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程伟元序本《石头记》

 共同成长888 2019-04-10

亲爱的红友们,让我们大家一起为“蒙古王府本”正名——

程伟元序本《石头记》

程伟元序本《石头记》,最能反映这部120回石头记手抄本最珍贵的内在价值:即程甲本《红楼梦》备用稿本或稿本的过录本;最能体现《红楼梦》版本的演化序列:即程序本——》程甲本——》程乙本。

在1791年,我国文学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程伟元和高鹗编辑出版的第一版活字印刷的《红楼梦》问世了。这是通常所说程甲本《红楼梦》。第二年,1792年,又在程甲本的基础上,很快出版了第二版,即程乙本《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的出版,得以使《红楼梦》,我们伟大民族的瑰宝,得到很好的保存,迅速广泛地传遍祖国大地,成为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红楼梦》之所以“脍炙人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天才的红楼梦作者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以精妙绝伦的故事形式,描写了一个真实的“大世界”,一个真实的“大人生”。各阶层、各年龄段的人们,都可以从中得到启发,认识“世界”,领悟“人生”。 

红楼梦有解不完的谜,红学领域有层出不穷的咄咄怪事。“蒙古王府本”的名字本身就是一件怪事。这部1960年发现的石头记手抄本,是极为珍贵的,是至今唯一的一部题名为石头记的120回手抄本。她的发现对弄清红楼梦的成过程以及红楼梦作者等重大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她是我们伟大民族的无价之宝。应该说这部120回石头记手抄本的命名并不十分困难,因为她带有程伟元的序言【附录一】。既然有序言,命名有先例可循,例如带戚蓼生序的叫戚序本,带舒元炜序的叫舒序本;那么带程伟元序的就自然应该叫作程序本。这不仅符合手抄本的命名习惯,而且是最科学的命名法。可是,这部手抄本非得被叫作不伦不类的“蒙古王府本”不可。

据交代,『《蒙古王府本》,这个名称是怎么拟定的呢?读者诸君,请你看《简介》,那时正是由于不知怎么称它为好,才取了那个似通非通的“新钞本”的用语。后来我们为此专诚询问赵万里先生①,承他告知,此本出于清代某家蒙古旗王府后人之手,——于是就暂时拟了那样一个名号。』这“告知”两字不像是一个严肃的学者说的,好像胡适在购买甲戌本时“忘了问”一样。到时候,只能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把本来很简单的事情搞得乱乱的。据说,命名的依据还有一条,就是第71回末总评后半版有“柒爷王爷”字样。好在第二个依据是实实在在的。让我们看看这第二个根据。【附录二】就是命名者所说的“柒爷王爷”四个字。而且命名者说,这位王爷是一位“蒙古”王爷,而且他就是抄本拥有者。但是让人怎么也看不出第二个字是爷字。只能说,“不是字”。这第四个字,更不是字,和爷字更不沾边,倒像个谷字。因此,这“柒爷王爷”也是很成问题的。也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这好像三岁小孩写的“柒×王×”,对于一部几千页的120回手抄本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但咄咄怪事就发生了,命名者置最前面的大名鼎鼎的程伟元三页序言于不顾,而“蒙古王府本”这个名字就定下来了,一直到现在。

“蒙古王府本”这个名字和“《蒙古王府本石头记》序言”已经误导了红学界几十年。我们已经以一系列确凿的证据,说明蒙府本是程甲本红楼梦的阶段性稿本或稿本的过录本。虽然《红楼梦》作者以及《红楼梦》整个成书过程的问题仍有许多东西有待理清,但是我们千百万人经常阅读的程高版120回《红楼梦》的稿本或底本过录本,已经在我们手上了。现在是为“蒙古王府本”正名的时候了。我们建议,这部金光闪闪带有程伟元序的、至今唯一存世的120回《石头记》手抄本正名为:

程伟元序本《石头记》

简称程伟元序本或程序本。这是最科学的命名。这不仅符合手抄本的命名习惯,例如带戚蓼生序的叫戚序本,带舒元炜序的叫舒序本,而且最能反映这部手抄本最珍贵的内在价值:即程甲本《红楼梦》的稿本,最能体现《红楼梦》版本的演化序列:即程序本——》程甲本——》程乙本。

