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老西门,就不是老上海了” “百年老城厢,经典老西门” 每一个老底子上海人心中 似乎都约定俗成地将老西门 作为寻找老城厢记忆的出发点…… 可就在前年,一纸房屋征收决定 将黄浦区508-514地块 也就是老西门西块地区的 街弄小巷、地摊小贩、邻里好友分散开来 老西门的烟火气似乎要减掉三分??? 时隔一年有余,花生重新来到这个 上海人很熟悉的“老西门站” 却也很陌生的“老西门城厢” 带你重新找回往日烟云 老西门,值得白相的地方还有很多! 这个老南市里弄生活的代表 早已为我们沉淀独一份的情怀 有时间,就多走一走吧~ ▽ 上海遗留至今的“高等学府” · 文 庙 · 沿着上海文庙的牌楼,走不了几步,就看到了这座隐于里弄之中,始建于南宋的庙宇。 向入口处张望,不时还有外国友人出入,只是在工作日期间,仍略显冷清。 花生走到一边售票窗口,掏出20元现金(来文庙必须用现金支付哦,一张10元),等不及要进去感受这有七百年历史的文化宝地了。 如今的上海文庙,是上海城区唯一一座祭祀孔子的建筑,每年中高考时,很多学子便会登门祈福,而且这里不定时还有祭祀孔子的活动。 ▲游览地图 整个文庙占地17亩,可以分三条线路进行参观,当然你也可以随意穿梭于各个庙堂之间,感受因未知而带来的喜悦。 | 祭祀线 | 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 两尊石狮镇守文庙大门,魑魅魍魉谁还敢私自入内,从仿若“天宫大门”的棂星门走入,就到了大成门。 双开朱色大门、金色门钉、威武的狮子门把手,让花生仿佛来到帝都的“故宫”,轻轻触碰似乎能听到百年的回音。 ![]() 可惜如今的大成门早已重门深锁,只能从侧门穿堂而过。透过花格窗栅,气势庄严、宽敞宏大的大成殿已咫尺可见。 “万世师表”(康熙帝写)的匾额下,是孔圣人佩剑的全身青铜像,使得他在文气中更多了铮铮硬汉感觉。 跨过门槛进入殿内,孔子金身塑像立于正中,最上一块涂金匾额为咸丰帝墨宝,下两块则为道光帝手书,更衬得大殿满身金光。 作为文庙C位,整个大成殿全是宝藏,随意一眼都是珍品。 ![]() ![]() 更有镇庙之宝青铜编钟,敲击时发出五种音阶,时隔百年,音准而清亮! 每一年学子升学之际,必有不少人来这里祈福吧,许愿牌更挂得满满当当,连外国人都入乡随俗写满了自己的心愿,愿风可以将它们的愿望带给圆梦人。 再望最深处走,是曾经的崇圣祠,现在作为著名书法家周慧珺先生书法艺术的展览馆。 全馆陈列了她六十年以来,创作的超60件艺术作品,对联、斗方、横批、手卷、中堂还有超大尺幅作品,笔走游龙、点墨生花,爱好书法的人可一定要来欣赏呢。 | 学宫线 | 学门→仪门→明伦堂→尊经阁 文庙自古时就称为学宫,是古代版的“清华北大”!能进入这里学习,可是无数学子骄傲的事情呢。顺着这条路线,花生今天就带着大家游学咯~ 经过学门、仪门两重门,花生来到了儒家讲学的正式课堂,也就是明伦堂,端端正正放置的红木桌椅上,虽已没有七十二圣贤的身影,却氤氲着古色的书生香气。 明伦堂背后的尊经阁相当于现在的“上海图书馆”,里面仍保管着各式古书卷本,有《论语集注》、《尚书古文疏证》、《二十四孝故事图说》……这样的竖版卷本,读起来应当是别有情趣的。 不止楼阁内有故事,连回廊也不能错过!
| 庙园线 | 儒学署→天光云影池→魁星阁 走过尊经阁时,花生无形中,被它右边一座造型灵巧的听雨轩吸引,嘤嘤,就连名字也如此诗意啊。 不规则漏窗,将听雨轩内外景致细腻融合,近一步便多一步地欢喜,等走到廊外时,水面、池岸、假山、亭榭才全部展露于眼前,竟不输苏州! 靠左一边是掌管文庙祭祀和学员教育的儒学署,如今作为尧缔茶壶博物馆,展出陈亦尧先生收藏的四百余个中国历代茶壶! 材质、形态、花式俱全,或陶或瓷、或提梁或竹节、或单色釉或青花瓷,在这里请尽情饱华夏古壶的灿烂岁月! 而隔着5.6吨重的灵璧石,可以窥见对面供奉魁星神的魁星阁,它在古代建筑艺术中,堪称珍品! 高20米共三层的魁星阁,六角飞翘,轻盈灵动,阁内六根金丝楠木柱,自底层直通阁顶,却无一根铁钉,真是神奇,可惜如今无法登临一览老城厢全貌。 还有一大遗憾是,花生没有看到 那个已经有30多年历史的旧书市集 想去看的朋友一定要挑周日早上哦! 每周日一早7:30,来文庙付一元钱,就获得买书的入场券,绝版连环画、小说、期刊、报纸、字画种类齐全,赶早的人能淘到不少宝贝。 虽然门票口显示收摊时间是下午四点,但很多老板一两点就逐渐收摊了,不想让好书被挑走,爷叔们可要赶早过去了。 虽然如今的文庙 人气渐渐不如从前 但它作为代表老城厢的一种精神气质 一直替我们守护着老西门的古韵! 