢,也都被杀了给将士们充了饥。

战况之惨烈,可见一斑。

而此时周边各支唐军却选择明哲保身,作壁上观。作为当朝宰相兼河南节度使的张镐不能放弃睢阳。他知道睢阳江淮之屏障的重要,不能丢。

危难之际,张镐率军挥师东进,日夜兼程,中途传檄亳州刺史闾丘晓引兵出救。

闾丘晓生性傲慢,执拗乖僻,他担心兵败,祸及于己,拒不出兵。等张镐赶到的时候,睢阳城早在三天前就已破于敌手。

贻误军机,张镐拉来闾丘晓要杖杀了他。行刑时,闾丘晓却以家中有老母需要赡养为由,乞求一条生路。

张镐反问闾丘晓:你有老母要养,那王昌龄的亲人,又有谁来奉养呢?

【二】

王昌龄没有想到,自己的仇那么快就给报了。

就在不久前,当60岁的诗人王昌龄途经亳州归乡时,不知什么原因得罪了这位亳州市长闾丘晓。闾丘晓便起了杀心,残忍地杖杀了这位大名鼎鼎的诗人。

史载闾丘晓的杀人动机是——忌!

也难怪,一个是满腹才华的名诗人,玉壶冰心。一个是权倾一地的地头蛇,偏狭善妒。他们的遇见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况且还有时代的乱风在浇油鼓劲。

此时的大唐,盛景难在。安史之乱爆发两年,烽烟四起,帝国风雨飘摇。在如此历史洪流面前,个人命运再怎么强硬,也难抵洪流无情的裹挟。即使是一颗小沙粒,也能于无形之中取人性命。

王昌龄此刻便意外地撞上了闾丘晓这颗邪恶的小沙粒,历史不偏不倚地酿造了一个无法估量的错误。

历史的错误产生的损失,今天看来确实无法估量,毕竟王昌龄的诗名影响至今。但在当时,这个错误似乎并没有多么的显眼,因为王昌龄的确不是什么大人物,闾丘晓更是不值一提。

唐史中,王昌龄的渺小,可以量化。

《旧唐书》有传,仅仅62个字。到了宋代的《新唐书》,虽然有所进步,达到127个字,但自己却没有单独立传,只能蹭孟浩然的传记来刷存在感。好在元代的《唐才子传》用了328个字的篇幅来介绍他的生平和诗歌成就。

但即使如此,26岁之前的王昌龄依然是个谜。

关于王昌龄的那段青葱岁月,我们只能从他自己写的《上李侍郎书》中,得知一二。

和众多传奇人物的命运类似,王昌龄年轻的时候,久于贫贱,乃至口粮紧张,过得很不如意。又和众多传奇人物的命运类似,生活的困顿却滋养了他满腹的才华和纯真做人的人生态度。

开元十一年(723年),受盛唐气象万千的感召,26岁的王昌龄开始了漫游生涯。第二年,王昌龄怀着对盛世的信仰,西出长安,远赴边关,投笔从戎。

在那里,他感受到了火热年代建功立业的热情,他的满腹才华在边塞第一次喷薄而出。从此,边塞诗继“四杰”之后,将接力棒传到了王昌龄的手里,经过他的奋力奔跑,引导了后来者的“高岑”,边塞诗从此“开宗立派”。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实实在在的边关生活经历,丰富了王昌龄的内心世界。在他一首首的边塞诗中,他能细腻地描写出边关将士建功立业的决心,也能巧妙地在笔下上演一场玄妙的取胜经过。

大唐盛世,本该如此。

然而,边关辽远,黄沙将一具具战死沙场的将士尸骨埋入蛮荒,劲风又一次次地将尸骨掘出侵蚀。敏感的诗人看着凌乱蓬蒿中累累的白骨,以及被岁月风蚀日渐衰老的兵士,他似乎看到了自己。那个渺小到被时代裹挟,被盛世抛弃,被世人遗忘的自己。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他呼唤“飞将军”李广,阻却胡马,好送征人还乡。“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他告诫幽并客,莫学游侠儿,不要直面沙场白白地老去。

但在盛世高昂的鼓声中,告诫有何用,呼唤又有谁能听得到?

人们只看到了盛世的光芒,却没有看到光芒下的阴影。

一将功成万骨枯,边塞,难道不就是其中的一块阴影吗?

找寻过,才懂得,懂得了,才坚决。

开元十三年(725年),结束了两年多的游历,王昌龄回到长安,开始隐居苦读。两年后,怀着一颗初心,王昌龄进士登第,正式步入仕途,授官秘书省校书郎。

秘书省属于唐朝内宫三省之一,负责整理国家各类图书、文书资料等,相当于皇家图书馆、信息资源库。校书郎是秘书省下一个正九品上阶的基层官员,级别虽低,但起点很好。张九龄、元稹、白居易等许多大诗人进入仕途都做过校书郎,其中不乏位至宰相之人。

