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居易与“符离五子” 是哪五子

 轻风无意 2019-04-10
白居易与“符离五子” 是哪五子
赵汗青

白居易在安徽宿州符离东林草堂生活了22年,一直把符离当作他的故乡。虽在宦海风波之中,仍念念不忘符离。其幼年读书时,同当地著名的才子刘翕习(刘五)、张仲素、张美退、贾握中、贾沅犀,并称符离六子。他们经常泛陴湖,留恋流沟寺,登五里山,诗酒盘恒,称盛会焉。在流沟寺写下了“惟有流沟天下寺,门前依旧白云多”,五里山写下了“五里村花落复开,流沟山色应如故”,《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兼筒张大、贾二十四先辈昆季》诗中有云:“刘兄文高行孤立,......是时相遇在符离......秋灯夜写联句诗,春雪朝倾暖寒酒。陴湖绿爱白鸥飞,濉水清怜红鲤肥。......张贾兄弟同里巷,乘间数数来相访。雨天连宿草堂中,月夜徐行石桥上。......(《白居易集》第一册)。足见自居易与符离五子的友情关系。

白居易所结交的“符离五子”是其人生路途中难得的挚友、诤友、益友。多年来,他们惺惺相惜,激励共勉,“心畏后时同励志,身牵前事各求名”,相继驱车长安应试。“齐入文场同苦战,五人十载九登科”。白居易与“符离五子”这几个好朋友之中刘翕习(刘五)得中最早;二张应试名次靠前,只是美退连考两次方才告捷;贾氏兄弟,沅犀运气欠佳,连考三年不中,白居易鼓励他“三年不鸣鸣必大”,后也得中。

白居易三十二岁时(贞元十九年即公元803年)与元稹同授秘书省校书郎,成为皇帝身边的近臣。时任岐阳主薄的刘翕习写了一篇《秦中行路吟》寄给白居易,流露出归隐之志。白居易写诗赠好友,对其诗文予以高度评价,称之“吟之句句披沙金”,并规劝好友“须知通塞寻常事,莫叹浮沉先后时”、“君不见买臣衣锦还故乡,五十身荣未为晚”。对朋友的关爱之情溢于言表。

白居易离开符离之后,还多次回符离探望归隐不仕的好友刘翕习和贾氏兄弟。从其《新丰路逢故人》诗中“知君不得意,郁郁来西游”、“惆怅新丰店,何人识马周”之句可以看出,白居易遇见的这位故人不是刘翕习,十有八九便是贾氏兄弟。因为诗中的新丰就在流沟寺、武里山附近。写此诗可能是机缘巧遇:白居易前往新丰探望外祖母,同时探视在武里山隐居的刘翕习(刘五),路上巧遇故人,高兴之余,故赋诗以纪念。

关于白居易在符离的生活经历,志书亦有所载。如《道光宿州志》卷三十三“流寓”记:“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少时尝东游徐泗,寓居符离五载,日与刘翕习、张仲素、张美退、贾握中、贾沅犀同泛陴湖,游流沟、武里诸胜,诗酒盘桓,称胜会焉”。《宿州县志》记载:“白居易十一岁时随父亲白季庚移家来到符离,十六岁在符离的‘濉南古原’写下《赋得古原草送别》诗”。《宿州志》“艺文”门所载清蔡霖苍所作《过白香山韩昌黎符离寓居处有感》一诗:“符离古孔道,前贤流寓多……白年方二十,五岁居此邑……”并且,在寄寓符离期间,白居易写下大量诗作。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白居易拔萃登科,在被授校书郎之后,始于次年移家长安,这才离开了其在苻离的故居(参见《宿州志》新志,页664)。据地方志,在白居易故居遗址上,后人还曾建过白公祠。后毁之,东林草堂遗址犹存。对于白居易故居,后人亦曾写诗凭吊。如清人蔡霖苍曾写《过白香山韩昌黎苻离寓居处有感》一诗:“苻离古孔道,前贤流寓多。白韩二巨公,到处迹不磨。白年方二十,五岁居此邑。每从刘使君,与张伯仲集。韩以仕建封(注:韩愈曾做驻徐州武宁军节度使张建封的幕僚),三年羁客踪。建封殁乃去,而致足音跫。今过两公宅,离离湮黍稷。何处共啸吟,渺然不可识。幸有遗文在,千年星日垂。《原道》《新乐府》,触目系人思。”诗人描写自己在路过韩愈、白居易在符离寄寓之处时的感慨,诗中所写白居易“五岁居此邑”虽不恰切,但其对前贤的那份深深的崇敬之情,却充溢在字里行间。