这部120回石头记手抄本,已经告诉了我们红楼梦里的小人物李十儿是怎么命名的,已经为我们解答了为什么程甲本第99回题不本对文,已经给我们第一次展示了程高加进程甲本的一大段文字,已经为我们破解了红楼梦里的刘妈妈之谜,已经向我们透露了红楼梦原始作者南方本底的信息,已经为我们揭示了寻觅红楼梦作者的新思路——对宜字的可能避讳,……。现在,她有了新的科学的名字,程伟元序本《石头记》,一定能更加显示其红楼梦稿本的风采,一定会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最后不得不提一提误导者在《蒙古王府本石头记》序言中的哀叹:“如今的影印本,为了一切忠实于原件原貌,只能让读者在打开此一珍本时,首先看到的却是一篇……程伟元序,不论不类,可谓已甚,这诚然是历史造成的一种遗憾。……竟然不得不照样保留,在我个人来说,确实是不无别扭之感的。”这种哀叹现在已再也得不到丝毫同情了。这种哀叹使我们仿佛感受到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当时“为了一切忠实于原件原貌”而作的正义而又艰苦的斗争。正是他们对人民、对共和国的的忠实,才使我们伟大民族的文化精华得以“照样保留”,得以流传;才使我们今天的正名成为可能。

现在我们期盼的是,早日看到第一版程伟元序本《石头记》的出版。

相关阅读:

呷,红楼梦里的漏网之鱼

蒙古王府本是《红楼梦》的稿本?

红楼梦里的“李十儿”

蒙府本中的缺笔宜字

《红楼梦》第99回为什么题不对文?

蒙府本与程甲本的对校(第99回)

蒙府本与程甲本的对校(第87回) 

蒙府本与程甲本的对校(第120回)

破解红楼梦中的“刘妈妈”之谜 

蒙府本与程甲本的对校(第59回) 

《红楼梦》的序言和引言

【附录一】1960年发现的120回石头记手抄本(旧称蒙府本)最前面的程伟元序。

程伟元序本《石头记》——为蒙府本正名

程伟元序本《石头记》——为蒙府本正名

程伟元序本《石头记》——为蒙府本正名
【附录二】

这是蒙府本第71回回末半页纸上的四个字,它们是蒙古王府本命名的重要依据。你能看出这是一位蒙古王爷吗?你能相信他就是这部几千页手抄本石头记的拥有者吗?你同意以用他来命名吗?

程伟元序本《石头记》——为蒙府本正名

程伟元序本《石头记》简介

程伟元序本120回《石头记》,简称程伟元序本,或程序本。因前有程伟元序,又证实,她是程甲本红楼梦的稿本或稿本的过录本,故名。旧称《蒙古王府本》,蒙府本,王府本。1960至1961年间出现于北京琉璃厂中国书店,即由北京图书馆重金购藏。

题石头记,见于目录页及版心。存120回,全。分装4函,函8册,共32册。十回一卷,共12卷。每半叶9行,行20字。新整理部份每半叶9行,行24字。版框高19厘米,宽12.5厘米。

此本前80回大体同戚序本,版式相近,为同源之本。此本抄写书法端正。此本中第57-62回(第18册4回和19册前2回),第67回以及后40回(第25至32册),系程高新整理部分。程序本是程甲本的备用稿本,或稿本的过录本,尤其是后四十回,不时显示程甲本稿本的风采。

此本共计批语714条。双行夹批和回前回后批大多同戚本,有多出之,无署名。另有623条侧批此本独有,因第41回回前诗署名立松轩,故疑为其所加。其中也可能有部份是脂批。

版框界格及版心书名系雕版印就,精美考究。朱丝栏,朱色浅暗,双边。粉色连史纸抄写,纸色黄白不等,周边黄,比己卯本庚辰本新。新整理部份系素白纸。有总目。外黄绫装面。

旧蒙府本影印出版情况:1.《蒙古王府本石头记》,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按原规格影印,精装6册。有封面压膜和绸面两种。2.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32开精装六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