在这个基层职位上锻炼,前途还是有的,但命运似乎和王昌龄开了个玩笑,他校书校了7年之久,整个人像被遗忘了一般。

还好,这期间,他认识了一生的挚友孟浩然,也算是给自己暗淡的生活增加的一点色彩。一个过半生无半点功名,一个久沉下僚蹉跎岁月,想必当时,两人也是一见倾心吧。

真正的友谊就是这么奇妙,它虽然来得晚,却会相伴终生。

改变是在开元二十二年,37岁的王昌龄开始厌倦在清要的校书郎位置上蹉跎岁月。通过博学宏词科的制科考试,他被任命为河南府汜水县尉一职。

离开了权力中枢,来到地方基层。如果不被遗忘,从汜水县尉的位置,升迁希望也是很大的。毕竟汜水县是东都洛阳重要的畿县,属于唐代县等级中的第三级。在这里锻炼一圈,再回中央,履历就更丰富了。

当年白居易便是从校书郎的位置上,通过制科考试,任长安畿县周至县尉,再回朝当了翰林学士,进而授官左拾遗,一步一步上升,进入了国家高管的行列。

毁掉一颗赤子之心,要么让他在一个无关紧要的位置上蹉跎岁月,要么让他在文山会海中浪费光阴。

王昌龄属于前一种。7年校书郎,3年左右汜水尉,他政治上的初心渐趋消磨。偏偏这时候,祸事又来。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一代名相张九龄被贬为荆州刺史,李林甫接过权力,把持朝政。满朝文武,噤若寒蝉。远在汜水的王昌龄憋不住了,上书为张九龄说情。情没说下来,倒为自己说来了一纸贬书。

王昌龄被贬往岭南。

在王昌龄还未突破九品官职的时候,陷入政治斗争,对他无疑是个致命的打击。然而,他政治上赤子之心的毁灭,却在无形中锻造了他做人的赤子之心。

帮张九龄说情,他肯定不后悔。

转机出现得很快。开元二十七年(739年),玄宗加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大赦天下,王昌龄被放还回京。

当他路过襄阳的时候,他再一次见到了挚友孟浩然。遇赦北返,两人“相得欢甚,浪情戏谑”。孟浩然不顾背上将要痊愈的疮病,饮酒过度,食鲜疾动,最终疮病复发,不治身亡,终年52岁。

自己最好的朋友,因为自己间接逝去,这样的结果是王昌龄无法接受的,他没有办法原谅自己。一路北返,一路伤悲。

在行至岳州巴陵时,王昌龄遇见了李白。人至中年,相见恨晚。同样的才学品格,让他们迅速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临行,王昌龄赠诗李白“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君子之交,其淡如水,不就是如此吗?

回长安后不久,王昌龄被任命为江宁(今南京)县丞。此时的他已经43岁,这个从八品的江宁县丞究竟还有多少意义?

这段时间,他开始放纵自己,新岗位迟迟未到任,在洛阳却消磨了数月。在这几个月里,他把自己的不快全倾诉给了挚友亲朋。在他们面前,他轻松自在,笑得开怀。

在江宁县丞任上,一干又是六七年。年近半百,夫复何求?他将心中的苦闷倾注在笔端,以往边塞诗的旷达没有了,更多的是照见自己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转过头来,再看这首诗,悔教夫婿觅封侯的岂止只有闺中的少妇。我王昌龄一颗赤子心,一心想着建功立业,到如今却毫无建树。如果早知道这个结果,当初的寻寻觅觅,值得吗?

金井梧桐秋叶黄,

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

卧听南宫清漏长。

他每一句都在写失宠的宫妃,却每一句都在写自己。在那一个个夜深人静的不眠之夜,一个人孤独清冷,卧听宫漏,那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压抑情感,只有王昌龄才能懂。

江宁的日子,王昌龄注定苦闷,但他却以相反的方式表现出来。他开始不护细行,纵情诗酒,放浪形骸,怠理政事。

懂他的人怎么都懂,但为了宽慰朋友,他还是向朋友吐露了自己的心迹。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他告诉好朋友辛渐,带话给在洛阳的朋友,王昌龄始终都是一片玉壶冰心。这句话他送给友人,也送给自己。尽管仕途是多么偃蹇,现实是多么苟且,我王昌龄还是你们知道的那个王昌龄,从未改变,也不会改变。

但不懂他的人怎么都不会懂,甚至要落井下石。

终于,他们得逞了。

天宝六载(747年),50岁的王昌龄再遭贬谪,左迁龙标尉(今湖南黔阳)。

【七】

得知王昌龄贬官龙标时,李白正在千里之外的吴越。

暮春又来,杨华落尽,子归悲啼,明月高悬,李白想起和这位知己的点点滴滴,写下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著名的诗。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山水相隔,想见又不得见,那种距离带给他们的无力感,唯有通过真心换真心,性情对性情才能克服的了啊。如今的人们,又有谁能真正理解?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初九,渔阳的鼙鼓最终还是响了起来,安史大军顿时让霓裳羽衣曲黯然失色。

世道开始变了。

至德二年(757年),60岁的王昌龄离开龙标,北上归乡。花甲之年,他没有忘记那些朋友们,孟浩然、李白、高适、辛渐、王维……这一路,他应该是顺江而下,继而北上的吧。乱世之道,他的这些老朋友都怎么样了呢?浩然的坟前有没有新覆的土?太白你又在何处?

命运无常,王昌龄竟在这乱糟糟的世界上遇见了闾丘晓这号小人。

命运有常,善妒的小人终究还是死在了那充满正义的棍棒之下。

人有生死,无缘再来。

时空轮转,千年都过。

我们翻开书发现,

原来你一直都在。

始终一片玉壶冰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