除了重头戏文庙 在老西门站的不远处还有一些小众去处 住在附近的居民才知道…… ![]() ![]() ▽ 近百年的伊斯兰教名胜 · 小桃园清真寺 · 小桃园清真寺,是位于上海闹市中心的一处天方净域,沪上回民大多都知道这里,即使你不是伊斯兰教,也会因为这里的特色建筑来采拍哦。 整个建筑几乎是乳白色,用部分绿色点缀,很清新的感觉。寺顶还飘扬着一面五星红旗,无形透露着拳拳爱国之心。 作为上海保留最完整的清真寺,这里成为各地伊斯兰教徒举办活动的重要场所,院西大殿可以容纳500人同时礼拜呢! 旁边还有清真女寺,墙的涂色自带女士的粉嫩感,竟然有些小萌~ 这一边是教徒们礼拜的圣殿 另一边则是普通人热闹的世俗生活 ▼ ▽ ![]() ![]() ▽ 离市中心最近的花鸟市场 · 万商花鸟市场 · 当文庙、清真寺都还因人少,而略显冷清时,老西门站另一边的万商花鸟市场,却格外热闹,人声鼎沸。谁能想到,走过这个阴暗的楼梯口里面竟别有洞天,没有熟人带真找不到! 相比于其他花鸟市场,万商可多了十足的生活气,拥挤到要擦肩的人群、老板们没客人时的聚众打牌声、爷叔阿姨们的砍价声此起彼伏。 花、鸟、鱼、虫在万商真是一个不少,鸟语花香中,蝈蝈的聒噪声也完全停不下来,被搁置在亚克力罐子里的它们,精力值满分! 最便宜的10块钱一个,还不来挑头大色正叫声响亮的带走~还有马蛉、金钟、紫竹蛉,各种“好声音”齐奏,仿佛永不停歇的交响曲! 上海规模最大的鸣虫市场非万商莫属!除了鸣虫,文玩也是爷叔界一大爱好,而核桃更是文玩里不可或缺的宝贝,将它们握在自己手中,细细把玩的快感,让人神清气爽~ 同样,这里也是提笼架鸟者的天堂,画眉、鹦鹉、百灵还有更多花生叫不上名字的小鸟,身就一袭华丽的羽毛,出口或清亮或婉转,很是吸引人。 ![]() ![]() 如果你是鱼类爱好者 这里宛如一个微缩水族馆 如果你是宠物爱好者 这里能找到你心仪的宠物 活蹦乱跳的小狗 亲眯眼睛的猫咪 可爱的龙猫 还有给自家小猫小狗买食物的主人 都可以来,比网上还便宜呢 如果你想进入绿野仙踪的胜境 这里的盆栽、多肉也丝毫不逊色呢 如果想感受一波春天的气息 外沿街的鲜花店让你立刻进入“花花世界” 如果你想买珠宝玉石 这里一定比商场里性价比高呢 ![]() ![]() 连小时候玩的玻璃弹珠都有,瞬间穿越了…… 当然如果仅仅想采购点生活小物 万商花鸟市场向前转角处的 二手货交易市场一定有你想种草的东西 ![]() ![]() ▽ 上海人一站式淘宝圣地 · 万商二手货交易市场 · 虽然挂着“二手货”的名号,但这里的东西绝大多数都是上新的货物,价格也很是公道,和老板还还价去个零头还是可以的。 收音机、眼镜店、衣服、瓷器、五金、老式电话、手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啊,一站式屯够所有! 距离老西门站1000米内 竟然有如此多可去处 不知不觉竟然走了一整天! 肚子都空空如也了…… 别担心,以老西门为中心的好吃处 真的不要太多哦 花生口水都快流一地了! 全是当红排队奇迹 · 老西门美食中心 · 大富贵酒楼 馄饨、熟食、糕点,人气居高不下 哇哦,不到饭点都人人人~ 老盛昌汤包 汁多肉嫩的苏式汤包,哈色宁 乔家栅点心 条头糕、双酿团、青团、薄荷糕,有你最爱吗? 阿姨奶茶 热气腾腾的血糯米奶茶,香甜不腻 文庙菜饭店 菜饭+骨头汤+腐乳肉=几十年不变的好味道 红宝石 爱极了轻轻点缀半颗樱桃的奶油小方 大肠面 干净的大肠肥糯细滑,一口叫绝 原来啊…… 我们的老城厢依然不缺精彩 即使文庙附近的手办屋越来越少 却仍有两三家在坚持着生存下去 让每一个二次元爱好者重新回到这里时 依然能看到他们熟悉的 七龙珠、银魂、海贼王、火影忍者…… 即使老底子上海里弄被越拆越多 可还没有被高楼吞没的小角落 依然保留着浓浓的人情味 且逛且珍惜…… 刚刚好花生去老西门的那一天 阴沉了一个月的上海出现了久违的阳光 无数竹竿上搭起的衣服 如彩旗飘飘般荡漾着花生的心田 周围的邻居爷叔阿姨们 也一个个搬着小板凳在街口闲聊起来 完全没有住在高楼里 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 不用担心有车经过的道路,连晒太阳都感觉自在 还有四位老上海宁 在户外端出一张小桌 就能上演一场“乒乓碰擦”的博弈 午后时光,如此温柔和惬意…… 万丈高楼的黄浦区 快速蜕变的老西门 似乎慢慢让老城厢风味消散了 但别忘了,还有这些地方可以让你 重新找回辰光时的记忆 找回城市你不知道的某个角落 氤氲着的生活气息~ 南市区消失了 但地道的市井文化还在继续…… 那些已经搬走的老底子南市人 想家了,就回来看看吧! 明日中雨转小雨 12~20℃ 怀念老城厢人事物,那时可真好 戳原文回从前上海▼ |
|
来自: 红翡綠翠 > 《上海风光.建设.生活休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