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菜正当时,你吃这种“菜”了吗?

 369蓝田书院 2019-04-10

大家都知道春天要吃“春菜”,比如韭菜、春笋等。其实春季吃海鲜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春季吃海鲜也是有讲究的,下面这几种海鲜最适合春天来吃。

蛤蜊

蛤蜊肉质鲜美无比,被称为“天下第一鲜”、“百味之冠”。而它的营养也比较全面,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铁、钙、氨基酸等大量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以及丰富的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低热能、高蛋白、少脂肪,能防治中老年人慢性病,实属物美价廉的海产品。

中医学认为,蛤蜊味咸寒,具有滋阴润燥、利尿消肿、软坚散结作用。

《本草经疏》中记载,说:“蛤蜊其性滋润而助津液,故能润五脏、止消渴,开胃也。咸能入血软坚,故主妇人血块及老癖为寒热也。”

鱿鱼

鱿鱼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优点。

它不但富含蛋白质、钙、磷、铁,以及众多微量元素,还含有丰富的DHA、EpA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

可有效减少血管壁内所累积的胆固醇,对于预防血管硬化、胆结石的形成有很好疗效,同时还能补充脑力、预防老年痴呆症等。

带鱼

带鱼富含脂肪、蛋白质、维生素A、不饱和脂肪酸、磷、钙、铁、碘等多种营养成分,实为老人、儿童、孕产妇的理想滋补食品。

带鱼具有补脾、益气、暖胃、养肝、泽肤、补气、养血的作用。适合体虚之人如头晕、气短、乏力、营养不良者食用,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皮肤干燥者尤为适宜。所以,胃口不佳的人,可以考虑在春夏之交多吃些带鱼。

对虾

对虾的季节为春秋两季,其中清明前后,肉质最为爽脆可口。

虾性温味甘、微温,入肝、肾经;中医认为虾肉有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的功能。

而对虾中含有丰富的镁,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很好的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

鲫鱼

鲫鱼是春季食补的佳品。

鲫鱼的特点是营养素全面,含糖分多,脂肪少,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及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所以吃起来既鲜嫩又不肥腻。

常吃鲫鱼不仅能健身,还有助于降血压和降血脂,使人延年益寿。产妇食用鲫鱼,不仅可以增加营养,还能有效催乳。

小海虾

小海虾营养丰富,且其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

虾中含有丰富的镁能很好的保护心血管系统,也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虾的通乳作用较强,并且富含磷、钙、对小儿、孕妇尤有补益功效。

贻贝

新鲜的贻贝营养非常丰富,含有丰富的人比必需氨基酸,以及脂肪酸,所以贻贝更是有“海中鸡蛋”的美称。

中医认为其味甘,温,无毒。有滋阴、补虚、壮身、益神等功效。用于虚劳羸瘦、眩晕、盗汗、阳痿、腰痛、呈血、崩漏、带下、瘿瘤、疝瘕等症。是天然的滋补佳品。

多宝鱼

多宝鱼胶质蛋白含量高,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滋润皮肤和美容的作用,且能补肾健脑,助阳提神。

它含有的叶酸和维生素B等多种维生素,具有滋补、健胃以及利水消肿和通乳等多种功效。

平时人们食用以后能缓解身体虚弱,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经常食用,可以滋补健身,提高人的抗病能力。

鲳鱼

鲳鱼营养丰富,中医认为,鲳鱼具有益气养血、补胃益精、滑利关节、柔筋利骨之功效,对消化不良、脾虚泄泻、贫血、筋骨酸痛等很有效。

鲳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其还具有益气养血、柔筋利骨的功效,可以缓解消化不良、脾虚泄泻、贫血、筋骨酸痛等症。

因为海鲜含有的脂肪酸比较多,可以加速我们体内血液的流动,所以可以预防我们的血液的凝固,降低我们身体的胆固醇的含量,对一些血液疾病是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因为海鲜含有的蛋白质也是非常多的,而蛋白质在我们身体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是我们身体的必需品,吃海鲜可以补充我们身体的蛋白质。

因为海鲜中含有的矿物质非常多,微量元素也很多,吃海鲜可以补充我们平时在蔬菜或者是其他的食物中补充不到的营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