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科手术机器人来了!看完脊背直痒痒……

 Purefact 2019-04-09

提起医疗机器人,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是“达芬奇”。不过,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个“家伙”可是拥有纯正的中国血统,而且个人能力丝毫不逊色于“达芬奇”,它是谁呢?

答案揭晓:中国人自己研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天玑。

这一曾被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点赞的机器人到底牛在哪?故事要从骨科手术讲起。

话说,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提高,骨科疾病日趋成为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突出问题,手术成为骨创伤的重要治疗手段。据有关统计数据,我国每年骨创伤病例超过2000万,其中79.35%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与此同时,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脊柱和关节等骨科手术快速增加。就拿北京积水潭医院来说吧,2016年的手术量就高达45000多例,居世界之最。

情况很严峻,现实有点尴尬:运动系统解剖结构复杂且毗邻重要的神经血管组织,传统骨科手术由于无法观察到人体内部结构,只能依赖医生经验,手术创伤大,精确性低,并发症多。对此,有医生曾比喻,传统骨科手术整个就像木工现场。雪上加霜的是,近些年骨科疾患日益增多、医护人员严重不足,医疗资源不均衡,上述问题更为突出。

推动微创手术发展,骨科手术机器人应运而生。

十年磨一剑,一朝亮剑寒。“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是目前国际上唯一能够开展脊柱全节段(颈椎、胸椎、腰椎、骶椎)、骨盆及四肢骨折手术的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邢玉柱表示。

不仅如此,其开发还突破了多模图像配准、机器人控制、患者实时跟踪和路径自动补偿等关键技术,打破了脊柱手术机器人的国外垄断,填补了上颈椎手术机器人的国际空白。

原来,颈椎椎弓根通道极小,解剖结构复杂,周围密布重要的神经和血管,手术中毫米误差就可能带来不可恢复的灾难性后果,也因此成为脊柱外科手术的禁区。为此,图像采集、手术规划、运动定位、手术操作叠加的综合定位精度只有达到亚毫米级,才能保证上颈椎手术的安全性。

咬住青山不放松。2015年8月12日,北京积水潭医院田伟教授使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为一位复杂上颈椎畸形伴颅底凹陷的患者,成功实施了世界首例寰枢椎经关节突螺钉内固定手术,征服了上颈椎畸形这一脊柱外科领域最为复杂的手术。而这也标志着我国骨科手术机器人超越了国际同行,在手术精度等核心技术指标及手术适应症范围上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眼更毒、手更稳、刀更准,凭借出色的表现,如今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已协助医生实施了几千例骨科手术。相关统计数据表明,与常规手术相比,机器人手术可减少70%以上的术中辐射,提高手术效率20%以上;减少失血量,减少术中的组织创伤,缩短住院时间。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只是个颇具代表性的案例。我们期待更多高科技产品的涌现,造福人类,惠及你我。







来源 / 经济日报经点科学工作室

作者 / 经济日报记者沈慧

编辑 / 刘辛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