白居易在符离期间,刻苦读书、勤奋写诗。关于其读书与写诗方面的经历,我们从白居易《与元九书》中可以看到:“五六岁便学为诗,九岁谙识声韵,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惶寝息矣。······二十七方从乡赋。既第之后,虽专于补试,亦不废诗,及授校书郎时已盈三四百首。”从《与元九书》,我们得知白居易在宿州符离期间写下了大约三四百首诗。其中最著名的是那首妇孺皆知的《赋得古原草离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首送别诗的题材本身没有什么特别的,写的就是常见的离情别意,其独特之处在于构思。一般,送别诗常采用描写风云烟柳以渲染离情别意,或描摩别离者的形象以表达难舍之情。但白居易此诗,前六句对“原上草”进行描写,后两句才切合题意抒发送别之情。诗中,诗人通过描写草的一枯一荣来反映人生的离合,用草的茂盛以表现别情的浓郁,从而给读者以全新的感受。正是这首诗,让当时的人们认识了这个年仅16岁的少年。据说,白居易还曾因这首诗作而赢得当时诗坛名流顾况的垂青。据唐人张固《幽闲鼓吹》记载,白居易十六岁那年去长安,他携带自己所作诗卷去拜谒大诗人顾况,顾况一看是一位无名小辈,并没有把白居易放在眼里,于是拿白居易的名字取笑道:“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但当他看罢白居易第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后,不仅连连赞叹,并改口说:“道得个语,居即易也。”于是顾况还为白居易张扬诗名,而“符离五子” 也分别在很多场合给予白居易高度赞扬。这一文坛佳话在《唐摭言》、《唐语林》、《北梦琐言》、《能改斋漫录》、《全唐诗话》等书中都有类似记载。之后,《赋得古原草送别》也一直被作为唐诗名篇而传颂不衰。后世历来诸多选本、鉴赏辞典多选入。如《唐诗品汇》、清徐增《说唐诗》、姚鼐《今体诗抄》、孙洙《唐诗三百首》、高步瀛选注《唐宋诗举要》、朱东润主编的高校教材、以及萧涤非、程千帆、马茂元、周汝昌主编的《唐诗鉴赏大辞典》等都曾选入此诗。由此可见白居易此诗影响之大。

读书之余,白居易还时常在符离周边游历。符离夹沟有武里山、镇町寺山等山,唐时还有“陴湖”,白居易常携贾元犀、贾握中、张仲素、刘翕习、张美退等符离五子“泛舟陴湖,游流沟,武里诸胜”。对于这个时期美好的游历生活,在若干年后诗人与故友相遇而作的诗中,我们还能看到他是多么难忘与回味:“……是时相遇在符离,我年二十君三十。得意忘年心迹亲,寓居同县日知闻。衡门寂莫朝寻我,古寺萧条暮访君。朝来暮去多携手,穷巷贫居何所有。秋灯夜写联句诗,萶雪朝倾暖寒酒。陴湖绿爱白鸥飞,濉水清怜红鲤肥。偶语闲攀芳树立,相扶醉蹋落花归。张贾弟兄同里巷,乘闲数数来相访,雨天连宿草堂中,月夜徐行石桥上。……且倾斗酒慰羁愁,重话符离问旧游。北巷邻居几家去,东林旧院何人住。武里村花落复开,流沟山色应如故。……”(白居易,《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兼简张大、贾二十四先辈昆季》)诗中,诗人回忆起自己当年和“符离五子”一起读书之暇的游历情景,真实细腻,且极富感情色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