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5岁老汉在中药里发现一物,还好没吃,意外改变中国文字史

 昵称55301288 2019-04-10

在中国古代,民间流传着龙骨能治百病的传言。相传这种药材磨成渣,与其他中药一起熬制,连病入膏肓之人也能从鬼门关中拉回来。但是,人们只知道龙骨是动物的骨头,它重要的另一面却无人知晓,直至一位老人发现了龙骨上面的蹊跷,这位老人就是清朝时期的著名书法家王懿荣。

在清朝光绪年间,河南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药材叫龙骨,当时55岁的王懿荣在签订完《马关条约》后身体一直不适,他的儿子就托人从河南购买了这种药材,将之煎药为王懿荣喂服,希望身体能够变好。王懿荣对龙骨十分的好奇,于是便叫人取来了药渣,看看这龙骨到底是何物。他看了一眼那药渣便发现了不同寻常之处,原来龙骨只是甲骨而已,并不是什么龙的骨头,而且上面好像画写了什么东西一样,仔细一看才看清了这上面的内容,原来是一些文字。

看到这些奇怪的文字,对金石、书史颇有研究的王懿荣立马提起了精神,想要对这块神秘的龙骨一探究竟。于是,他叫儿子多搜集一些甲骨来,经过仔细的研究之后,他断定这就是商朝时期留下的文字,也就是甲骨文。这个发现,对中国文字史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国最早的文字本是西周时期青铜器上的铭文,甲骨文的发现使文字史往前推了至少500年,王懿荣也正是因为这个发现,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人。

要是没有王懿荣的发现,不知还有多少甲骨成为了人们药罐中的一味药材,这样一来,改变中国文字历史的重要凭证也不知会消失多少。后来王懿荣也一直致力于甲骨文的保护,他几乎倾尽家产保护甲骨文,这样的人值得一代又一代的人歌颂、赞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